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鄉村文化能夠提振增強農民凝聚力,孕育社會好風尚。鄉村振興不僅要“塑形”,更要“鑄魂”,而文化振興就是鄉村振興之魂,是推動鄉村振興走深走實的力量源泉。
7月16日,湘潭大學赴石蓮村“鄉村振興正當時”專項實踐團文化振興調研小分隊走進邵陽縣下花橋鎮石蓮村,調研如何通過文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入戶調查,深入群眾。
早上,在村誌願者和返鄉大學生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分為兩組,上門與石蓮村村民進行談話並發放問卷,開始了有關移風易俗和精神文明建設問題的調研。為使調查問卷更貼合調研主題,切實反映當前文化振興中存在的問題,團隊成員在原問卷的基礎上進行了更加細致的修改。在關於移風易俗的調研中,多名受采訪者表示,兒女都很孝順,能夠做到孝老敬親;喪事基本從簡;喜事很少大操大辦。大多數村民的消費觀念也還是能省則省。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的調研中,團隊成員發現村民的娛樂活動多以看電視、聽廣播為主,基本無讀書看報的習慣,尤其是問到關於農村書屋的問題時,多數受訪者均回答“不知道”、“沒有聽說過”。經了解,這是由於鄉村基礎建設薄弱,村裏組織的文化活動比較少,通常只有在傳統節日才有具體活動,形式單調,內容陳舊,使得村民參與度較低,不能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人物訪談,以小見大。
下午,團隊成員訪問了村裏的老教師周雄山先生。周老先生向團隊講述了石蓮村的歷史,“在石蓮村,大家對文化十分重視,祖先很相信因果報應,註重忠和孝”。周老先生還拿出了村誌和周氏的族譜與團隊成員翻看。族譜中有許多關於孝道的故事,而周老先生對於孝道也十分重視,“作為兒女,要時刻把父母掛在心上,才是最好的”。我國傳統文化中孝道是和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振興壹定要註重在實踐的基礎上,繼承和發揚孝道文化的精髓,剔除和摒棄不合時宜的東西,在揚棄中發展孝道文化。
關於石蓮村的宗教信仰活動,周老先生告訴團隊成員:“老壹輩信奉佛教道教,會祭拜菩薩,祈求安康順遂。壹年差不多集中拜三次,每次買香紙等祭祀物品花費80元左右。”。周老先生認為適當的祭拜活動對村民也有壹定的教化作用,可以勸人為善。移風易俗也要在充分尊重信教群眾的意願和習慣的基礎上,加強教育和引導註重合理引導,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使宗教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團隊在走訪調查中發現村民對於農村書屋了解較少,提及這個問題周老先生告訴團隊成員:“農村關於國家的政策宣傳幾乎為空白,農村書屋雖然壹直在做,但由於種種因素,其發揮的作用卻微乎其微。”
露天電影,寓教於樂。
晚上,為豐富村民文化活動,團隊成員在村裏設置了露天電影院,播放有關禁毒、防溺水題材的電影。此項活動得到了廣大村民的積極響應,吸引眾多村民前來觀看,大家坐在壹起,偶爾聊聊家常,十分熱鬧。電影放映結束後,團隊成員還向村民詳細講解了毒品的危害、識毒防毒技巧,提醒大家要提高警惕,增強禁毒意識,積極參與禁毒鬥爭,引導村民養成健康積極的生活習慣。廣大村民也紛紛表示,會對毒品堅決說“不”,同時將禁毒知識傳遞給身邊人。而且盛夏的腳步悄然而至,溺水事故進入多發期,為避免悲劇發生,團隊成員向村民分析了溺水事故頻發的原因,以及如何預防、辨別溺水,也科普了壹些急救小知識。
經過這壹天的調研,團隊成員深刻意識到文化振興任重而道遠。鄉村文化振興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貫穿於鄉村振興的全過程,需要全社會的***同行動。團隊成員將繼續弘揚移風易俗時代新風,倡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同鑄造鄉村振興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