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裏夫人即瑪麗居裏(Marie Curie),是壹位原籍為波蘭的法國科學家。她與她的丈夫皮埃爾居裏(Pierre Curie)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們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Po)和鐳(Ra),並因此與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爾(Henry 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居裏夫人繼續研究了鐳在在化學和醫學上的應用,並且因分離出純的金屬鐳而又獲得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
居裏夫人在婚前姓名為曼婭。斯卡洛多斯卡(波蘭文為Manya Sklodowska),於1867年11月7日出生於波蘭華沙市,當時波蘭正在俄國統治之下。曼婭的父母都是教師,在她出生(她是他們的第五個孩子)後不久他們就失去了教師職位。為了糊口,他們包下了壹些學生的夥食。為此,年輕的曼婭也要協助做飯,每天要工作很長時間。然而她仍獲得了中學生的優秀獎章。中學畢業後,她當了家庭教師。1891年她到巴黎進了巴黎大學,攻讀物理學和數學,畢業時成績名列全班第壹。1894年她與法國物理學家皮埃爾.居裏相識,第二年他們結了婚。
從1896年開始,居裏夫婦***同研究起了放射性。在此之前,德國物理學家倫琴(Wilhelm Roentgen 1845-1923)發現了X-射線(他因此獲得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貝克勒爾發現了鈾鹽發射出類似的射線。居裏夫人發現釷(Th)亦具有放射性,並且瀝青鈾礦的放射性比任何含量的鈾和釷能夠解釋的要強。居裏夫婦於是努力尋找,終於在1898年宣布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他們最終從8噸廢瀝青鈾礦中制得1克純凈的氯化鐳,還提出了-射線(現在已知它是由電子組成的)是帶負電荷的微粒的觀點。
1906年皮埃爾。居裏不幸被馬車撞死,但居裏夫人並未因此而倒下,她仍然繼續研究,於1910年與德比恩(Andre Debierne,1874-1949年,於1899年從瀝青鈾礦中發現放射性元素錒Ac)壹起分離出純凈的金屬鐳。
1914年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居裏夫人用X-射線設備裝備了救護車,並將其開到了前線。國際紅十字會任命她為放射學救護部門的領導。在她女兒依倫(Irene Curie)和克萊因(Martha Klein)的協助下,居裏夫人在鐳研究所為部隊醫院的醫生的護理員開了壹門課,教他們如何使用X-射線這項新技術。20世紀20年代末期,居裏夫人的健康狀況開始走下坡路,長期受放射線的照射使她患上白血病,終於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在此之前幾個月,她的女兒依倫和女婿約裏奧-居裏(Joliot-Curie)宣布發現人工放射性(他們倆因此而榮獲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
居裏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貧的,提取鐳的艱苦過程是在簡陋的條件下完成的。居裏夫婦拒絕為他們的任何發現申專利,為的是讓每個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們的發現。他們把諾貝爾獎金和其獎金都用到了以後的研究中去了。他們地研究工作的傑出應用之壹就是應用放射性治療癌癥。
居裏夫人的資料
居裏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壹生兩度獲諾貝爾獎。居裏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壹生兩度獲諾貝爾獎。作為傑出科學家,居裏夫人有壹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尤其因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她的典範激勵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兒童時代就聽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壹個簡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對居裏夫人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傳記《居裏夫人》(Madame Curie)所影響。這本書美化了居裏夫人的生活,把她壹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處理了。美國傳記女作家蘇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時間,收集包括居裏家庭成員和朋友的沒有公開的日記和傳記資料。於去年出版了壹本新書:《瑪麗亞· 居裏:她的壹生》(Maria Curie: A Life),為她艱苦、辛酸和奮鬥的生命歷程描繪了壹幅更詳細和深入的圖像。
生平經歷
如果只看簡歷,很容易使人覺得瑪麗亞·居裏只是壹帆風順的成功科學家。她於1867年11月在波蘭華沙出生。有壹兄三姊,父母親都是教師。她15歲時以第壹名的成績中學畢業。其後當了幾年家庭教師,於1891年到法團巴黎大學索邦分校(Sorbonne)接受大學教育,1894年畢業,獲得數學和物理兩張證書。1895年,她與任教於巴黎市工業物理和化學學院的皮埃爾·居裏(Pierre Curie)結婚,1897年秋長女伊倫(Irène)出生。此前。她跟索邦的李普曼(Gabriel Lippman)做磁學研究,並發表了第壹篇論文;此時,為了博士學位論文作準備,她開始在皮埃爾的實驗室進行新課題,皮埃爾也很快便加人了妻子的工作。他們的實驗筆記從1897年12月6日開始,到1898年2月17日記錄了第壹次觀察到新的放射性元素釙(polonium) 為止。經過幾個月追蹤和分析,他們在7月18日正式提交法國科學院宣讀的報告中提出兩個重要發現:壹是元素釙、二是r放射性」(radioactivity)這個概念。釙的純化和另壹新元素鐳的分離等現象的發現,對化學研究有很大刺激;而放射性研究,則是物質本質研究的突破性發現。1903年6月,居裏夫人通過論文答辯,獲頒物理科學博士。11月初 居裏夫婦獲頒英國皇家學會的戴維獎章(Humphrey Davy Medal);11月中
旬更獲悉與貝克勒爾(Henri Becquerel)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壹最高榮譽,以表彰他們對放射性現象的研究。1905年他們得次女伊芙(Eve)。1906年皮埃爾去世。1911年居裏夫人獲諾貝爾化學獎。表彰她發現釙和鐳。1934年居裏夫人去世。1935年她的長女伊倫和女婿的裏奧·居裏(Frédéric Joliot-Curie)獲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的科學發現,居裏夫人在世時就知道了)。1937年次女出版的《居裏夫人》,成為風靡全球的壹本傳記。
如果只以事業的成就來衡量。人們不難認為居裏夫人壹生十分幸福。她創了兩個記錄:同壹家庭中得諾貝爾獎的人數最多,以及個人拿了兩個諾貝爾獎。但事業的成功不能簡單地套入「才能、努力和機遇」的公式,否則個人獨特的個性和遭遇就會被淹沒了。讀蘇珊·昆的新書,我們可以看到居裏夫人的壹生並非壹帆風順,她同樣要面對許多常人會遇到的逆境,從中我們也能看見居裏夫人的個性。
居裏夫人的故事
居裏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壹生兩度獲諾貝爾獎。居裏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壹生兩度獲諾貝爾獎。作為傑出科學家,居裏夫人有壹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尤其因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她的典範激勵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兒童時代就聽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壹個簡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對居裏夫人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傳記《居裏夫人》(Madame Curie)所影響。這本書美化了居裏夫人的生活,把她壹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處理了。美國傳記女作家蘇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時間,收集包括居裏家庭成員和朋友的沒有公開的日記和傳記資料。於去年出版了壹本新書:《瑪麗亞· 居裏:她的壹生》(Maria Curie: A Life),為她艱苦、辛酸和奮鬥的生命歷程描繪了壹幅更詳細和深入的圖像。
居裏夫人:兩次榮獲諾貝爾獎的偉大科學家
在世界科學史上,瑪麗·居裏是壹個永遠不朽的名字。這位偉大的女科學家,以自己的勤奮和天賦,在物理學和化學領域,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並因此而成為唯壹壹位在兩個不同學科領域、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
壹、靠自學走進巴黎大學
瑪麗·居裏於1867年出生於波蘭華沙,她是家中5個子女中最小的。她的父親是壹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學數理教師,媽媽也是中學教員。瑪麗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媽媽得了嚴重的傳染病,是大姐照顧她長大的。後來,媽媽和大姐在她不滿10歲時就相繼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滿了艱難。這樣的生活環境不僅培養了她獨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從小就磨煉出了非常堅強的性格。
瑪麗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刻苦,對學習有著強烈的興趣和特殊的愛好,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處處表現出壹種頑強的進取精神。從上小學開始,她每門功課都考第壹。15歲時,就以獲得金獎章的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她的父親早先曾在聖彼得堡大學攻讀過物理學,父親對科學知識如饑似渴的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也深深地薰陶著小瑪麗。她從小就十分喜愛父親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長大後她又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更使她充滿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學世界探索。但是當時的家境不允許她去讀大學。19歲那年,她開始做長期的家庭教師,同時還自修了各門功課。這樣,直到24歲時,她終於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她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貫註地聽每壹堂課,艱苦的學習使她身體變得越來越不好,但是她的學習成績卻壹直名列前茅,這不僅使同學們羨慕,也使教授們驚異,入學兩年後,她充滿信心地參加了物理學學士學位考試,在30名應試者中,她考了第壹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
1894年初,瑪麗接受了法國國家實業促進委員會提出的關於各種鋼鐵的磁性科研項目。在完成這個科研項目的過程中,她結識了理化學校教師比埃爾·居裏,他是壹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學家。用科學為人類造福的***同意願使他們結合了。瑪麗結婚後,人們都尊敬地稱呼她居裏夫人。1896年,居裏夫人以第壹名的成績,完成了大學畢業生的任職考試。第二年,她又完成了關於各種鋼鐵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滿足已取得的成績,決心考博士,並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壹條新的起跑線上。
二、鐳之光
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表了壹篇工作報告,詳細地介紹了他通過多次實驗發現的鈾元素,鈾及其化合物具有壹種特殊的本領,它能自動地、連續地放出壹種人的肉眼看不見的射線,這種射線和壹般光線不同,能透過黑紙使照象底片感光,它同倫琴發現的X射線也不同,在沒有高真空氣體放電和外加高電壓的條件下,卻能從鈾和鈾鹽中自動發生。鈾及其化合物不斷地放出射線,向外輻射能量。這使居裏夫人發生了極大的興趣。這些能量來自於什麽地方?這種與眾不同的射線的性質又是什麽?居裏夫人決心揭開它的秘密。1897年,居裏夫人選定了自己的研究課題--對放射性物質的研究。這個研究課題,把她帶進了科學世界的新天地。她辛勤地開墾了壹片處女地,最終完成了近代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壹--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並奠定了現代放射化學的基礎,為人類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在實驗研究中,居裏夫人設計了壹種測量儀器,不僅能測出某種物質是否存在射線,而且能測量出射線的強弱。她經過反復實驗發現:鈾射線的強度與物質中的含鈾量成壹定比例,而與鈾存在的狀態以及外界條件無關。
居裏夫人對已知的化學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進行了全面的檢查,獲得了重要的發現在:壹種叫做釷的元素也能自動發出看不見的射線來,這說明元素能發出射線的現象決不僅僅是鈾的特性,而是有些元素的***同特性。她把這種現象稱為放射性,把有這種性質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它們放出的射線就叫“放射線”。她還根據實驗結果預料:含有鈾和釷的礦物壹定有放射性;不含鈾和釷的礦物壹定沒有放射性。儀器檢查完全驗證了她的預測。她排除了那些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礦物,集中研究那些有放射性的礦物,並精確地測量元素的放射性強度。在實驗中,她發現壹種瀝青鈾礦的放射性強度比預計的強度大得多,這說明實驗的礦射性元素,且這種元素的含量壹定很少,因為這種礦物早已被許多化學家精確地分析過了。她果斷地在實驗報告中宣布了自己的發現,並努力要通過實驗證實它。在這關鍵的時刻,她的丈夫比埃爾·居裏也意識到了妻子的發現的重要性,停下了自己關於結晶體的研究,來和她壹道研究這種新元素。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們從礦石中分離出了壹種同鉍混合在壹起的物質,它的放射性強度遠遠超過鈾,這就是後來被列在元素周期表上第84位的釙。幾個月以後,他們又發現了另壹種新元素,並把它取名為鐳。但是,居裏夫婦並沒有立即獲得成功的喜悅。當拿到了壹點點新元素的化合物時,他們發現原來所做的估計太樂觀了。事實上,礦石中鐳的含量還不到百萬分之壹。只是由於這種混合物的放射性極強,所以含有微量鐳鹽的物質表現出比鈾要強幾百倍的放射性。
科學的道路從來就不平坦。釙和鐳的發現,以及這些放射性新元素的特性,動搖了幾世紀以來的壹些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科學家們歷來都認為,各種元素的原子是物質存在的最小單元,原子是不可分割的、不可改變的。按照傳統的觀點是無法解釋釙和鐳這些放射性元素所發出的放射線的。因此,無論是物理學家,還是化學家,雖然對居裏夫人的研究工作都感到有興趣,但是心中都有疑問。尤其是化學家們的態度更為嚴謹。為了最終證實這壹科學發現,也為了進壹步研究鐳的各種性質,居裏夫婦必須從瀝青礦石中分離出更多的、並且是純凈的鐳鹽。
壹切未知的世界都是神秘的。在分離新元素的研究工作開始時,他們並不知道新元素的任何化學性質。尋找新元素的唯壹線索是它有很強的放射性。他們據此創造了壹種新的化學分析方法。但是他們沒有錢,沒有真正的實驗室,只有壹些自己購買或設計的簡單的儀器。他們出於工作效率的考慮,分頭開展研究。由居裏先生試驗確定鐳的特性;居裏夫人則繼續提煉純鐳鹽。
有誌者事竟成!大自然的任何奧秘都會都會被那些向它頑強攻關的人們揭開。1902年年底,居裏夫人提煉出了十分之壹克極純凈的氯化鐳,並準確地測定了它的原子量。從此鐳的存在得到了證實。鐳是壹種極難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質,它的形體是有光澤的、象細鹽壹樣的白色結晶。在光譜分析中,它與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譜線都不相同。鐳雖然不是人類第壹個發現的放射性元素,但卻是放射性最強的元素。利用它的強大放射性,能進壹步查明放射線的許多新性質。以使許多元素得到進壹步的實際應用。醫學研究發現,鐳射線對於各種不同的細胞和組織,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細胞,壹經鐳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壞了。這個發現使鐳成為治療癌癥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異常迅速的細胞組成的,鐳射線對於它的破壞遠比周圍健康組織的破壞作用大的多。這種新的治療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國發展起來。在法國,鐳療術被稱為居裏療法。鐳的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對於促進科學理論的發展和在實際中的應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金子壹般的心靈
由於居裏夫婦的驚人發現,1903年12月,他們和貝克勒爾壹起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夫婦的科學功勛蓋世,然而他們卻極端藐視名利,最厭煩那些無聊的應酬。他們把自己的壹切都獻給了科學事業,而不撈取任何個人私利。在鐳提煉成功以後,有人勸他們向政府申請專利權,壟斷鐳的制造以此發大財。居裏夫人對此說:“那是違背科學精神的,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應該公開發表,別人要研制,不應受到任何限制”。“何況鐳是對病人有好處的,我們不應當借此來謀利”。居裏夫婦還把得到的諾貝爾獎金,大量地贈送別人。
1906年,居裏先生不幸因車禍而去世,居裏夫人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她決心加倍努力,完成兩個人***同的科學誌願。巴黎大學決定由居裏夫人接替居裏先生講授物理課。居裏夫人成為著名的巴黎大學有史以來第壹位女教授,還是在他們夫婦分離出第壹批鐳鹽的時候,就開始了對放射線各種性質的研究。僅1889年到1904年間,他們就先後發表了32篇學術報告,記錄了他們在放射科學上探索的足跡。1910年,居裏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專論》壹書。她還與人合作,成功地制取了金屬鐳。1911年,居裏夫人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壹位女科學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兩次在兩個不同的科學領域裏獲得世界科學的最高獎,這在世界科學史上是獨壹無二的事情!
1914年,巴黎建成了鐳學研究院,居裏夫人擔任了學院的研究指導。以後她繼續在大學裏授課,並從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她毫不吝嗇地把科學知識傳播給壹切想要學習的人。她從16歲開始,成年累月地學習、工作,整整50年了。但她仍不改變那嚴格的生活方式。她從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犧牲精神,早年她為了供姐姐上學,甘願去別人家裏做傭人。在巴黎求學期間,為了節約燈油和取曖開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圖書館讀書,壹直到圖書館關門才走。提取純鐳所需要的瀝青鈾礦,在當時是很貴重的,他們從自己的生活費中壹點壹滴地節省,先後買了8、9噸,在居裏先生去世後,居裏夫人把千辛萬苦提煉出來的,價值高達100萬金法郎以上的鐳,無償地贈送給了研究治癌的實驗室。
1932年,65歲的居裏夫人回到祖國,參加“華沙鐳研究所”的開幕典禮。居裏夫人從青年時代起就遠離祖國,到法國求學。但是她時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小時候,她的祖國波蘭被沙俄侵占,她就非常痛恨侵略者。當他們夫婦從礦物中分離出新元素以後,她把新元素命名為釙。這是因為釙的詞根與波蘭國名的詞根壹樣。她以此表示對慘遭沙俄奴役的祖國的深切懷念。
1937年7月14日,居裏夫人病逝了。她最後死於惡性貧血癥。她壹生創造、發展了放射科學,長期無畏地研究強烈放射性物質,直至最後把生命貢獻給了這門科學。她壹生中,***得過包括諾貝爾獎等在內的10種著名獎金,得到國際高級學術機構頒發的獎章16枚;世界各國政府和科研機構授予的各種頭銜多達100多個。但是她壹如既往地那樣謙虛謹慎。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評價說:“在我認識的所有著名人物裏面,居裏夫人是唯壹不為盛名所顛倒的人。”
物中含有壹種人們未知的新放
回答者:zzyaxy - 試用期 壹級 10-20 18:41
妳好,樓主,百度居裏夫人百科裏有關於她生平的詳細介紹:/view/3614.htm
關於她更詳細的資料《居裏夫人傳》免費閱讀地址:/showzip4461.html
希望樓主喜歡~
回答者:馬恩考列托 - 經理 五級 10-20 18:45
/view/3614.htm
/showzip4461.html
回答者:lcp731 - 初入江湖 二級 10-20 18:52
居裏夫人的簡介、資料和故事
居裏夫人的簡介
居裏夫人即瑪麗居裏(Marie Curie),是壹位原籍為波蘭的法國科學家。她與她的丈夫皮埃爾居裏(Pierre Curie)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們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Po)和鐳(Ra),並因此與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爾(Henry 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居裏夫人繼續研究了鐳在在化學和醫學上的應用,並且因分離出純的金屬鐳而又獲得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
居裏夫人在婚前姓名為曼婭。斯卡洛多斯卡(波蘭文為Manya Sklodowska),於1867年11月7日出生於波蘭華沙市,當時波蘭正在俄國統治之下。曼婭的父母都是教師,在她出生(她是他們的第五個孩子)後不久他們就失去了教師職位。為了糊口,他們包下了壹些學生的夥食。為此,年輕的曼婭也要協助做飯,每天要工作很長時間。然而她仍獲得了中學生的優秀獎章。中學畢業後,她當了家庭教師。1891年她到巴黎進了巴黎大學,攻讀物理學和數學,畢業時成績名列全班第壹。1894年她與法國物理學家皮埃爾.居裏相識,第二年他們結了婚。
從1896年開始,居裏夫婦***同研究起了放射性。在此之前,德國物理學家倫琴(Wilhelm Roentgen 1845-1923)發現了X-射線(他因此獲得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貝克勒爾發現了鈾鹽發射出類似的射線。居裏夫人發現釷(Th)亦具有放射性,並且瀝青鈾礦的放射性比任何含量的鈾和釷能夠解釋的要強。居裏夫婦於是努力尋找,終於在1898年宣布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他們最終從8噸廢瀝青鈾礦中制得1克純凈的氯化鐳,還提出了-射線(現在已知它是由電子組成的)是帶負電荷的微粒的觀點。
1906年皮埃爾。居裏不幸被馬車撞死,但居裏夫人並未因此而倒下,她仍然繼續研究,於1910年與德比恩(Andre Debierne,1874-1949年,於1899年從瀝青鈾礦中發現放射性元素錒Ac)壹起分離出純凈的金屬鐳。
1914年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居裏夫人用X-射線設備裝備了救護車,並將其開到了前線。國際紅十字會任命她為放射學救護部門的領導。在她女兒依倫(Irene Curie)和克萊因(Martha Klein)的協助下,居裏夫人在鐳研究所為部隊醫院的醫生的護理員開了壹門課,教他們如何使用X-射線這項新技術。20世紀20年代末期,居裏夫人的健康狀況開始走下坡路,長期受放射線的照射使她患上白血病,終於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在此之前幾個月,她的女兒依倫和女婿約裏奧-居裏(Joliot-Curie)宣布發現人工放射性(他們倆因此而榮獲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
居裏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貧的,提取鐳的艱苦過程是在簡陋的條件下完成的。居裏夫婦拒絕為他們的任何發現申專利,為的是讓每個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們的發現。他們把諾貝爾獎金和其獎金都用到了以後的研究中去了。他們地研究工作的傑出應用之壹就是應用放射性治療癌癥。
居裏夫人的資料
居裏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壹生兩度獲諾貝爾獎。居裏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壹生兩度獲諾貝爾獎。作為傑出科學家,居裏夫人有壹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尤其因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她的典範激勵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兒童時代就聽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壹個簡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對居裏夫人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傳記《居裏夫人》(Madame Curie)所影響。這本書美化了居裏夫人的生活,把她壹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處理了。美國傳記女作家蘇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時間,收集包括居裏家庭成員和朋友的沒有公開的日記和傳記資料。於去年出版了壹本新書:《瑪麗亞· 居裏:她的壹生》(Maria Curie: A Life),為她艱苦、辛酸和奮鬥的生命歷程描繪了壹幅更詳細和深入的圖像。
生平經歷
如果只看簡歷,很容易使人覺得瑪麗亞·居裏只是壹帆風順的成功科學家。她於1867年11月在波蘭華沙出生。有壹兄三姊,父母親都是教師。她15歲時以第壹名的成績中學畢業。其後當了幾年家庭教師,於1891年到法團巴黎大學索邦分校(Sorbonne)接受大學教育,1894年畢業,獲得數學和物理兩張證書。1895年,她與任教於巴黎市工業物理和化學學院的皮埃爾·居裏(Pierre Curie)結婚,1897年秋長女伊倫(Irène)出生。此前。她跟索邦的李普曼(Gabriel Lippman)做磁學研究,並發表了第壹篇論文;此時,為了博士學位論文作準備,她開始在皮埃爾的實驗室進行新課題,皮埃爾也很快便加人了妻子的工作。他們的實驗筆記從1897年12月6日開始,到1898年2月17日記錄了第壹次觀察到新的放射性元素釙(polonium) 為止。經過幾個月追蹤和分析,他們在7月18日正式提交法國科學院宣讀的報告中提出兩個重要發現:壹是元素釙、二是r放射性」(radioactivity)這個概念。釙的純化和另壹新元素鐳的分離等現象的發現,對化學研究有很大刺激;而放射性研究,則是物質本質研究的突破性發現。1903年6月,居裏夫人通過論文答辯,獲頒物理科學博士。11月初 居裏夫婦獲頒英國皇家學會的戴維獎章(Humphrey Davy Medal);11月中
回答者:renac0528 - 試用期 壹級 10-20 20:20
居裏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壹生兩度獲諾貝爾獎。
居裏夫人與鐳的發現
瑪麗婭·斯可羅多夫斯卡婭,即著名的居裏夫人,被譽為“鐳的母親”。她1867年11月7日誕生於俄國沙皇侵略者統治下的波蘭首都華沙。父親是華沙高等學校的物理學教授,使她從小就對科學實驗發生了興趣。
1891年,她到巴黎繼續深造,獲得了兩個碩士學位。學業完成後,她本打算返回祖國為受奴役的波蘭人民服務,但是,與法國年輕物理學家皮埃爾·居裏的相識,改變了她的計劃。1895年,她與皮埃爾結婚,1897年生了壹個女兒,壹個未來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
回答者:我是☆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0-20 22:51
裏夫人即瑪麗居裏(Marie Curie),是壹位原籍為波蘭的法國科學家。她與她的丈夫皮埃爾居裏(Pierre Curie)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們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Po)和鐳(Ra),並因此與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爾(Henry 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居裏夫人繼續研究了鐳在在化學和醫學上的應用,並且因分離出純的金屬鐳而又獲得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