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為什麽《三國演義》翻拍不受歡迎?

為什麽《三國演義》翻拍不受歡迎?

電影《三國之龍拆甲》劇照。

1994除夕夜,央視春晚在壹曲《難忘今宵》中落幕。

電視機前的觀眾並不急著關電視。根據節目預告,電視劇《三國演義》將會播出試播集。

早上1,央視開始播出兩集。壹集是《桃園三結義》講的是劉、關、張的相識,另壹集是《連環計》講的是龐統搭上曹操的戰船,放火打勝仗。

新年伊始的兩個半小時裏,人們仿佛登上了時光機,穿越到了三國時期。

8個月後,《三國演義》完整版在央視壹套黃金檔播出。

據央視官方統計,該劇首播日全國收視率達46.7%。到全劇結束,其平均收視率為23.5%。

這意味著《三國演義》每壹集都有近3億觀眾在電視機前。

當然,這與當時電視節目的稀缺和娛樂方式的單壹有關,但卻說明了《三國演義》在人群中的影響力。畢竟在互聯網興起之前,過去沒有所謂的“摻水”。

《三國誌》的編劇始於70年代。

在這個版本之前,國內很少有三國演義的影視改編。

1975年,香港的TVB根據曹植的故事拍攝了《洛神》。

其中簡單提到了曹丕和曹植的糾葛,卻很少布局三國的整個歷史背景。

次年,也是在香港,電視劇《三國春秋》涉及桃園三結義托孤白帝城的歷史。

盡管耗資巨大,但由於視角的限制,該劇未能呈現出三國時期的恢弘壯闊。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大陸湧現出壹系列改編自三國的編劇。

蔡文姬、華佗、曹操等電影根據歷史事實提取了這壹時期的人物,並對其進行了戲劇性的詮釋。

1985電視劇《諸葛亮》也因為尊重歷史而深受觀眾喜愛。

上世紀90年代,在《西遊記》和《紅樓夢》的翻拍相繼完成後,央視決定將小說《三國演義》搬上銀幕,於是就有了電視劇版《三國演義》,耗資8000多萬,參演人數近40萬。

劇中宏大的場景和演員們精細的表演征服了喜愛三國故事的觀眾。

此後,影視行業發現了壹座“富礦”,不斷從小說《三國演義》中汲取素材。無論是註重人物展現的丟西姆和關羽的故事,還是高希希導演的電視劇《三國演義》和吳宇森導演的電影《赤壁》,都從不同的維度講述了這段歷史的故事。

但尷尬的是,到現在為止,在觀眾心中,似乎還沒有壹部三國影視劇能超越1994的版本。

1994版《三國演義》是如何成為經典的?

把小說改編成電影從來都不容易。

似乎有這樣壹個規律:最後壹部小說被拍成壹流影視劇的概率,遠高於最頂級的小說被改編成叫好又賣座的影視劇的概率。

所以,如何打通文字和圖像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載體,壹直困擾著創作者。

這也是《三國演義》1994版編劇的難題。

幸運的是,負責劇本的6位編劇花了近壹年時間才找到應對的辦法。

他們把原著中120集的內容改成了84集的電視劇——全劇分為互相較勁、赤壁之戰、三國、南征北戰、三分歸晉五個部分。

除了保持敘事框架的壹致,他們在形式上也采用了原著中使用的引經據典式。

總導演王福林認為,既然是小說改編,在思想傾向上就要和原著接軌。

現在回想起來,這種操作方式其實有些冒險。不僅要求編劇對結構有足夠的掌控力,還要求對故事的選取有極大的信心。

但通過電視劇,觀眾徹底領略了這六位編劇的才華。

人們可以看到原著的亮點,比如三訪茅廬,赤壁大戰,火燒博望坡。

原著中不太重要的情節也進行了優化和刪除。

如此簡潔集中的劇情設定,也讓小說中原本的戲劇沖突升級了。

比如小說中,劉、關、張三人在壹家有招聘單的餐廳相遇,但劇中三人在餐廳裏卻是“不打不相識”,導致了後來的桃園情誼。

忠於原著,理性改編,為《三國演義》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既然是歷史劇,場景、服飾、道具也是影響這部劇上限的重要元素。

首席畫師何為還原這壹場景,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進行史料的收集和研究。

無錫三國城的“武宮”和涿州影視城的“銅雀臺”,幾乎忠實地再現了歷史場景。

演員在現場,自然能更好地欣賞歷史情境,從而呈現出精彩的表演。

1990年8月,劇組開始挑選演員,直到次年5月才完成選角。

到現在為止,在這個時間段裏,整部電視劇可能都已經拍完了。

因為劇組太龐大,所以《三國演義》的拍攝不得不采用總導演負責,執行導演分頭拍攝的制度。

但是演員的角色如何分配,給劇組出了難題。

最後決定劉備、曹操、諸葛亮、關羽、張飛、孫權六個最重要角色的演員不變,其余演員根據拍攝進程隨時調整。

結果就出現了三個人打壹個角或者壹個人打兩個角的情況。

三人* * *扮演的角色是趙雲。

第壹個演員楊凡,演了趙雲在公孫瓚帳下第壹次見劉備,以及後來兩次救阿鬥的情節。

但由於拍攝日程原因,他不得不告別劇組。

等到趙子龍(趙雲、子龍)在長阪坡浴血奮戰的時候,演員已經換成了張山。

張山拍過幾次騎馬進出的場景。他在接受采訪時說:“那時候劇組對質量要求很高,壹個簡單的動作都要拍好幾遍,不像坐在避震器上跟著鏡頭跑。”趙雲年老時,演員侯永生很好地表現了他的身體工作的感覺。

劇中他壹個人打了漢德父子,然後又打了姜維。

三個人* * *演了壹個角——拍攝過程中的劣勢被劇組巧妙地化解了。

不同的演員展現了趙雲不同的壹面。當英氣、蓬勃的熱血、蒼勁的老年融合在壹起,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也得到很好的還原。

不用說,固定演員的演繹已經成為了壹種經典——從年輕人制作的鬼影視頻內容中就可以壹窺端倪。

劇的第壹部,主角是劉備和曹操。孫彥軍飾演的劉玄德(劉備,字玄德),完美地表現了蜀國統帥的優柔寡斷。

而鮑國安飾演的曹操,則借助“童年煮酒英雄”凸顯了壹代人的梟雄氣質。

除此之外,導演還在劇中標點了曹操的詩《浩裏壹程》、《看海》,道出了東漢末年百姓的貧苦環境和曹孟德(曹操,字孟德)的野心。

該劇處理手法的“去人格化”,讓觀眾更立體、更豐滿、更真實地認識三國人物。

因為三國演義改變了演員的職業,演諸葛亮的是唐國強。在得到這個角色之前,唐國強被稱為“黃油小子”。

人們對他的表演壹般評價不高,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對諸葛亮的解讀非常準確。他把年輕時的雄姿和老年時的壯誌未酬展現得淋漓盡致。

對於現在的觀眾來說,“諸葛亮罵死王郎”的場景是嗶哩嗶哩鬼畜區惡搞視頻的源頭。

並列句和散句組合後的“沒見過這麽厚顏無恥的人”這句話,是表情包和段子裏常見的元素。

但對於當時的觀眾來說,諸葛孔明(諸葛亮,字)在書中描述的應該是這樣的。

後來因為諸葛亮這個角色,唐國強成功實現了轉型,他塑造的諸葛先生成為影視劇中難以逾越的經典角色之壹。

1994版《三國演義》中宏大的場面和演員們精細的表演征服了喜愛三國故事的觀眾。

在小說和正史之間搖擺的翻拍。

1994版《三國演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主要作家對原著小說的合理解讀和再創作。

之後的大部分三國題材影視劇只是從小說中提取了壹些人物和元素,進行了改編和戲謔。

直到2010,導演高希希拍攝新電視劇《三國》。

高希希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希望自己拍的既不是正史,也不是小說,“要重新認識歷史中的人,重新提煉價值觀”。

在這部劇中,人們看不到黃巾起義、十官之亂等關鍵事件,劉、關、張也只剩下10秒。

劇壹開始就是曹操刺殺董卓的情節。

相比1994版,新三國確實更註重劇情。

在人物塑造方面,高希希還將“扶劉反曹”的視角改為“坐觀”的視角,從而塑造了更多接地氣的亂世英雄。

只是朱昱站在了最前沿。新三國壹上線,就不斷被拿來和1994版三國演義做比較。

有些人認為該劇對臺詞處理不當。

《新三國》中有很多當代表達和穿越名言。

比如曹操見趙雲說“我愛他至死”,呂布說“酒逢知己千杯少”,劉備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或許,制作人的初衷是想用流行文化喚起觀眾的唱功,但觀眾並不買賬。

但難能可貴的是,新三國在刻畫戰爭視覺場景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該劇全景展現了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讓人們在欣賞戰鬥畫面的同時,更好地理解“三足鼎立”的格局。

電影《赤壁》也在大場面上下功夫。

《赤壁》是吳宇森導演的,從長阪坡之戰開始,直到曹操從華容道返回江陵。然而影片上映後,在豆瓣上的評分只有6.4分。

不過吳宇森在采訪中說:“在外國人眼裏,中國古裝電影有太多的仇恨和太多的灰色思想。他們想看壹些生動活潑的東西。”

所以在吳宇森看來,不管內部評價如何,《赤壁》至少已經完成了他的初衷:“我也想把它展示給世界,證明中國也有能力拍出好萊塢式的大作。”

這幾年最火的關於三國的劇是司馬懿的《兵家聯盟》。

這部劇引發熱議,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給了觀眾壹個全新的“旁觀者視角”來窺視三國歷史。

在以往關於三國的劇作中,司馬懿壹直被忽略,但其實他與三國中那些著名人物有著大量的交集,而這個角色恰恰是被忽略的“草蛇灰線”。

但也有人認為該劇對權謀戰術的刻畫比較刻意,《厚黑學》並不是《三國演義》中最吸引人的部分。

在如今的影視劇市場上,依然有很多以三國為題材的編劇,但人們依然記得1994版的《三國演義》。

回顧該劇,我們發現除了兄弟般的情誼,亂世英雄的遠大誌向,為國捐軀的深刻感悟,劇中人物也有理想主義的特質。

我小的時候,人們看三國是為了領略英雄的氣勢。人到中年,讀三國,學到的更多的是忠孝仁義。等年紀大了,人們就會體會到三國所承載的世界變遷的意義。

對於創作者來說,探索新的角度,進行新的表達是沒錯,但是通過三國誌的外殼來講述壹些不屬於三國誌故事的價值觀,是很遺憾的。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雖然有其缺陷,但正如魯迅在《中國小說簡史》中評論的那樣——“至於寫人,也頗有欠缺,以至於想表現劉備的長而厚,卻又似妖。”但是當那些我們應該珍惜的精神內核被編劇拋棄的時候,三國可能就真的不復存在了。

1994版《三國演義》雖然有壹些不足,但已經成為經典。電影《歷史的天空》結尾唱道:“刀光劍影朦朧,遠處戰鼓號角響,新鮮面孔在眼前飛舞,淹沒了黃晨古道,荒涼了烽火邊城。歲月,帶不走那些熟悉的名字。”

但現在,這些被海浪沖走的英雄們,可能又要重回浪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