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贏家-
血液中的尋梅
在提名階段,它以13入圍者的成績領跑,獲得了包括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男配和女配在內的七項大獎。
郭富城被提名了五次,最終成功登頂。
這部電影自去年獲得9項金馬獎提名以來就備受關註。
壹提到它,幾乎就離不開這個屬性——
年度最佳香港電影
然而,這仍然是壹部“三流電影”。
即使在香港、馬來西亞等地,也放映了不到100分鐘的刪節版。
然而,香港媒體透露,當這部電影在香港上映時,它還救了壹個粉絲的命-
壹名來自大陸的郭富城粉絲原本計劃在觀看偶像主演的尋梅後自殺。
但看完之後,我決定繼續生活。
他在網上留言:王嘉梅為我死過壹次。
電影劇照
這個由召妓、殺人、碎屍等黑暗元素組成的故事,甚至可以“救人壹命”?
魔力在哪裏?
先生,我來告訴妳這個秘密-
(註:部分信息引自“毒舌電影”去年10月寫的壹篇關於“行走尋梅”的文章)
《行走的尋梅之血》的原名是《行走的尋梅之雪》。
2008年在香港引起轟動的王嘉梅分屍案被改編成講述壹名17歲女孩被分屍的故事。
梅,指少女(劇本改為)已經支離破碎的身體。
2008年4月27日,隨家人從湖南移民到香港的17歲女孩王嘉梅在網上認識了24歲的丁啟泰。
丁啟泰失業在家,體重超過200磅,在做愛時意外勒死了瘦弱的王嘉梅。
為了掩蓋罪行,丁啟泰花了6個小時粉碎屍體。
然後將頭顱放在發泡膠盒中,乘坐九龍巴士6C線到九龍城碼頭,將屍體扔進海裏。
看到這壹段,Sir的第壹反應是“黑暗之花”,壹個帶著阿迪達斯包四處遊蕩的歹徒董堯。
丁啟泰更冷——
做完這些後,我回家扔掉沾滿血跡的床單和菜刀,從王嘉梅的錢包裏拿出4000多元去洗澡睡覺。
同壹天,我在網上聯系了另壹個女孩。
被捕後,丁啟泰說他覺得分屍的過程不正常,分屍時不忍心看死者的臉,所以-
壹些屍體甚至被分發到附近的市場攤位。
當時的香港壹度引起了人吃人的恐慌。
該案最終於2009年7月27日開庭審理,兇手丁啟泰被判處無期徒刑。
不難看出,這起案件本身就足夠離奇。
只要改編基本還原,就會“投機性”地添加壹些色情和暴力元素。
肯定有很多觀眾支持。
但是導演翁子光不想-
他不想把它拍成壹部充滿噱頭的犯罪懸疑劇。
連破案的過程都無意渲染。
從壹開始,尋梅就清楚地告訴觀眾誰是兇手。
作案過程壹目了然。
與《誰殺了人》相比,導演選擇了郭富城這個警察角色,更關心的是——他為什麽殺人?
我不想知道妳為什麽殺人。
我只想知道為什麽會這樣。
在電影中,案件分為四個部分-
尋梅,孤獨的人,走在血泊和風景的房間裏。
隨著警方調查的逐步深入,從內地新移民女孩和失業殺人犯的角度探索了悲劇背後的社會基因。
郭富城警察臧Sir是個工作狂,對家庭毫不關心,因此被妻子拋棄。
他在處理案件上有壹個怪癖-
我喜歡用寶麗來相機在犯罪現場拍照留念。
面對殘忍,他不會急於做出道德判斷,而是會對案件中人物的起源感興趣,並深思他們在事故發生前的生活。
只有壹個原因-
其實我內心很想相信殺人的不會是惡魔。
王嘉梅,壹個在春夏玩耍的年輕女孩,有著非常豐富的內心世界。
從表面上看,她是壹個被鄰居稱贊的“善良、聰明和體貼的女孩”(王嘉梅在壹個真實的案例中也得到了這樣的評價)。
然而,在移民香港之前,她與母親的繼父住在壹起,並因經濟原因輟學,這使她感到非常沮喪。
努力工作還經常被老板罵。
不習慣穿高跟鞋,摔倒在街上。
事發前,她在飯桌上問了壹個關於自殘的問題。
妳的眼睛有問題。
她為什麽用刀割傷自己?
兇手丁是壹名失業的卡車司機,獨自住在石硤尾街的壹間套房裏,沒有朋友。
我無法抹去目睹母親死於車禍的陰影。
他和王嘉梅在網上相識,壹見如故-
告訴丁她想死。
我不怕死,因為活著會痛,活著會恨。
活著就是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變得更好。
我真的很想堅強,但是我會很累。
尤其是當妳壹個人的時候。
於是丁子聰“成全”了她。
這是翁子光對現實的改變。
劇本大綱裏有這樣壹段話——
同樣的醜陋,同樣的捉襟見肘,同樣的缺乏家庭溫暖,同樣的投鼠忌器,最後委托人殺死了女孩誤以為是為了給對方帶來解脫。
所以妳看,在電影中,當丁·子聰講述殺人過程時,他臉上的表情與其說是平靜不如說是茫然。
在電影中,這場謀殺更像是兩個互相欣賞彼此孤獨的心。
在這部電影中,王嘉梅最喜歡的歌曲是鄭秀文的《娃娃看世界》
現在我繼續每天大驚小怪,但我渴望在夢裏做壹個簡單的人。
她無法選擇如何生活,所以她選擇如何死去。
翁子光為了拍攝尋梅經歷了很多曲折。
早在2011年,他寫的劇本就獲得了HAF獎(香港亞洲電影投資協會),但由於無法與投資者交談而被推遲了幾次。
投資者壹開始聽到他要拍碎屍案時非常興奮,他們都想拍《獵奇者》的感官刺激,並把它帶到內地去銷售-
翁子光不能接受這個方案。
許多媒體從好奇的角度來描述它。
但他想要的是背後的故事-
這位來自湖南的女子不適應香港的生活,這涉及到新的移民政策,但我們永遠只會在報紙A1上看到這個案件有多血腥和不正常。
翁子光壹直想拍“壹部100%的香港電影”。
這壹思想貫穿於他的作品中。
第壹部小說《璀璨時光》描述了香港近十年來的變化。
2013《有友誼的小女孩》生動地描述了香港未成年少女的生活。
在尋梅,他想談談新移民、工作壓力、信息爆炸和香港等社會問題。
郭富城飾演臧Sir,在調查案件的過程中,他實際上是在尋找香港人失去的東西。
《尋梅》的制片人曾評價翁子光是壹位“危險的導演”。
但是翁子光不承認-
如果這部電影對公眾來說只是錦上添花,它也會成為毒藥。
人若失控,往往是最暴露本質的時候。
然後,駭人聽聞的犯罪和曝光也是這個社會常見的隱性傷口。
兇手丁的壹句話也許是我們解讀這部影片的關鍵:
我壹點也不討厭眉佳,也不討厭女人。
我討厭的是人。
最後,先生想就昨晚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結果多說幾句-
每個人都知道最好的電影是壹個敏感詞。
坦率地說,在這種情況下,Sir看到的是金像獎相對公平的評選機制(壹人壹票,事實上,沒有人可以幹預結果)和組委會對最終結果的絕對尊重。
看了毒友的直播,妳應該會聽到組委會主席董成義引用羅斯福總統的話——
我們應該害怕的是害怕本身。
但東盛義今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不諱地說-
我個人非常反對宗教和政治對電影的幹預,因為這樣做會使電影藝術變得不簡單。
姜文有句話說得特別好——
與藝術相比,政治是渺小的,或者說藝術更偉大。
姜文的作品,幾乎每壹部,都能詮釋出山與山的政治隱喻。
但我們喜歡姜文,並不是因為這個。
把電影還給電影。
同樣,當我們看《尋梅》時,也許我們應該忘記它是壹部三流電影。
僅僅是消費暴力和性嗎?
或以此為刀,打破充滿謊言的生活,呈現事件背後更真實的質感,把握人性深處微弱而顫抖的光明與黑暗。
後者真的很大膽,很有活力。
是我們值得期待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