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5月28日,楊貴出生於河南省吉縣石堡鄉羅泉村。14歲參加革命工作,15歲加入中國* * *生產黨。1953年夏,臨縣縣委書記因病住院。楊貴受地委領導委托,隨工作組赴臨縣協助臨縣縣委開展春耕春種工作。此時,他的命運與林縣和當地人民緊密相連。
1954年5月,楊貴被任命為中林縣縣委書記。雖然他只在這裏生活了壹年,但楊貴已經把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和人民面臨的苦難記錄在了心裏。
上任後,楊貴在短短三個多月內走遍了臨縣壹半以上的村莊,初步摸清了全縣的基本情況,摸清了臨縣貧困的癥結所在:壹是缺水嚴重,二是交通不便,三是地方病多發。
據史料記載,新中國成立前500多年,臨縣發生自然災害6543.8萬余次,旱災30余次。有時,即使經過多年的幹旱,河流和水井也會幹涸,農作物無法收獲。
1957年夏,臨縣再次受到幹旱威脅。楊貴挖的7000多口枯井和水窖,導致縣內百姓因無法蓄水而幹涸見底,人畜飲水極其困難。沒想到,兩年後,臨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幹旱,境內四條河流全部斷流,修建的水渠也無水可引。
面對如此艱難的形勢,臨縣縣委召開會議,決定從附近的張卓河引水到臨縣。就在此時,縣委書記楊貴發出了“重新整理臨縣河山”的號召。
項目於2月開工1960。3月初,1960,臨縣退耕還林委員會在潘陽村召開全體會議。會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為“紅旗渠”,意為高舉紅旗前進。經過近十年的艱苦奮戰,紅旗渠完成了1969幹渠、支渠、鬥渠配套建設,有效灌溉面積54萬畝,工程於7月全面完工。
長安街知事註意到紅旗渠修建時恰逢三年自然災害期,全縣只有150畝耕地、300萬元儲備和28名水利技術人員。但楊貴帶領的臨縣人民沒有被困難嚇倒,走上了自力更生、勤儉節約的發展道路。
經過十年的建設,紅旗渠總幹渠、支渠和鬥渠總長度達到1.520多公裏。人們平整了1,250座小山,打通了21條隧道,挖掘了1,865,438+0,800立方米的土石方,相當於從哈爾濱到廣州修築了壹條高3米、寬2米的“萬裏長城”。特別是運河修復工程總投資6865.64萬元,上級撥付資金僅占14.94%,臨縣人民自籌資金占85.06%。
1958 165438+10月1日,正在新鄉參加縣委書記會議的楊貴收到消息:“毛主席要見您,請您匯報臨縣治水防病的先進事跡。”後來,他登上了毛主席乘坐的專列。毛主席壹見面就說:“河南臨縣的楊貴,我認識妳。聽說妳很會控水。”
毛主席的關心讓楊貴非常激動。此後,他直接向毛主席匯報了縣裏修渠治水的做法和經驗,並親自聽取了毛主席對林縣後續工作的指導意見。
紅旗渠建成後,每天有近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到林縣遊覽。與此同時,電影《紅旗渠》也開始在全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