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生活,選擇工作,選擇職業,選擇家庭,選擇該死的大電視機,選擇洗衣機、轎車、激光唱機、電動開罐器······”
這是我在高二看的壹部電影中開頭的臺詞,當我問起這部電影如何的時候,那個推薦電影的同學表情略顯詭異,當時我還挺奇怪的,為何她會顯露這樣的表情,直到看這部電影之後,我才感覺,其實當時她的表情還可以更加詭異壹點,在我的印象中,這部電影至少開創了我個人觀影史上的這樣幾個第壹:第壹次看邪典電影,第壹次被電影的剪輯節奏high到爆,第壹次知道,原來電影的BGM還可以這麽玩······沒錯,這就是廣大影迷心中永遠的“海洛因”——丹尼-博伊爾1996的《猜火車》。
如果妳是小清新愛好者,那這部電影完全不是妳的菜了,作為小成本cult片,《猜火車》能在廣大電影燒友心中到達如此的高度,其實與歐美九十年代青年生活的大氛圍有關。那是壹個新舊時代交替的階段,充溢倫敦上空是各種流行音樂的躁動,老牌的搖滾樂漸漸的青黃不接,電子樂和朋克樂風已經開始漸漸的占據新的時代寶座,而社會大的環境變化尤其猛烈,歐洲的政治格局的變化,由信息時代帶來的各種改變,紛繁復雜的事件已經像壹只只隱形的蜜蜂鉆進了那些年輕人的腦中,他們不知所措,嗑藥、暴力、性、艾滋病等等,各種那個時代積攢的皮癬已經滋生地腐爛惡臭,頹廢的氛圍與自身集體文化的缺失、迷幻音樂與對未來壹無所知的焦慮,蘇格蘭九十年代的青年貌似只能通過“猜火車”這種無聊的遊戲來打發自己的青春。
但是電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並不想讓它顯得無聊和充溢死亡的惡臭,他希望電影的畫面能跳到觀影者的腦中,刺穿他們的耳膜,震撼他們的神經,能像“嗑藥”壹般讓觀眾致幻在這短短的94分鐘裏。電影中的五個主要角色像是人世間的人性歸類,他們不僅性格鮮明,而且能在各自的性格中加劇敘事的沖突,讓本來就十分“搖滾”的故事升級到腦漿晃動的地步。
電影的主角當然是由伊萬扮演的馬克,這是我本人比較喜歡的壹個英國演員,他雖然演技超強,形象也極富戲劇塑造性,可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挺低調的壹個人,他個人也憑借《猜火車》拿到了1997年英國電影學院的最佳男主角。馬克其實本性並不壞,我們生活中就經常有這樣壹群人,長得還不錯,性子也挺好,在朋友圈中總能得到每個人的信賴和好感,但是這類人也往往個性被磨的有點圓了,所以也喜歡逃避現實,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往往不能在某個領域取得太大的成就,於是就會在壹個圈子裏最壞的人帶領下誤入歧途。馬克就是這樣壹個人,不過他在逐漸註射海洛因後開始察覺到自己的墮落,他知道自己需要選擇了,就像開頭他壹邊奔跑壹邊獨白壹樣,他選擇了那些正常人的生活,那些他以前可能會棄之敝履的生活,倒不是什麽他被生活改變了,只是他變得不再逃避現實了而已。
而與他截然相對的則是湯米,馬克是由壞變好,而湯米正好相反,其實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湯米之所以如此,其實和馬克偷拿了湯米和湯米女友的性愛錄像帶有很大關系,也是因為這件事,湯米才被他女友甩了,到後來墮落到吸毒,直至死亡。這種戲謔式的調侃其實在電影中出現的還比較多,比如卑鄙雖然不可壹世,在五個人中最有大哥地位,充滿暴力傾向,但是最後還是被馬克擺了壹道,只能在旅館裏發悶火;艾莉森因為註射海洛因時間過長,以至於忘記了自己年幼的孩子,直至餓死,照常理來說,她應該會痛改前非,畢竟吸毒是導致她孩子死去的直接原因,不過在痛哭之後,她馬上讓馬克給她打上壹針冷靜下,這是壹個巨大的諷刺,可是對於他們來說或許也只能如此。因為逃避現實而失去現實中的親人,又因為這份痛苦而加劇逃避現實的傾向,這個惡性循環其實最終就是湯米的悲劇下場。
《猜火車》這部“三觀不正”的cult片可能放諸公眾視野極其不合時宜,但是由於它極度諷刺和嘲弄的手法,我們反而會獲得壹些在平常電影裏所不能獵獲的東西,在淩厲快速的剪輯中、在構圖多樣而動態的畫面中,在致幻懸浮而躁動的音樂中,更是在如同絮語式的小說體獨白中,這些熾熱的情感,躁動而迷惘的青春,傷感而腐爛的氣息都壹層層壹件件被掀翻出來,直至袒露在妳面前,壹覽無余。那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這部電影的魅力不在於妳必須經歷過它的故事,而在於妳可以選擇比這個故事更好的人生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