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諸城巴山上面有墓嗎

諸城巴山上面有墓嗎

諸城悠久的歷史,造就了燦爛的文化,養育了世代眾多彪炳史冊的名人。其中,有滿腹韜略的政治家,有展壹代雄風的軍事家,有成就卓著的文學藝術家,更有為遠大理想報效祖國的革命先烈和仁人誌士。他們猶如璀璨的群星,不僅在諸城,而且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有閃爍著奪目的光華。  ------------------------------------------------------------------------------  虞舜(約生卒於原始社會末期),姓姚,名重華。  據《史記》記載,堯讓位於舜,踐帝位39年。  舜,相傳為中國歷史上的先賢,是堯之後古帝王,古帝王部落聯盟首領,是禪讓制的代表,以受堯的“禪讓”而稱王於天下,當時,國號為“虞”,故稱“虞舜”。虞舜待繼母以孝,待弟以仁,儒家視為理想人物,是仁孝的典範。  --------------------------------------------------------------------------------  公冶長(生卒於春秋時),名長,字子長(又名芝,又字子之)。  諸城市馬莊鄉近賢村(原名公冶場)人。為孔子的女婿、弟子,孔門七十二賢之壹,名列二十。博通書禮,德才兼備,終生治學不仕祿。相傳通鳥語,並因此無辜獲罪。孔子曰:“(公冶長)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並且“以其女妻之”。  公冶長墓坐落在馬莊鄉錫山子東南林,長墓上封土為圓錐形,高3米,底徑10米。墓上原建有公冶長祠,明弘治六年(1493年)始移建於墓前。墓前的祠,歷代曾奉祀不衰,祠內古木參天,碑渴林立,清代《諸城縣誌》載有公冶長墓與祠的平面圖,並有自明代正德十年(1515年)以來三次修繕的情況。今祠已毀,墓尚存。  --------------------------------------------------------------------------------  樊崇(?-27年),字細君,瑯琊(今諸城人。)西漢末年農民起義軍領袖。  公元25年,樊崇將赤眉軍與王匡領導的湖北綠林軍聯合,親自指揮大軍打進長安,立西漢宗室牛童劉盆子為皇帝,自任禦史大夫。公元27年在赤眉軍進擊關中時,被劉秀伏擊於宜陽(今河南宜陽縣),義軍慘遭失敗,樊崇壯烈犧牲。  --------------------------------------------------------------------------------  伏無忌(生卒年不祥),瑯琊東武(今諸城)人。  伏氏為諸城巨族,世傳儒學,曾顯達於兩漢,被稱為“伏氏學”  伏無忌博學多識,繼承家學,傳習儒業。永和元年(公元136年),與議郎黃景校定《中書五經》、《諸子百家》;元嘉年間(公元151-152年),無忌又受詔與黃景***撰《漢紀》。此時,無忌利用校書的便利,廣為采集史料,又加以刪削,編成《伏侯註》壹書。  --------------------------------------------------------------------------------  趙明誠(1081-1129),字德甫,諸城城關鎮蘭家村人。  趙明誠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金石學家,著有《金石錄》。21歲那年,趙明誠與宋朝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喜結伉儷。  李清照生於北宋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山東濟南人,自號“易安居士”。  --------------------------------------------------------------------------------  張擇端(1085-1145),字正道,又字文友,諸城箭口人。北宋末年傑出的現實主義畫家。  《清明上河圖》和《金明池爭標圖》是他僅存的兩幅繪畫作品。其中《清明上河圖》是關於他的最早、最詳細也是唯壹的記載。清代乾隆中修縣誌,曾查訪他的居裏,亦未有所獲。《清明上河圖》和《金明池爭標圖》這兩幅畫,是中國古代難得的藝術珍品,被歷代譽為“神品”,是我國繪畫史上的傑作。  --------------------------------------------------------------------------------  李澄中(1629-1700),字渭清,號漁村,諸城市箭口鎮西辛莊子村人,後遷居縣城超然臺下。清初著名文人。李澄中學問淵博,詩沖和,宗盛唐,詞多比興,稚而能切。  --------------------------------------------------------------------------------  張衍(1634-1710),字溯西,壹字蓬海,鄉謚恭惠先生。諸城放鶴村(今枳溝鎮普慶村)人。清初著名遺民。  --------------------------------------------------------------------------------  劉統勛(1698-1773)字爾鈍,號延清,諸城縣逄戈莊(今屬山東高密),官至清內閣大學士,刑部尚書。宰相劉羅鍋--劉墉之父。  劉統勛壹生為官,堪稱清正廉潔,秉公無私,在貪黷好貨,漁色無厭的官場之中可謂清風獨標。他為官數十年,做的幾乎都是京官,累主會試及順天鄉試,門下賓友從無壹人夤緣得利,經他之手所取之士,雖已列仕版,卻多不識面,“計利應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劉統勛“神敏剛勁,終身不失其正。  1773年任《四庫全書》總裁。  --------------------------------------------------------------------------------  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諸城縣逄戈莊(今屬山東高密),大學士劉統勛之子,家喻戶曉的“宰相劉羅鍋”。  劉墉出身於山東諸城劉氏家族,劉墉的曾祖父劉必顯為順治年間進士,祖父劉棨(qǐ)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親劉統勛更是壹代名臣,官至東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為官清廉果敢,乾隆帝說他“遇事既神敏,秉性復剛勁,得古大臣風,終身不失正”。劉墉博通百家經史,精研古文考辯,文章書法在清代皆享盛名。尤其以書法最佳,擅長小楷,曾效法董其昌,兼學顏真卿、蘇軾等名家書帖,後自成壹家。與當時的翁方綱、鐵保、成親王統稱為清代四大書法家,而劉墉為最。劉墉的傳說頗多,大都是歌頌他精明強幹,足智多謀。  --------------------------------------------------------------------------------  竇光鼐(1720-1795),字元調,號東臯,諸城市箭口鄉郭家埠人。  竇光鼐博學多才,精通經史,詩賦尤佳,素有“才子”之稱。他與紀昀、朱圭、翁方綱主持文運30年,極有造詣。  竇光鼐著有《省吾齋詩稿》、《省吾齋文集》等傳世。  --------------------------------------------------------------------------------  王心源(1842-1919),名祚禎,以字行,諸城城裏人,古琴演奏家。  王心源自幼受家庭的熏陶,有著良好的藝術素養。他嗜書畫,好金石,精於古琴和琵琶,為邑中名士。他琴藝高超,與諸城另壹古琴家王冷泉在山東並稱“諸城二王”。  ------------------------------------------------------------------------------  丁墨峰(1880-1961),字國翰,諸城市林家村鎮陳家村人。  開明人士,有愛國心。壹生教書,桃李滿天下。諸城縣第壹、二屆人代會委員、常委,縣第壹、二屆政協委員、常委。毛筆字寫得蒼勁有力,市禮堂門上“禮堂”二字為丁墨峰所書。  ----------------------------------------------------------------------------------------------------------------  王翔千(1888-1956),名鳴球,以字行。諸城市相州鎮相州七村人。  王翔千,1950年當選為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和省土改委員會委員。1956年5月29日病逝。  --------------------------------------------------------------------------------  王統照(1897-1957),字劍三,諸城相州鎮相州村人,曾化名為王恂如,筆名有劍先、鑒發、容廬、盧生、恂子、鴻蒙、TC等。  王統照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中湧現出來的著名作家,工詩善文,壹生筆耕不已,出版著述、翻譯作品近百種。他是壹位為新文學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戰士。  --------------------------------------------------------------------------------  王盡美(1898-1925),原名王瑞俊,字灼齋,諸城市枳溝鎮大北杏村人,中國***產黨的創始人之壹。  王盡美是中國***產黨的創始人之壹,是山東省組織最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右國***產黨的創建和早期革命活動中,他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  陶鈍,原名徐寶梯,字步雲。生於1901年10月29日,諸城市昌城鎮徐家河岔村人,曲藝研究家、作家。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為了革命的後代》,散文集《故鄉十小記》、《在福建前線》,短篇說唱《姑嫂打水》、《小倆口算賬》等。  1996年11月14日在北京逝世。生前著有《陶鈍文集》行世。  --------------------------------------------------------------------------------  孟超(1902-1976),原名憲啟,字勵吾,又名公韜,諸城城裏人。  孟超能詩善文,是壹位左翼文藝運動培養起來的著名作家。出版作品有詩集《侯》,雜文集《長夜集》、《未偃草》,長篇小說《潭子灣的故事》,戲劇《李慧娘》等。  --------------------------------------------------------------------------------  臧克家(1905.10.08~2004.02.05),諸城呂標鎮臧家莊人。  臧克家是中國當代著名詩人、作家。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而作的《有的人》被世人熟知。1933年他的處女作詩集《烙印》問世。半個多世紀以來,壹直不辭勞苦,辛勤耕耘。不但寫新詩,也寫舊體詩,還擅長散文,也嘗試著寫過小說,詩論和文藝隨筆。50多年來,臧克家結集出版的新詩、舊體詩、散文、小說、詩論等著作近60部。對我國新詩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國內外文壇負有盛名。  --------------------------------------------------------------------------------  崔嵬(1912-1979),原名景文,諸城市昌城鎮王家巴山村人。中國電影演員、導演。原名崔景文曾用名崔微暉、崔浚、瘋子,後改名崔嵬。  先後主演了《海魂》、《老兵新傳》、《紅旗譜》等影片,導演了《青春之歌》、《小兵張嘎》、《北大荒人》、《天山上的紅花》、《紅雨》、《山花》等故事片和《楊門女將》、《野豬林》等戲劇片。  崔嵬在生命的最後旅程中,崔嵬以驚人的毅力堅持拍完了《平原作戰》、《風雨歷程》等幾部影片。  --------------------------------------------------------------------------------  王希堅(1918-1995),又名王熹堅,諸城市相州鎮相州七村人。  王希堅從事文學創作50余年,為文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地覆天翻記》、《迎春曲》,中篇小說《變工組》,短篇小說集《東老石人社》、《前沿陣地》,詩集《民歌百首》、《黑板報上寫詩歌》、《自由詩》、《遠方集》,鼓詞《老會長》等。1976年後發表中篇小說《雨過天晴》,短篇小說《李有才之死》、《牛棚詩人》等。曾主編過《群眾文化》、《山東群眾》、《山東文學》、《歷山詩刊》等文學刊物。  --------------------------------------------------------------------------------  王願堅(1929-1991),諸城市相州鎮相州村人。  王願堅自1952年開始發表短篇小說,其中《黨費》、《糧食的故事》、《支隊政委》等描寫了老革命根據地人民的鬥爭;《七根火柴》、《三人行》、《趕隊》等歌頌了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的英雄事跡;《普通勞動者》、《媽媽》、《休息》等塑造了老壹輩革命家的形象。其它還有《早晨》、《征途》和改編的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等。近幾年的新作有《足跡》、《標準》、《草》、《歌》等短篇小說,其中《足跡》獲人民文學雜誌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王願堅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黨費》,《七根火柴》多次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影響深遠。  王願堅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解放軍藝術學院藝術系(作家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