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故事層面來說,本片最後的反轉,看似簡單,其實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疑惑。
疑惑1:有“畫家”嗎?
很多朋友可能會說,電影最後不是說清楚了嗎?“畫家”是郭富城飾演的文立。有什麽好懷疑的?
沒錯。從表面邏輯來看,在電影的結尾,很明顯周潤發扮演的“畫家”是“文立”根據警察司機的形象虛構的。
但這只是表面。如果我們深入挖掘,妳會發現,如果“畫家”或類似“畫家”的人物自始至終都不存在,而只有李問,那麽就會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
第壹個不合理的地方是,香港警方在審訊時,為何壹直問李“畫家”在哪裏。而不是直接問他是不是“畫家”?從影片中可以看出,在文立編造故事之前,警方基本上認定文立不是“畫家”,而“畫家”實際上是另壹個人。為什麽?
第二個不合理的地方是在電影的結尾,阮文在看到文立的照片時真正回憶起的那壹段:文立當時還是壹個青少年,根本沒有資格追求阮文。得知喜歡,信叔問李:“有錢,哪個女人得不到?”。從舒心當時的語氣來看,文立應該還是個小男孩。從電影前面的故事中我們知道,制造假幣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這需要資金和大量資源的支持。我想問壹個服務員,如果沒有人被帶入這個行業,他最終如何成為這個行業的大人物?
所以根據以上兩點,比較合理的邏輯是“畫家”這個人物之前就存在了。他可能真的像文立的故事壹樣,他家三代人都在制造假幣。他類似於文立的主人,發現了文立並把他帶進了企業。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麽警方最初不認為文立是壹個“畫家”,因為“畫家”出道較早,在江湖上有點名氣。警方根據文立的年齡判斷他不應該是壹名“畫家”。
那麽這個“畫家”去了哪裏呢?我認為更合理的解釋是他和“將軍”壹起死了。正如文立在他的故事中所說的那樣,在那場大戰中,“畫家”可能帶走了他們中的壹群人進行報復。文立可能在這個時候不忠,趁機除掉了“畫家”然後用壹個“畫家”取代了他。
因為如果“畫家”死在那裏,這將是壹個完美的死法,沒有人會調查這個案件。即使他們找到了,也很難在這麽多屍體中找到“畫家”。
有些朋友可能會說,在反過來的照片中,在大戰期間和大戰之前,文立有很多鏡頭,這看起來像老大哥。我認為這和擁有壹個畫家並不矛盾。文立可以做這個隊的二把手。
疑問二:阮文真的只是以前的鄰居嗎?
這比第壹點更可疑,也有幾個非常不合理的地方。
第壹個地方是不合理的,也就是最後,女警官告訴阮文破案。阮文看起來好像與自己無關。雖然藝術家會比壹般人更超然,但這畢竟是他自己的生活問題。阮文和她的未婚夫在那時被綁架了。為什麽她的未婚夫當場死亡,而阮文卻幸免於難?如果阮文真的什麽都不知道,她會不好奇嗎?作為謀殺現場的唯壹目擊者,阮文似乎從未告訴警方她聽到了什麽對話。這個證人太無能了。畢竟,在這麽大的案件中,證人沒有提供任何有效信息。雖然被蒙住了眼睛,但應該還有其他感官,或多或少能提供壹些線索。
回到之前的疑惑,為什麽當時警方認為有“畫家”存在?壹個更合理的解釋是,阮文做了壹個虛假的供述,她說當時可能有壹個像“畫家”壹樣的人物。
第二名不合理。修慶假扮阮文去香港幫助文立出獄,但真正的阮文碰巧不在香港。假阮文還利用了真實阮文的社會關系來拯救文立。這是壹個巧合,不是嗎?如果阮文此時正在舉辦藝術展或出現在其他公共媒體上,那豈不是壹個失誤?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修慶敢在警察眼皮底下偽裝嗎?
因此,壹個更合理的解釋是,阮文認識文立,這種關系可能是不尋常的,不壹定是情人關系,但阮文知道文立喜歡自己。也許阮文是我們猜測存在於過去的“畫家”的女兒。她知道這個圈子裏的壹切,但她的父親不允許她踏入這個圈子並與文立呆在壹起,所以她壹直是“幹凈的”。酒店案件發生時,她知道是文立幹的,但她隱瞞了。當修慶要去救文立時,她還聯系了阮文。阮文不想親自站出來,但她也幫了壹點忙,讓自己在這個時候消失,這樣修慶就可以更像她自己。
疑點三:李問為什麽被抓?他真的死了嗎?
從這部電影的表面邏輯來看,文立被捕是因為修慶的設計陷害了他,並使他在泰國被捕。最終,修慶制造了壹場爆炸,因為她沒有得到文立的真愛,她和文立壹起死了。如果妳把它看做壹部浪漫電影,這種理解也是可能的,表面的邏輯是成立的。但我不禁想到了其他可能性。
首先,為什麽修慶設計逮捕文立?
解釋1:修慶不想讓文立回香港找阮文,因為他害怕文立會被香港警方逮捕。如果是因為這個原因,文立仍將受到香港警方的審判。似乎邏輯站不住腳。
解釋2:文壹直愛著阮文。因為愛情,文立被捕了,所以文立找不到阮文。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在李要求上書之後,立刻就原諒了他。這是不是有點牽強?即使到達這裏是合乎邏輯的,也要繼續前進。修慶和文立在審判中怎麽能合作得如此天衣無縫?只是監獄裏的文立寄給修慶的壹封信?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當文立寫這封信時,他並沒有收到香港警方要審訊他的消息。他不知道神諭是怎麽寫這封信的?而且還能準確預測出阮文這時不在香港嗎?
以下是我認為比較合理的說法:
逮捕實際上是文立自己設計的,因為在酒店槍戰中沒有“畫家”的屍體,警方不會和解。此外,文立在酒店槍戰中殺死了女警官的男朋友,女警官不會讓他公開或私下離開。李問道,要徹底擺脫這件案子,過上安定的生活,只有壹個辦法:“死”!在警察面前“死去”。因此,文立使用了壹系列冒險的策略去坐牢。入獄前,他知道香港警方肯定會審問他。他和修慶壹起排練如何在警察面前表現。當然,他也會告訴修慶如何聯系真正的阮文。正如我們上面所推測的那樣,皇家阮文實際上與文立有著密切的關系,並將幫助文立。因此,在審訊中,李向詢問了他們之間的深厚感情,並輕易地欺騙了警方。但這只是第壹層欺騙。這個騙局其實很容易被揭穿,因為不可能抓到他所謂的“畫家”,所以他的嫌疑壹直都在。如果妳就這樣悄悄逃走,文立將來還是不會有好日子過。因此,文立出賣了壹個明顯的缺陷。他畫的“畫家”肖像是警察部隊的司機。如果他真的想畫,他可以畫壹個與警察無關的人。以他的記憶力,畫壹個他以前見過的路人不成問題。人們之所以抽調警力,是為了讓警方更快地發現前面的騙局,以便在後面騙第二層。
第二層欺騙比第壹層更巧妙。李要求利用不願意當替身的心理,讓女警官相信因愛生恨引爆了炸彈。其中壹個重要的道具是在監獄裏為修慶畫的畫。壹名聰明的女警官將填補所有的情節,例如修慶是誰,修慶如何成為阮文,以及為什麽修慶最終殺死了文立和她自己。從情感邏輯上講,這是完全合理的。在警察面前如此華麗的死亡,文立,“畫家”和修慶,都徹底死了,案件完全結束了,所以沒有人會再追捕他或殺死他。作為壹個犯罪天才,文立完全有能力設計這樣壹個騙局,在警察的眼皮底下“死去”,然後悄悄逃走。是不是很聰明?
有些朋友可能會說警方會進行屍檢。別忘了,文立是打假專家,他特別註重證據和細節。之前有壹個細節。不知道妳註意到了沒有。這名女警官壹直要求文立喝點什麽,然後她拿走了文立喝過的杯子作為酒店槍擊案的虛假證據。文立和修慶都明確指出警方的證據是偽造的。因為文立非常關心證據,他壹定是在離開酒店前處理了證據,沒有留下指紋、唾液和其他證據。同樣地,在爆炸現場,文立也可以處理得很漂亮,留下足夠的證據讓警察相信他已經死了。
如果我在這篇文章中指出幾個疑點,無論是哪壹個,如果按照我的邏輯,這部電影都可以是壹部衍生電影。疑點1和2成立。妳可以拍壹個前傳,壹個關於真正的“畫家”的故事,或者壹個關於文立和真正的阮文的故事。《疑雲3》可以拍續集,《文立》可以改編成《張文,王文》之類的電影。所以這部電影給了我們壹個更開放的故事。像我這樣的邏輯狗可以按照邏輯方向思考。而愛看情感故事的人也能在電影中得到滿足。表層邏輯中的情感關系還是很有意思的,呈現出壹個虐戀的生物鏈,每個人在愛情中都得不到好的結局,很悲情也很文藝。
好了,關於這部電影中的故事層面,今天就講到這裏吧。下壹部分將談論這部電影的演員、畫面和敘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