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求壹篇800字觀後感電影《哈姆雷特》有感

求壹篇800字觀後感電影《哈姆雷特》有感

眾所周知,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之壹,莎士比亞在劇中成功地塑造了哈姆雷特這壹藝術形象,使其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哈姆雷特是怎樣壹個形象呢?先簡單描繪壹下劇情。劇中丹麥王子為父復仇的故事取材於公元1200年的丹麥史,莎士比亞的復仇劇在眾多的改編中推陳出新,成為戲劇史的壹大奇觀。劇本開始是丹麥動蕩不安的社會局面,新國王克勞狄斯(即哈姆雷特的叔父)以殺兄之暴行,奪取王位,霸占王後,並企圖置哈姆雷特於死地。克勞狄斯是壹個自私陰險的家夥,許多人從惡如流,王後禁不住情欲的誘惑委身於他,而哈姆雷特昔日的情人和朋友也成為新國王的密探,大臣波洛涅斯趨炎附勢,為了保護個人的既得利益,變得圓滑世故,失去正直之心。在這種情況下,哈姆雷特由原來是“快樂王子”變成“憂郁王子”,嚴酷的現實擊敗了他昔日的夢幻和信念。哈姆雷特在父親靈魂的提示下得知真兇就是他的叔父,開始了他的復仇計劃。但由於他的猶豫不決和骨子裏的軟弱,使得復仇計劃壹再拖延。最後,終於在比劍的時候手刃仇人,而自己也倒了下去。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在1601年完成的作品,當時正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之初,人們對上帝的信仰開始動搖。在個性解放,關註“人”這壹大背景下,莎士比亞創作出這樣壹部劇本,表現出理想與現實背後的隱患,《哈姆雷特》正是他對充滿隱患和混亂社會的壹種審美參照,正是這樣,壹個藝術人物開始登上世界文學舞臺。

哈姆雷特說:那是壹個荒蕪不治的花園,長滿惡毒的秀草”,世界“是壹所很大的牢獄”。這些意象象征性地告訴我們,上帝失落了,而魔鬼卻活著,世界變成冷酷的世界,變成壹個顛倒的時代。這樣壹個時代的哈姆雷特卻是壹個處於理想於現實中的矛盾人物形象,是壹個人文主義者。這些觀點和眾多學者是壹致的,我以為哈姆雷特作為壹個悲劇人物,更有其自身的特點。

哈姆雷特不具備壹個王子,未來國王的氣度和膽略。哈姆雷特在復仇中壹再拖延,錯過許多良機,比如在克勞狄斯懺悔的時候,他完全有能力有機會把罪惡的國王殺死,而他卻以為克勞狄斯是在向神懺悔,這個時候殺死他不仁慈,會受到神的責怪。這從壹個側面反映了哈姆雷特的人文主義精神,卻更能反映他遇事的不果斷和缺乏勇氣。壹個王者通常是不講遊戲規則的,哈姆雷特為他所具的人文氣質所害,導致最後悲劇的發生。

哈姆雷特是壹個偏激和悲觀的人物。他的言行在後來越來越遊離於為父復的責任和重新奪取王位的社會責任。在現實的壓抑下竟然想到了自殺“早早脫身而去”,“誰願意負著重擔,在煩勞的生命的壓迫下流汗?”然而壹想到死後不僅要墜入壹片虛無的世界,而且靈魂有不得安寧,他在心頭又升起對死亡的恐懼。在這樣的想法下人就顯得十分卑微和不足道,充滿了悲觀的情緒。

哈姆雷特的內心充滿矛盾和鬥爭。從以上文字中也能看出哈姆雷特心中的這種矛盾心理。在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使他壹次次成為“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就是這種心理使得復仇成為泡影。這種矛盾心理讓他猶豫和悲觀,在壹次次機會面前,讀者比他還著急。

雖然是以悲劇結尾,但我以為,哈姆雷特的使命已經完成,他可以走了。在最後克勞狄斯設下詭計,企圖通過比劍殺死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卻殺死了和他比劍之人,並在其臨死之前得知劍上有毒,拿起劍來結束了惡魔的生命。這壹次,他沒有憂郁,沒有令所有的人失望,在生命的最後壹刻親眼看到了仇敵的死亡。我以為哈姆雷特之前壹直懦弱和猶豫,悲觀和偏激,而在臨死的時候,他卻成功地完成了角色的轉變,揣著壹個真正王子的夢去了。

哈姆雷特就是這樣的壹個藝術形象,四百年來任人評說。莎士比亞通過內心沖突個劇情沖突把壹個人物推上世界文學舞臺,壹直受觀眾和讀者的喜愛,言之不盡。在世界文學史上,哈姆雷特這壹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在人們心裏,已經不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