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電影《長津湖》結局是什麽?

電影《長津湖》結局是什麽?

《長津湖》大結局是戰爭取得了暫時性的勝利。

很多人看完《長津湖》之後有壹種感受,那就是前半段的戰爭渲染、故事推進確實非常有大片的感覺,節奏也非常明快緊湊,令人大呼過癮;但是這部電影最後的結尾卻十分倉促,令人多少有點“沒演完”的感覺,有些意猶未盡。

其實出現這種感覺是很正常的,因為該電影還有下半部《水門橋》,預計明年才會上映,長津湖戰役此時還沒有真正打完,故事沒發展到高潮,近3個小時的影片也就暫時無法給出壹個完美的結局。

在真實歷史當中,水門橋3次被我軍炸毀,但美軍依靠快速的補給和修復能力,最終通過這座大橋實現撤退。最後美軍修橋的材料竟然是從日本空運過來的,可見對手的後勤補給能力有多麽強悍,效率極高。

美軍第十軍主力部隊基本被保存了下來,成建制撤到了朝鮮半島南方,而我軍則付出巨大傷亡代價,成功將美軍趕過了三八線。客觀而言此戰雙方各有得失,長津湖戰役到這裏才真正結束。?

而在這部電影的下半部《水門橋》中,悲壯的場面和遺憾很可能要遠遠超過上半部。因為這部電影的編劇是蘭曉龍先生,蘭曉龍是多年前火爆熒屏的《士兵突擊》電視劇的編劇,該劇與電影是有超時空呼應的。

第七穿插連就是士兵突擊裏面的鋼七連,在電視劇中有過明確的介紹,抗美援朝戰爭時七連只剩下三個人,有壹百多人陣亡,後來在三個年輕人身上重建了這個英雄的連隊。而在《長津湖》電影上半部中,七連的損失還沒有達到那種慘烈程度,大部分官兵尚存。?

在電影的上半部中,有幾處情節與《士兵突擊》的劇情相吻合。比如伍萬裏的入連儀式,過程和《士兵突擊》許三多入連有諸多相近之處。同樣是由兩位前輩講連史、懷念先烈、報出戰士序號。這種情懷因素也是電影成功的壹部分,吸引了大批觀眾和軍迷、歷史愛好者。

《士兵突擊》和《我的團長我的團》口碑都很好,均為蘭曉龍擔任編劇,觀眾們對《長津湖》和《水門橋》的期待,壹定程度上也來源於此,是對優秀專業人士的信任。?

在下半部電影中,新兵伍萬裏很有可能幸存下來,因為七連就是在“平均年齡不到二十歲的三個年輕人”身上重建的,伍萬裏這時候只有十九歲,又是三兄弟當中最小的,從邏輯上講應該不會陣亡。

而作為連長的伍千裏,則大概率是要犧牲在下半部電影當中的。在整個長津湖戰役中,我軍雖有殲滅敵人北極熊團的振奮壹幕,但留下更多的則是悲壯場面。因為誌願軍此戰自身傷亡超過五萬,是抗美援朝單次戰役損失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