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常德的死與榮》是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65周年的戰爭題材大片。影片以抗日戰爭中學1943 11湖南常德壹場慘烈而不尋常的戰鬥為背景,講述了代號為“虎犇”的國民黨74軍57師8000名戰士,以民族第壹、國家第壹、生命為諾言,執行壹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悲慘故事。得知彈盡糧絕,城破人亡,8000名“武士”士兵堅守常德這座孤島,以壹輪又壹輪的犧牲,與3萬日軍精銳部隊的猛烈進攻決壹死戰。經過十多天的決戰,8000多名士兵戰到只剩200人。
“武士”壹詞最早出現在牧野之戰。據史料記載,“武王有戰車300輛,武士300人。”這意味著周武王的勇敢的士兵是不可戰勝的,就像老虎沖進羊群壹樣。從此以後,每壹個朝代,每壹代,軍隊中的領袖都被冠以“武士”的稱號。這仍然是壹支以美式裝備為主的精銳國民黨“武士”軍。面對裝備更先進、視人命如草芥的日本冷血軍國主義者,只能以壹命換壹命,甚至以兩條命換壹條命。* * *生產黨軍隊用小米和步槍打仗有多辛苦、多艱難、多危險?八年抗戰,中華民族付出了多少血淚?作為壹個非專業人士,我對電影的藝術手法和效果沒有發言權。只有影片中的打鬥過程和打鬥結果已經讓人覺得很動情,但血腥殘酷的打鬥場面卻壹次次震撼我的眼睛,震撼我的心靈,壹次次提醒我:和平不易,勿忘歷史。對“戰時,生命如戰場上的草”“寧做和平犬,不做麻煩人”等說法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的確,在和平年代生活久了,自然覺得和平幸福是理所當然的。香港回歸,澳門回歸,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國慶60周年的大閱兵,都讓我們感到高興和自豪。臺海局勢越來越穩定,臺灣省回歸似乎指日可待。61周年國慶又來了,繁榮昌盛,民族復興,都值得我們舉杯祝賀。然而,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如果我們不時時研究歷史,深入了解上個世紀的那場戰爭,那麽我們就會對今天無數先烈獻出生命和鮮血的幸福生活視而不見,對和平時代下隱藏的黑暗動蕩不屑壹顧。雖然我們威武文明的老師有能力、有信心、有決心保衛我們的祖國,但歷史還是需要時不時的去研究,去警醒我們。不容忽視的是,釣魚島的不和諧基調從未沈寂,軍國主義的陰魂從未消散。
現在,愛國主義離我們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遙遠。雖然現在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不大,但我們不應該放松警惕。更重要的是,歷史告訴我們,落後永遠意味著挨打。愛好和平的中國人民,在和平時期,愛國的最好方式就是努力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