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聞媒體紛紛報道國內外相關機構和專家的研究成果和調查報告,引起了人們的關註。根據美國國家輻射防護委員會的報告,低頻電磁波會導致癌癥、冠狀動脈疾病、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
1995年,日本電腦勞動保健調查委員會對250名懷孕的電腦操作者進行了調查。其中妊娠中毒18例,流產35例,死胎97例,發生率為60%。湖北省郵政儲匯系統計算機操作員調查發現,接觸期間有8人懷孕10次,4人異常懷孕6次,發生率為60%。上海等知名醫院的專家發現,兩名女性長期接觸電腦,結果都生下了畸形兒。無獨有偶,在大連市婦幼保健院,4名孕婦產下青蛙畸形兒。他們都沒有任何家族病史,夫妻倆也沒有服藥的嫌疑,但相似之處在於他們都是電腦使用者。世界衛生組織在關於電腦屏幕和工人健康的最新修訂意見中指出,孕婦每周使用電腦超過20小時,其流產率會增加80%,同時會增加畸形兒的發生率。專家指出,發育中的胎兒,尤其是懷孕前三個月,正處於器官形成過程中,電磁輻射會造成壹系列嚴重後果,如胚胎死亡、器官畸形、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等。電腦操作人員的血管疾病發病率比非專業人員高2.8倍
今天,世界已經進入了數字化和網絡化的信息時代。計算機應用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電子商務的興起,它已經進入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各個領域,無處不在。不僅工廠、企業、商店、機關、學校、醫院大量使用電腦,電腦也進入了千家萬戶,成為壹種家用電器。特別是金融、郵電、證券、保險、交通管理等服務都離不開電腦。億萬人使用電腦,長期接觸電腦的時代已經到來。電腦輻射影響人體健康嗎?壹直是廣大用戶非常關心的問題。
雖然電腦發出的電磁輻射不是很強,但有些人每天都要上幾個小時的電腦,壹年四季不間斷。這樣累積的輻射劑量是相當大的。對婦女、兒童等敏感人群,尤其是有胎兒的孕婦會有什麽影響?會有什麽後果?以上信息足以讓人擔憂和警醒。
電磁輻射是如何影響人體健康的?它的生物學機制是什麽?電磁輻射通常通過熱效應、非熱效應和刺激對機體產生生物效應。熱效應是眾所周知的。人體是電介質,在高電場的作用下反復極化,分子間的碰撞摩擦產生劇烈運動,將電能轉化為熱能。體內還有電介質溶液(如體液),在電場作用下產生傳導電流,形成不同程度的閉合回路,產生局部感應熱流,導致發熱。高頻輻射,尤其是微波輻射的熱效應更為明顯。微波爐、微波治療儀等。都是基於輻射能的熱效應原理。過度發熱和長期暴露在輻射下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低頻電磁輻射的熱效應並不明顯。非熱效應對腦細胞產生影響,削弱大腦皮層細胞的活動能力,抑制已經形成的條件反射。長期接觸可能導致神經系統功能障礙。
實驗表明,電磁場可以使正常人的睡眠時間平均縮短20分鐘。美國弗賴堡心血管醫學教授布斯的壹項研究表明,手機輻射使受試者的舒張壓增加了10-20mmhg。斯坦福大學和北卡羅來納綜合實驗系統公司研究了輻射對四種手機和多種動物細胞的影響。結果表明,輻射會損傷動物的染色體。DNA遺傳因素的影響會導致細胞癌變。雞、貓的大腦皮層會受到低頻調制的超高頻、超高頻電磁波的照射,鈣離子會析出。鈣離子是生物體內信息傳遞、免疫系統工作和細胞繁殖不可缺少的物質。實驗還發現,低頻電磁波可以改變動物松果體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當褪黑激素減少時,它可以改變組織分子,導致退行性疾病。
刺激:當電磁波在100KHz以下時,對人體的刺激有兩個方面。第壹,人體接觸到暴露在電磁場中的非金屬物體會被電擊。頻率越低,觸電的程度越大;第二,體內產生感應電流。當感應電流大於體電流時(腦穴、心穴等。),會引起神經系統和視覺系統細胞的興奮。頻率越低,興奮程度越大。輕微的刺激讓人有刺痛感。刺激越大,就會引起肌肉收縮,然後疼痛,心臟和呼吸器官興奮,嚴重時會出現輕微的心室顫動,心肌持續收縮,最後導致心臟驟停而死亡。
綜上所述,可以總結為:(1)電腦、家用電器的低頻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害;(2)不同人群的損傷效應不同,婦女、兒童、老人和體弱者是敏感人群,尤其是對胎兒;(3)損傷程度與輻射累積劑量有關;(4)低頻電磁輻射的非熱效應和刺激作用是主要作用。(5)對人體神經系統功能、免疫系統功能、循環系統功能和生命發育功能有影響。(6)分子生物學和過程、細胞生物學過程和生化過程需要進壹步研究,以便進壹步探索和揭示它們的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