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時代的大清洗悲劇有其特殊的歷史和制度背景。
列寧創立的第壹個社會主義國家,就像壹顆新星劃破天空,標誌著壹個理想人類社會的軌跡。但當時的蘇聯,被資本主義世界的敵意和仇恨所包圍,就像汪洋中的孤島。
戰後,蘇聯長期受到以資本主義國家為主的國際社會的封鎖、孤立和拒絕承認。來自外部的入侵、顛覆和破壞的威脅從未停止。
這個新國家長期面臨的首要任務是生存。
由於是壹個工業基礎落後的國家,急於求成的沖動使其違背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錯誤地選擇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特別是軍工的發展道路。社會主義制度公開宣稱的最根本的優勢和特征之壹的民生和福利被迫做出犧牲。
此時此刻,面臨外來侵略和顛覆威脅的國家,長期維持著戰時獨裁體制,在內外高壓的環境下,把這個國家團結起來。
70年前的大清洗發生在如此艱難險惡的生存環境中,後人很難想象。
大清洗的壹個重要原因是,在蘇聯社會發展和實踐出現各種問題後,斯大林為了維護“中央集權的意見”,對自己進行了“個人迷信”,極其錯誤地把黨內和國內的各種意見上升為威脅蘇維埃政權的敵對矛盾,給了他們殘酷的鬥爭和無情的打擊。
任何政黨的領導人壹旦把黨內正常的意見和論調視為敵對,以對待敵人的方式加以破壞,最終都會對國家、民族和政黨本身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和不可饒恕的罪行。
大清理開展的特定國際環境、時代背景和制度基礎,今天已不復存在,這是它留給後人的慘痛教訓之壹。
70年後,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在紀念大清洗遇難者時說:“我們所有人都應該記住這場歷史悲劇,但不是悲劇本身。之所以需要紀念,是因為我們應該清楚,為了國家的發展和進步,選擇壹條更有效的道路,需要政治上的爭論、大辯論、觀點的交流和鬥爭,但這壹切都應該是建設性的,而不是破壞性的。”
這是後人對大清洗悲劇最好的總結,也是普京作為國家元首對過去歷史上民族罪行的道德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