1829年,比利時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多通過自己的發現確立了“視象暫留原理”,他根據此原理發明了“詭盤”。之後到1834年,霍爾納成功試驗出“活動視盤”。發展到1853年,奧地利的馮烏卻梯奧斯將軍在前面的發明基礎上,運用幻燈,放映出了原始的動畫片。
無心插柳的影片形成方式:1872年,在美國有兩個人發生了激烈的爭執,他們爭吵的問題是:“馬兒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壹人認為必須有壹只蹄子著地,另壹人則認為是騰空的。有人了解到這壹情況後,他決定用照相機來幫助他們判定。他架設了24架相機,用巧妙地方式讓馬兒在奔跑時,相機依次拍下照片。之後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組成了壹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兒在奔跑時,總有壹只蹄著地,不會四蹄騰空。後來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出現了壹幕奇異的景象,在眼前的馬兒似乎活躍的飛奔起來。
1887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受到顯示器的啟發,制成了第壹臺原始“放映機”,開啟電影之窗,電影形成發展開始進入新的領域。
1888年,法國發明家路易斯·普林斯使用自己的單鏡頭攝影機拍攝了《朗德海花園場景》和壹段利茲大橋的街景。這其實標誌著電影已經誕生,路易斯·普林斯也被很多人認為是電影最早的發明者。但是他也常被忽視,因為他的發明未能公開演示,1890年9月16日路易斯·普林斯在壹輛火車上神秘地失蹤。關於他的失蹤有幾種推測,法國警方判定他為“失蹤者”,有人認為他是自殺,也有人認為他是因為電影專利被暗殺,還有人認為他是被其兄弟殺害,還有壹種說法是說他自願失蹤。最終關於他已成為了壹段未解之謎。
1891年5月20日,愛迪生利用“視覺暫留原理”第壹次展示活動電影放映機技術,到1893年愛迪生又發明了電影視鏡。
1894年,世界第壹家電影院在美國紐約市百老匯大街開幕,但是能滿足的觀眾數量很有限,圖像也不清晰。此時膠片傳送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之後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加上經過他們自己的創造,發明了世界上第壹架比較完善的、靈活輕便的手提工“活動影戲機”,這是壹種既能攝影又能放映和洗印的機器。
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邀請巴黎的壹些社會名流到卡普辛大街觀看電影。人們在黑暗中,看到了白布上活動的逼真畫面,感到非常驚奇。 世界上第壹部真正的電影從此誕生,電影必將走向世界,走向大眾。1895年12月28日也被定為電影誕生日,盧米埃爾兄弟也被尊稱為“現代電影之父”。
晚清時期,中國被列強轟開大門,這些外國技術也被帶入中國。二十世紀初,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祝壽,拍攝了壹段京劇《定軍山》,中國自制電影由此悄然開幕。
總之,從第二次大戰結束以來,電影在技術上是相當完善了,在藝術表現方面也是已經成熟了。我國的電影理論家邵牧君在《西方電影史概論》壹書中提出,電影在其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大致可以從四個階段進行研究:
壹是形成期(1895年——1927年),從愛迪生、盧米埃爾在美國和法國發明電影之日起,經歷了從短片到長片,從單鏡頭到多鏡頭剪接,從而形成視覺語言的二十多年歷史。
二是發展期(1927年——1945年)。在這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裏,電影獲得了聲音和色彩,具備了電影藝術的壹切必要的表現元素。人們對反對無聲電影的經驗開始了總結,並且在運用音響和色彩方面,在探索電影形象表現潛力方面都展開了認真的研究和實驗。
三是成熟期(1945年至今),電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已在技術上達到了完善的地步,此後的技術發展不再對藝術表現有重大的影響。電影從此進入了在藝術上精益求精的階段,並在同其他藝術的關系上,從過去單純的摹仿吸收進行到有取有舍的階段。此外,更值得重視的是,電影這時的不再是單純的娛樂品,而是具有極大的社會影響的藝術門類了。 至於國家就主要的來說分別是美國,法國和前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