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電影從貝爾警長(湯米·李·瓊斯飾)的獨白開始,就清晰地揭示了整部電影的中心思想——“宿命論”。假設“生”是偶然發生的,那麽“死”將是必然的結局。
獵人莫斯(喬什·布洛林飾演)偶然發現了200多萬美元,他“不可避免”的命運是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會被追捕到。但人終究是生來要死的,妳改變不了。最多只能通過手段來逃避。
雖然電影的整個過程如同《貓和老鼠》,但籠罩整部電影的“死亡”宿命論觀點早就揭示了《生而為死》中獵人的結局:即使獵人最終躲過了殺手誌高(哈維爾·巴登飾演),還是被壹群墨西哥毒販殺死。這再次說明,人就算能躲壹陣子,也躲不了壹輩子。
所以這部電影也深刻地展現了另壹個中心思想——“貪婪會殺人”,就像電影中的壹句臺詞揭示了“毒品和金錢是萬惡之源”。
這似乎是老生常談,但很多電影還是不厭其煩地壹次次提出這個論點。這不僅提到了現代社會的腐敗,也展示了時間巨輪下可怕的社會轉型:心理變態、恐怖主義、貨幣主義、人際疏離、道德淪喪、少年問題等。
就拿片中獵人和殺手身受重傷,卻都向路過的年輕人買衣服的兩段來說吧。兩組年輕人,雖然壹開始看到獵人或者殺手受傷,會表現出壹定程度的關心,但是當兩個受傷的人提出買衣服的交易行為時,年輕人失去了同情心,轉而把註意力放在了錢上:
第壹段的年輕人除了衣服,還想敲詐啤酒錢;第二組年輕人雖然表面上告訴兇手沒必要收他的錢,但事後也開始了如何分錢的爭執。
年輕人的兩段話,看似對劇情幫助不大,但確實點出了當下年輕人“求財”的可悲價值觀。但是誰不愛錢呢?
整部電影采用了“雙線敘事”,除了獵人和殺手互相追逐躲藏之外,還插入了“警長辦案”的支線,兩條敘事線看似毫不相幹,卻充分展現了前段提到的觀點,尤其是警長在片中所說的話,更是直指影片的中心思想。
通過警長的眼睛,觀者看到了社會的腐敗和世界的殘酷秩序。兇手看起來很厲害,連重大車禍都死不了,然後繼續殺人,繼續作惡;另壹方面,警長辦案不力,卻只能看報紙,喝咖啡,講冷笑話,或者打個電話,最後無能退休回家。
電影就是這樣殘酷地展示了“人終究是無奈的”,電影也不會展示正義有多麽偉大。對人性的細膩觀察和“無所不能”“邪不可正”的悲情氛圍,讓這部電影展現出了不凡的氣勢和原著作者、編劇的巧妙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