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葉聖陶作品

葉聖陶作品

葉聖陶曾寫過以下童話:

《稻草人》

《旅行家》

《小白船》

《古代英雄的石像》

《壹粒種子》

《皇帝的新衣》

《玫瑰和金魚》

《月亮姑娘的親事》

《含羞草》

《快樂的人》

《芳兒的夢》

等等

葉聖陶主要筆名有葉陶、聖陶、桂山等,1914年開始創作文言小說,1918年開始發表白話文作品。他壹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散文、雜文、詩歌和兒童文學作品。

《春宴瑣譚》:他的第壹部白話小說

《倪煥之》:長篇小說

《隔膜》:小說集

《火災》:小說集

《蘇州園林》:散文

尤其是《牛郎織女》:神話

報章雜誌

葉聖陶曾在以下報紙、雜誌作過編輯、主筆或主編:

《禮拜六》

《上海時事新報》

《上海民國日報》

《文學周報》

《公理日報》

《國文月刊》

《蘇州評論》

《婦女雜誌》

《小說月報》

《中學生》

《開明少年》

《中國作家》

《人民教育》

《中國語文》

《詩》

《光明》

《國文雜誌》

《中學生戰時半月刊》

童話作品

葉聖陶曾寫過以下童話:

《稻草人》

《旅行家》

《小白船》

《古代英雄的石像》

《壹粒種子》

《皇帝的新衣》

《玫瑰和金魚》

《月亮姑娘的親事》

《含羞草》

《快樂的人》

《芳兒的夢》

等等

回答者: lkzhangbei - 總監 九級 12-12 17:52

《葉聖陶文集》(1~8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4~10月版。

短篇小說集

《膜》,商務印書館1922年3月版。

《火災》,商務印書館 1923年11月版。

《線下》,商務印書館 1925年10月版。

《城中》,上海文學周報社1926年7月版。

《未厭集》,商務印書館1929年6月版。

《四三集》,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6年8月版。

長篇小說

《倪煥之》,上海開明書店1929年8月版。

散文集

《腳步集》,上海新中國書局1931年9月版。

《未厭居習作》,上海開明書局1935年12月版。

《西川集》,重慶文光書局1945年1月版。

《葉聖陶散文》(甲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

詩集

《存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60年8月版。童話:

《稻草人》,商務印書館1923年11月版。

《古代英雄的石象》,上海開明書店1931年6月版。

理論

《葉聖陶論創作》,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1月版。

教育論著

《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上下冊),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10月版。

回答者: 各領風騷500年 - 舉人 五級 12-12 18:00

短篇小說集

《膜》,商務印書館1922年3月版。

《火災》,商務印書館 1923年11月版。

《線下》,商務印書館 1925年10月版。

《城中》,上海文學周報社1926年7月版。

《未厭集》,商務印書館1929年6月版。

《四三集》,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6年8月版。

長篇小說

《倪煥之》,上海開明書店1929年8月版。

散文集

《腳步集》,上海新中國書局1931年9月版。

《未厭居習作》,上海開明書局1935年12月版。

《西川集》,重慶文光書局1945年1月版。

《葉聖陶散文》(甲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

詩集

《存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60年8月版。童話:

《稻草人》,商務印書館1923年11月版。

《古代英雄的石象》,上海開明書店1931年6月版。

理論

《葉聖陶論創作》,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1月版。

教育論著

《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上下冊),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10月版。

回答者: 清新壹下2008 - 童生 壹級 12-12 19:11

清早,我到公園去玩,壹進門就聞到壹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壹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

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 還

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麽多的白荷花,壹朵有壹朵的姿勢。看看這壹朵,很美;看看那壹朵,也很美。如果把

眼前的這壹池荷花看作是壹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壹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裏。壹陣微風吹來,我就

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壹朵,壹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

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遊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

夢……

過了好壹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課本上改動了壹點 給妳原文

詩的材料

葉聖陶

今天清早進公園,聞到壹陣清香,就往荷花池邊跑。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壹個個大圓盤,碧綠的面,淡綠的底。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麽多的白荷花,有姿勢完全相同的嗎?沒有,壹朵有壹朵的姿勢。看看這壹朵,很美,看看那壹朵,也很美,都可以畫寫生畫。我家隔壁張家掛著四條齊白石老先生的畫,全是荷花,墨筆畫的。我數過,四條總***畫了十五朵,朵朵不壹樣,朵朵都好看,如果把眼前這壹池的荷葉荷花看做壹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比齊白石老先生更大了。那畫家是誰呢……

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壹朵荷花。壹身雪白的衣裳,透著清香。陽光照著我,我解開衣裳,敞著胸膛,舒坦極了。壹陣風吹來,我就迎風舞蹈,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壹朵,壹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呢,這不就像電影《天鵝湖》裏許多天鵝齊舞蹈的場面嗎?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下邊遊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周行、李平他們在池對岸喊我,我才記起我是我,我不是荷花。

忽然覺得自己仿佛是另外壹種東西,這種情形以前也有過。有壹天早上,在學校裏看牽牛花,朵朵都有飯碗大,那紫色鮮明極了,鑲上壹道白邊兒,更顯得好看。我看得出了神,覺得自己仿佛就是壹朵牽牛花,朝著可愛的陽光,仰起圓圓的笑臉。還有壹回,在公園裏看金魚,看得出了神,覺得自己仿佛就是壹條金魚。胸鰭像小扇子,輕輕地扇著,大尾巴比綢子還要柔軟,慢慢地擺動。水裏沒有壹點兒聲音,靜極了,靜極了……

我覺得這種情形是詩的材料,可以拿來作詩。作詩,我要試試看——當然還要好好地想。

參考資料:

h

回答者: dscdsc501 - 初學弟子 壹級 12-12 20:19

妳媽賣批

回答者: z7611161 - 門吏 三級 12-14 14:54

葉聖陶(1894-1988)出版了我國童話集《稻草人》以及小說集《隔膜》、《火災》等。1923年,葉聖陶進入商務印書館,開始從事編輯出版工作,並主編《小說月報》等雜誌,同時繼續文學創作,發表了長篇小說《倪煥之》和大量短篇小說。1930年,他轉入開明書店。他主辦的《中學生》雜誌,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學生歡迎的讀物,在社會上有廣泛的影響. 故居在東城區東四八條71號。

由於財政困難和編輯們的意見不壹,《公理日報》最終在創立22天後停刊。葉聖陶從沒有停止追蹤真相。在抗日戰爭(1937年-1945年),他參與到反抗國民政府的鬥爭中,為民主國家的新聞自由而奮鬥。

]葉聖陶與公文寫作

1983年6月20日葉老專門寫過壹篇《大家都來重視提高公文質量》,文中提出了如何提高應用文寫作的質量問題。葉老要求大家牢記壹句話:“人家了解妳的方針政策、具體辦法之類全憑妳寫在公文上的書面語言,所以書面語言馬虎不得”。葉老十分強調:寫作必須做到“明確通順”,即“必須把要表達的意思想清楚。沒想清楚,即使是文章大家也做不到明確通順。想清楚了,公文的組織結構自然是意思本身的組織結構,照樣寫下來,才能做到有條有理。這樣的公文才能夠讓人家不折不扣地了解。”其次,葉老認為,還要在語法修辭邏輯各方面用點兒勁。“不光是讀些書本,尤其要在實踐中隨時留意。”葉老所指的意思,即要我們善於把書本上所講的這些知識化為自己的實踐,能夠熟練地運用於說話、寫文章。

除此以外,葉老認為提高寫作質量,“必得把文字琢磨得停停當當,端端正正,拿出去才能算是表達了我的意見。”因此,我們在寫作中“都應當斟酌盡善,做到再不能更動壹個字,決不能出門不認貨。”

寫作中關於文風問題,葉老曾多次反復論述。如1956年寫的《反對新八股,形成新文風》;1958年的《文風問題在哪兒》、《怎樣改進文風》;1959年的《要寫得便於聽》;1961年《改善字風》;1979年的《端正文風》等。葉老認為:“文風是作風,也是思想風”,“端正文風是大家的事”,“我說的大家,不限於記者、作家,凡是寫點書稿,寫點文稿的人,乃至寫壹封信,寫張字條的人,都包括在內。文風是風,風是刮來刮去的,彼此影響的,所以惟有大家來吹壹種端端正正的好風,才能彼此促進,***同提高”。

如何改進文風呢?首先葉老反對說假話,說空話,包括現在還有影響的黨八股、洋八股。“說假話就是言不由衷,說空話就是言之無物,”而且“在說假話和說空話這兩點上,‘黨八股、洋八股’的精神是相通的”。其次,葉老還強調字風。因為寫作,尤其是應用文寫作,必須特別註意“存心給公眾看”。葉老大力呼籲“寫信要為收信人著想,起什麽稿子要為商量這份稿子的人著想;寫的稿子準備付印付排的要為打字員排字工人著想”。再次,葉老反復強調文風改進,應努力充實自己,包括思想認識和表達技巧方面,並且要努力使文章具有正確性、鮮明性、生動性。(節選自《應用寫作》1989年第4期《葉聖陶談應用寫作》)

[編輯本段]教育和新聞理念

“教是為了不教”

葉聖陶對改進現代中文教育有重要影響。他給中文教育引入了壹個全新的觀念,“應當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不是長期詳細的灌輸書本知識。”這壹觀點沖破了習慣於強烈依賴記憶和灌輸的傳統語文教學觀念。此外,葉聖陶促進了批判思維的深入人心,讓人們認識到個人價值判斷的重要性。他認為這些學習技能應當被用來構築學生的基礎,同時也將成為學生終生學習的起點。

文學為人生

葉聖陶在他反思現實生活的作品中動情地寫道:

“在記憶中,我似乎從來沒有撰述過自己有些模糊或者不甚清楚的知識。換句話說,我不能寫那些只是通過想象得來的東西,但我也沒有失掉想象力。我生活在城市裏,鄉鎮和農村,我寫在那些地方觀察到的事物。作為壹名老師,我了解壹些教育圈的生活,我也記錄下來。在壹些相當基礎和淺顯的層面,我關註著中國革命逐漸的發展,同時,我也記錄下這些事情。”

——夏誌清《中國現代小說史》(CT Hsia,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引自59頁。

他大多數的新聞作品由人們的生活得到靈感。他相信文學作品不僅是用來供人消遣,而且也是反映生活和鼓舞讀者思考現實的工具。他感覺有義務去讓讀者知道在他們周圍真實發生的事情。這就是他為什麽想要將文學和新聞報道聯系起來的原因。他認為文學作品應該也被用來喚醒青年對社會的關心與敏感。這個觀點如同新聞工作者講述真相的基本原則。葉聖陶也以記者為畢生職業。

易讀性

在葉聖陶的作品中易讀性是壹個顯著特征。它意味著讀者更有效率的感知和理解文章內容。作為壹名記者,葉聖陶作中強調詞語的運用。這大概是因為在他做編輯之前,曾作了10多年的教師的緣故。他認為文章是為讀者而作的,同時他把文章看作是讀者與作者交流的工具。當時的作者面臨的壹個巨大問題是他們不是擁有優秀寫作技巧的素養。他們的表達是不準確且意義模糊的。只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能夠欣賞他們的文章。作者不註意實用的重要性。因此,文學作品難於被普通大眾接受。葉聖陶認為壹個人只有把文章寫得實際且易於理解,他才能夠去只寫壹些風雅作品。如果讀者不理解文章內容,文章就毫無用處。

[編輯本段]對文學的貢獻

現實主義: 生活的鏡子

現實主義是葉聖陶最為鮮明的特點。葉聖陶是現實主義寫作的先驅之壹。他的作品如同壹面鏡子,反映了社會的陰暗面和人性。

因為是壹名教育家,在葉聖陶的作品中,他記述了許多知識分子,他們中的許多人是被剝削者,是沒有能力反抗的社會底層的人。葉聖陶在他的作品中壹貫反映著真相與現實。他在自己的小說如《火災》、《線下》和《稻草人》中表達了自己的民主的和社會主義的思想。這些文章聚焦於社會底層人民的痛苦生活。他的廣受贊譽的小說《倪煥之》就記述了壹位知識分子的悲情生活。

葉聖陶發現新中國的很多人是自私、冷淡、偽善和保守的。人們為了安穩的生活放棄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葉聖陶在作品中諷刺了這些人。他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希望喚醒人們的知覺並正視這些社會頑疾。葉聖陶不僅寫故事,而且報道社會的謬誤。他的作品不是用來消遣,而是用認知和對現實的思考來連填充人們的余暇。“……寫作的基礎是壹雙有洞察力和善於觀察的眼睛,而我的眼睛卻不怎麽擁有洞察力……當然,沒有必要以寫作為目的訓練而壹個人的眼睛,對於眼睛的訓練,是為了洞察現實,豐富生活。 ”(摘自—葉聖陶,《過去隨談》46頁)

兒童文學: 培養年輕的心靈

葉聖陶的第壹篇關於兒童文學的學術論文題作《兒童之觀念》,批評了中國兒童受到的壞影響。

事實上,葉聖陶是20世紀20年代第壹位寫童話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於1923年出版。 這部兒童讀物在許多青少年當中極受歡迎。另壹個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講述了壹塊石頭被雕刻成英雄的形象。這個簡單易讀的故事背後的寓意是嘲笑專家的傲慢自大與人們的麻木。

葉聖陶的學生丁玲曾經稱贊他的童話能夠啟迪人們對社會更多的思考。葉聖陶的童話是簡單的,但是卻擁有著深刻的內涵。他相信兒童對周圍環境擁有個人看法,所以應當提高他們的批判能力。通過葉聖陶的故事,孩子們可以逐漸獲得這個社會與他們之間關系的清晰認識。

語言與修辭

葉聖陶的語言是簡練而感人的,他以用恰當的詞語表述自己的能力而出名。葉聖陶在他的報道中強調感覺與情感。人物在葉聖陶的筆下鮮明活潑,他深深的洞察到人物的內心世界。知名作家趙景深盛贊葉聖陶是寫作界的異數,擁有著傑出且驚人的才能。他的優美文章持久而韻美的留存於世。他表達的情感和感覺構築了真相與現實的基礎,也使他的文章充滿無窮的力量。 “情感如同忽明忽暗的燈火,但是記述卻因為這燈火而引人註目,” 葉聖陶說。這段談話壹定程度上體現了葉聖陶不僅是壹為善於講述故事的人,他更是壹位藝術家。

註入外語元素

葉聖陶的現實主義寫作形式成為許多作家效仿的對象。他承認閱讀壹些西方小說家的作品,對他的寫作助益良多,“如果我沒有閱讀英文,如果我沒有接觸英文讀物,我就不會寫作小說. ” 他的作品是反思與思辨的。這些不知依靠感知,而且依靠切實而客觀的觀察。葉聖陶不僅是壹位作家,而且是壹名新聞記者。對現實的觀察成為了他寫作的源泉,他它為中國現代文學開創了壹片新天地。

[編輯本段]文學作品

葉聖陶主要筆名有葉陶、聖陶、桂山等。

《春宴瑣譚》葉聖陶的第壹部白話小說1914

《雪朝》(與朱自清等人合蓍)(詩)1922

《隔膜》(小說集)(1922)

《稻草人》(小說,早年童話集)1923

《火災》(小說集)1923

《線下》(短篇小說)1925

《倪煥之》(長篇小說)1929

《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話)1931

《文心》(教育)1934(與夏丏尊合著)

《未厭居習作》(散文)1935

《聖陶短篇小說集》(短篇小說集)1936

《葉紹鈞選集》(文選)1936

《略讀指導舉隅》(教育)1946,(與朱自清合著)

《兒童文學研究》1947

《精讀指導舉隅.》(教育)1948

《寫作雜談》(教育)1951

《葉聖陶童話選》(童話)1956

《葉聖陶出版文集》(文選)1958

《抗爭》(短篇小說)1959

《夜》1959《平常的故事》1959

《微波》1959

《篋存集》(詩)1960

《潘先生在難中》(短篇小說)1964

《葉聖陶散文》(散文)1983

《我與四川》(散文和詩)1984

《文章講話》(與夏丏尊合著)(教育)1997

《文話七十二講》(教育)1999,(與夏丏尊合著)

《藕與蒓菜》(短篇小說)1997(現已收入七年級語文第壹冊課本第八課)、

《爬山虎的腳》(現已收入三年級語文第壹冊課本第四十壹課)

葉聖陶曾在以下報紙、雜誌作過編輯、主筆或主編:

《禮拜六》 、《上海時事新報》、《上海民國日報》 、《文學周報》 、《公理日報》 、《國文月刊》 、《蘇州評論》 、《婦女雜誌》 、《小說月報》 、《中學生》 、《開明少年》 、《中國作家》 、《人民教育》 、《中國語文》 、《詩》 、《光明》 、《國文雜誌》 、《中學生戰時半月刊》、《兒童文學》 。

葉聖陶童話代表作:

《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壹粒種子》、《玫瑰和金魚》、《月亮姑娘的親事》、《含羞草》、《快樂的人》、《芳兒的夢》、等等。

[編輯本段]葉聖陶紀念館

葉聖陶紀念館建於縣立第五高等小學的原址上,1917年至1922年,葉聖陶曾在這裏任教。紀念館位於蘇州[font color=#000000]吳中區[/font]角直鎮葉聖陶公園,與保聖寺相鄰(保聖寺西側)。

[編輯本段]作品賞析

葉聖陶

稻草人

田野裏白天的風景和情形,有詩人把它寫成美妙的詩,有畫家把它畫成生動的畫。到了夜間,詩人喝了酒,有些醉了;畫家呢,正在抱著精致的樂器低低地唱:都沒有工夫到田野裏來。那麽,還有誰把田野裏夜間的風景和情形告訴人們呢?有,還有,就是稻草人。

葉聖陶 個人榮譽

《隔膜》\《線下》\《倪煥之》\《腳步集》\《西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回答者: ncxjdh - 秀才 二級 12-16 18:39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1894--1988),名紹鈞,江蘇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父親在地主家做賬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橋中學,畢業後在壹個初等小學當教員。1914年被排擠出學校,閑居期間作文言小說發表在《禮拜六》等雜誌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的尚公學校教國文,並為商務印書館編小學國文課本。1917年應聘到吳縣角直縣立第五高等小學任教,他稱角直為自己的第二故鄉。1921年與沈雁冰、鄭振鐸等人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曾與夏丏尊合作出版了《閱讀與寫作》、《文心》、《文章講話》等。解放後,歷任出版總署副署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等職,並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和民進中央主席。

壹代宗師葉聖陶

葉聖陶同誌被人們譽為我國現代語文教育史上壹代宗師,是當之無愧的。

葉聖陶之所以能有如此重大的貢獻於我國語文教育界,顯然有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的原因。

在客觀上,是時代造就了他。他前期生活在我國最後壹個封建皇朝,對封建教育的弊害有切膚之感;中間又親身經歷了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及此後幾十年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變幻無定的風雲;最後跨進了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歷史新時期。因此,葉聖陶對傳統的、新興的、外來的政治學、哲學、史學、文學、語言學、教育學等等,都有相當深切的理解和體察。此外,在這大半個世紀裏,在中國的教育界、學術界湧現出了壹大批時代的先驅者和某些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其中有許多人就是葉聖陶幾十年來誌同道合的夥伴和密友,如角直五高時期的吳賓若、王伯祥,吳淞中國公學時期的舒新城、朱自清、周予同、劉延陵,浙江壹師時期的夏丏尊、陳望道、豐子愷以及顧頡剛、郭紹虞等等。葉聖陶成就的事業,在當時是同這樣壹些語文界、教育界、出版界才華出眾的人物的支持和合作分不開的。

當然,葉聖陶之所以成就卓越、貢獻巨大,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他本人具有許多足以使他成為影響幾代人的學界巨匠的主觀條件,也就是他的卓絕品格。

其壹,葉聖陶對培養、教育祖國的新生壹代具有特別深厚的感情。

葉聖陶幾乎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用來考慮和籌劃與教育青少年有關的事情,以至於壹部現代中國教育史幾乎無法與葉聖陶的事業分離開來。他在祖國的教育事業中,是壹位腳踏實地的實幹家。想要編壹本理想的小學國文課本,他就自己動手來寫。作為當時壹位蜚聲海內的作家,能親自執筆為少年兒童撰寫成套的語文課本,如果不是對教育下壹代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深厚的愛,能辦到嗎?在30年代、40年代的舊中國,政治腐敗反動,時局動蕩不安,許多刊物都因政治的或經濟的原因,剛出版不久,便被迫停刊。葉聖陶就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中,接任了《中學生》雜誌主編,含辛茹苦,竟堅持了10余年。就在擔任主編的第二年,“壹·二八”戰爭爆發,葉聖陶“飽聽敵人飛機重炮之聲,感憤填膺”;十幾天後,他返回寓所,“則前垣盡塌:樓之三層,窗檐如削,承塵毀墮,斷板縱橫……敵人於居室內器物,中其意即攫之而去,否則隨手損毀,略不顧惜”。就在這國破家毀,憂心如焚的時日,葉聖陶沒有以家室為念,仍然堅韌地據守在《中學生》這塊哺育中華兒女的編輯陣地上,並以自己和同伴們的赤誠之心,向青少年宣傳抗日,激發青少年的愛國熱情(轉引自彭加瑾《葉聖陶與編輯工作》)。及至全面抗戰開始,葉聖陶輾轉到了後方,在國事艱難關頭,他仍然不忘培養和教育祖國的後代。先是與茅盾等合編《少年先鋒》,後來克服重重困難編輯出版了《中學生戰時半月刊》,真正做到了為孩子們的成長而嘔心瀝血,充分體現了他對祖國教育事業的深情厚愛。

不錯,葉聖陶是個著名的作家,但他的創作卻常以學校和教師的生活為題材;也常常為學生課外閱讀的需要而創作。前者如著名的長篇《倪煥之》和短篇《壹篇宣言》《潘先生在難中》等。《倪煥之》最初發表於當時壹本大型期刊《教育雜誌》的“教育文藝”專欄,是以教育小說的姿態在文壇上初露頭角的。後者如他所創作的著名童話《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等。因此,可以說,在葉聖陶的許多小說、散文和童話中,跳動著壹位教育家的熾熱的心。

現在,葉老已九旬高齡,還十分關心四化建設中教育事業的發展,十分關心語文教育和教學的改革。自1980年元月起,在《文匯報》“教育園地”欄連載的13篇《晴窗隨筆》,是在“看書報眼鏡和放大鏡並用,還是不清不楚”的情況下寫出來的,篇篇凝聚著葉老的壹片至情至愛。

其二,葉聖陶具有博大精深的知識基礎和多方面的文化素養。

語文學科是壹門高度綜合的學科,對它的規律的準確把握決不是壹件輕而易舉的事,它需要探求者有堅實的知識基礎和高度的文化素養。葉聖陶在學識和素養上有著特殊的品格。他本人既是出色的教員,又是高明的編輯;既是名噪文壇的作家,又是語言學界的前輩。從教員說,他從事過小學、中學、大學以及師範學校等各級各類學校的語文教學工作,因而熟悉了壹般人從孩童時代起學習和掌握語文工具的某些規律,領會了各個學段語文教學在內容和方法上的區別和聯系,對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有較為全面深刻的體驗。從編輯說,他編過課本,編過教育專業刊物,編過青少年閱讀的期刊,編過難以計數的其他文科讀物。從文學說,他對我國古代典籍有精深的研究,曾編過《十三經索引》,以及《〈荀子〉選註》《〈周姜詞〉選註》等多種古籍選本;對現代文學的創作和評論,其造詣更是國人皆知。從語言學說,葉聖陶在各個方面,包括文字訓詁、詞法句法、修辭邏輯乃至文章學等等,幾乎無所不通;而自己又被人尊為我國屈指可數的語言大師,文章“嚴謹親切,陳述清楚,鏤刻深細”,為許多作家“所不能及”(丁玲語)。這樣壹位在各方面都有高度素養的人,就能夠多側面、多角度地來考察語文教育和教學中的各種現象,從而獲得比較準確的、全面的認識。

其三,葉聖陶具有廣聞博采而又始終立足於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的正確的治學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