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我在家做語文《新課標同步練習》,我讀了壹篇文章——《青春無美衣》,讓我感慨良深。
這篇文章主要講作者倔強,不服輸的個性,讓作者在別人看不起自己的時候,沒有自嘲,反而因此而奮起。她就是在逆境中成長起來的。
文章中,最具有哲理性的句子是“青春無美衣,我並不遺憾”。漂亮的衣服可以把女孩子們裝扮成壹朵花,而我曲折的經歷賦予我堅韌、純樸、勤奮的品質,會使我成為壹棵樹。
花總有雕謝的時候,而松樹卻可以長青。 是的,壹個人可以憑自己的容貌和家境讓人羨慕不已,而當妳無法擁有這壹切的時候,妳只能憑自己的努力贏得別人的尊重,否則,妳就會永遠被人看不起!容貌並不能夠代表妳所有的壹切,它只不過是妳的外表,它就是所謂臉的美,但就算妳有了漂亮的臉蛋又能怎樣呢?只是會有更多的人喜愛這美麗的外表。
以前我們班有壹個女生長得很醜,班裏很多人都不搭理她,都有些討厭她,有些人還會罵她。而她好像還不明白青春無美衣其中深刻的道理,對自己不好,對自己更沒信心,對自己只有自卑。
雖然她沒有美麗的臉,沒有漂亮的外表,但他還有壹顆對人真誠、善良的心。有人傷心,有人哭了,她如果認識妳,她壹定會上前問妳為什麽哭?怎麽了?和這個恰恰相反的人,及少部分都有可能美麗的臉蛋,但卻不知道其中暗藏了多少心機。
金絮其外,敗絮其內。也許他們也會慰問在哭著的妳,可心裏卻早已笑開了花。
妳的臉,妳的容貌是父母給的,就算妳去做整容手術,那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只有靠自己,才能鑄就成更輝煌的壹頁。
記住壹句:青春無美衣. 冷眼看“面具” 屈凝 小時候.最喜歡看川劇中的“變臉”,那臺上的演員能在瞬間變換出許多的臉。令人心馳神往,感嘆不已。
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那“變臉”便停留在回憶的空間裏。後來也見過許多的類似“變臉”的面具,但卻沒有了小時候的那種新鮮感和親切感。
面具已越來越多地走進人們的生活,隨處可見活生生的面具。舞臺上的道具,小弦手中的玩具……處處都少不了它。
壹提起它,小孩子的臉上便多了幾分歡笑,因為它實在是吸引人。 但是,還有壹種面具也逐漸走入人們當中,他看不見摸不到,只能用心去感受。
這就是人人談及人人都搖頭的“假面具”。 “假面具”的誕生無疑是人類的壹種災難,它只會教人去學習如何虛偽,所以人們又稱它為“人情殺手”。
現如今的社會幾乎每人都戴“假面具”.可殊不知這樣不僅僅自己活得太累,而且也傷害了別人的感情。壹旦戴上這張面具,人人都會變得冷酷無情. 真實的面具改變的只是人的面貌,而虛偽的面具往往改變的是人的心靈。
在這張面具裏所包裹的是被醜化了的靈魂,壹顆被汙染的心。虛偽的人永遠只會以“假面具”的形式出現在人群中。
現在的面具已變成了虛偽的代名詞。體味世態炎涼,傾聽秋風落雨,這個世界本來就存在爾虞我詐、互相爭奪,這是我們旁觀者再怎麽捶胸頓足也改變不了的事實。
關於“臉”寫壹篇文章,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小時候,看電影《林海雪原》,壹眼就認出了穿匪服,說匪話,深入坐山雕老巢的楊子榮。
他身上透出的正氣與威儀,逼迫著我少小的心靈,讓我明白,好人自有好人的形象,無需表白與標榜,冥冥間就會閃射出來。 雖然,“人可以衣裝,佛可以金裝”,通過外在的包裝會改變形象,但內在的、骨子裏的“底氣”仍是無法包裝的。
還記得陳佩斯和朱時茂演的小品《主角和配角》,陳佩斯搶演朱時茂的主角八路軍,讓朱時茂演配角漢奸,然而不管陳佩斯怎麽穿那身八路軍軍服,舉手投足間流露的盡是匪氣與歪氣,而朱時茂哪怕穿壹身漢奸服裝,給人的感覺也是打入漢奸隊伍的“地下黨”。 這就是形象。
無需裝飾,舉手投足間,壹顰壹笑中,自然而然流露出為人、人品、身份。這有些象京劇中的臉譜,尖眉子菜刀臉,腦門勾個圓光是弄權害人的宦官;圓形眼花鼻窩,腦門上壹個紅色舍利圓光是僧人。
就連臉譜色彩也有固定的形象意義,紅表忠勇,黑表剛直,白表奸邪,黃表陰狠。觀眾只需要看壹眼臉譜就能明白舞臺形象的性格、品格、身份甚至地位。
臉譜是觀眾對舞臺人物形象的壹種認同。 這種認同也由舞臺漸漸深入到日常生活,人們憑借生活經驗,將壹類類人的形象臉譜化。
頤指氣使,愛理不理是官吏;左顧右盼,看人說話是商人;步履矯健,壹臉威儀是軍人;溫文爾雅,談吐得體是教師;卷著褲腿,臉色黝黑是農民……而後,又根據這些“形象化臉譜”去判別、衡量身邊的人,從而確定如何與其交往、合作。 有壹回,我去壹所學校找同學,按照門衛老師的要求,辦好了壹切手續,然而就在我準備進校的時候,門衛老師又突然叫住了我,神色慌張地問我是哪個學校的,來這裏幹什麽,我詳細地告訴了他,但門衛老師壹會低頭看看我填的單子,壹會又朝我臉上、身上直看,壹定要我拿出可確定身份的憑證,不然還是不能進學校。
好不容易等到壹個熟人,好說歹說,給作了擔保,才進了學校。身後,門衛老師還和我的熟人嘀咕:“這人壹臉流氣,頭發老長,我哪敢放進去?有事,妳可要負責!……” 我才明白,原來是我的“形象。
2. 我愛妳,中國的臉譜 作文600壹張臉譜就是壹個人物,壹群人物也就組成了壹個奇妙而又有趣的故事。從古至今,臉譜壹直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全國各地的人們。中國臉譜是生動有趣的。各種顏色在演員的臉上壹筆筆勾描,壹點點誇大,就成為了大家所看到的臉譜。總的來說,臉譜分為這五種類型:生、旦、凈、末、醜、他們各有各的亮點,各有各的妙處。
比如我最喜愛的角色有紅臉的關公、藍臉的竇爾敦、黑臉的張飛,還有紫色的托塔天王……臉譜的魅力就在於它那與眾不同的美。每壹張臉譜都有自己別俱壹格的特色,臉譜就像漢字壹樣,有著自己完美而又直接的藝術表達形式。比如在臉譜中妖怪的顏色是銀色當我們每壹個人看到銀色時心裏都會不由自主的產生壹種陰森的、讓人感到害怕的感覺。從這裏也可以知道臉譜也是通過顏色來表達人物的形態的。臉譜,用自己無限的魅力和活力吸引著我。它以自己不同的風韻展示著自己的靈性。我愛妳,中國的臉譜!
3. 關於臉譜的作文500字臉譜,是根據某種性格、性情或某種特殊類型的人物為采用某些色彩的。紅色有臉譜表示忠勇士義烈,如關羽、妾維、常遇春;黑色的臉譜表示剛烈、正直、勇猛甚至魯莽,如包拯、張飛、李逵等;黃色的臉譜表示兇狠殘暴,如宇文成都、典韋。藍色或綠色的臉譜表示壹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竇爾敦、馬武等;白色的臉譜壹般表示奸臣、壞人,如曹操、趙高等。
中國傳統戲曲的臉譜,是演員面部化妝的壹種程式。壹般應用於凈、醜兩個行當,其中各種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譜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貶、別善惡”的藝術功能,使觀眾能目視外表,窺其心胸。因而,臉譜被譽為角色“心靈的畫面”。
臉譜的演變和發展,不是某個人憑空臆造的產物,而是戲曲藝術家們在長期藝術實踐中,對生活現象的觀察、體驗、綜合,以及對劇中角色的不斷分析、判斷,作出評價,才逐步形成了壹整套完整的藝術手法。
中國戲曲理論家翁偶虹曾撰文說:“中國戲曲臉譜,胚胎於上古的圖騰,濫觴於春秋的儺祭,孽乳為漢、唐的代面,發展為宋、元的塗面,形成為明、清的臉譜。在戲曲形成之後,臉譜與面具仍然交替使用。最明顯的貴州的‘地戲’,江西、安徽的‘儺戲’,西藏的‘藏戲’,無論生旦凈醜,都戴面具,每劇多至百余,少者亦須數十。‘南昆’裏的神仙鬼怪,壹般均戴面具,並不勾畫臉譜。京劇是具有全國性的大劇種,大量發展臉譜,可是加官、財神、魁星、土地、雷公,仍戴面具。從臉譜、面具的混合使用與臉譜譜式的由簡至繁,可以看出中國戲曲累遞發展的軌跡。”
4. 《京劇臉譜》作文400字大家好,我是京劇臉譜。
各路朋友,老少爺們兒,請聽咱說壹說……瞧,咱剛壹張嘴就有人說咱是北京天橋的把式。這呀,也難怪,咱的名兒就叫京戲臉譜,咱和京戲分不開,京戲又怎能和北京城分開呢?
咱和京戲的交情可算深到家了。自打壹有京戲,咱就跟著他,無論風吹雨打,總和他相依為命,形影不離,也算“鐵”了!
嗨!說起來呀還真有些感慨:當年老百姓是真愛聽京戲也就喜歡上了咱。好多的“票友”都磨著演員們給他們“勾勾臉”,即把咱畫到臉上來過過戲癮。可在過去,唱戲的是下九流,咱呢,也跟著“掉價兒”。今兒不同了,京戲是國粹,咱也就成了藝術珍品——揚眉吐氣了!
今兒個,咱就大大方方地介紹自己。京戲的角兒分生、旦、凈、末、醜,咱呢也就分成了這幾類。
妳瞧,那鼻梁子上總有片白的臉不是挺逗人嗎?那是醜角的臉,也叫“小花臉”。“小花臉”又分文醜與武醜,模樣差不多。
像那些演生角的,咱就得變變,因為他們有老生、小生和武生(末角兒算老生壹類)。這些角兒的臉可不像“小花臉”, 得通過臉的不同顯示出歲數、性格、人物的不同。凈角兒呢,稱“花臉”,都是些性格粗暴或剛烈的人物,咱要是千人壹張臉,那就沒什麽勁了。說實在的,咱的真正魅力還就在凈角兒上。您不是總也忘不了豹頭環眼的張飛,臉墨黑、額上壹彎明月的包公,紅胡子藍臉的混世魔王程咬金,蠶眉鳳目、面如重棗的關雲長嗎?
凡是在您心中留有印象的戲劇人物,除了演員的表演之外,還不是咱在“裝門面”?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說到旦角兒,她們分青衣、花旦、花衫、老旦、刀馬旦、武旦。這些角兒的演員本身就天生麗質,咱再大顯身手,就更使她們沈魚落雁,閉月羞花,讓您流連忘返。
無論是誰,想要畫畫咱,也得琢磨壹番。雖然看了現成的譜兒,若不根據演員本身的臉型和模樣,畫出來就不像。對於演員來講,妳行頭再好,作派再棒,臉要是不像呀!總好像張僧繇沒給龍點上眼睛。
像“花臉”(凈角兒)就得剃個光頭,因為這臉得勾到頭顱的中縫處。否則壹戴上行頭,總讓您覺著是個窄腦門兒,顯不出豪氣。如果要勾個山大王的臉,得上面稍窄下面稍寬,就是常說的“倒大臉”,否則顯不出霸氣。
若是花旦,不連鼻翼,不貼鬢發,您就會看見壹張扁鼻梁的大臉盤兒,顯不出秀氣。
所以說,咱也不簡單,還有那麽壹套。可是這些不是壹句半句說得完的,只能給您說個皮毛。
現在,連外國人都對京戲感了興趣。咱也跟著沾光,壹下子身價百倍,正所謂“越具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可咱心裏邊兒總有個缺憾,那就是現在的青少年喜歡京戲的不多,喜歡咱的就更少。
咱多希望青少年朋友們能熱愛國粹,千萬別丟了老祖宗傳下來的寶呀!因為咱畢竟還是中國人創造的。
5. 我對唱臉譜的看法作文我最喜歡的臉譜是紅色的關羽的臉譜,因為它代表著忠勇。
關羽壹生忠義勇武,堅貞不二。他被我們中國人稱為“武聖”。即使是現在許多生意人都會在店裏供奉著“關羽”的神像,來祈求平安富貴。表現關羽忠勇的故事《身在曹營心在漢》中,關羽在曹營時,曹操對他三日壹小宴,五日壹大宴,又送金銀又送綢緞,還封他為“漢壽亭侯”。可是他壹知道大哥劉備的下落,就“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保護二位皇嫂千裏迢迢到冀州去尋找劉備。關羽的忠勇可謂婦孺皆知。所以代表著像關羽那樣忠勇的紅色臉譜更讓大家喜歡。
妳最喜歡的臉譜是什麽呢?也來分享壹下吧
6. 我對唱臉譜的看法作文我最喜歡的臉譜是紅色的關羽的臉譜,因為它代表著忠勇。
關羽壹生忠義勇武,堅貞不二。他被我們中國人稱為“武聖”。
即使是現在許多生意人都會在店裏供奉著“關羽”的神像,來祈求平安富貴。表現關羽忠勇的故事《身在曹營心在漢》中,關羽在曹營時,曹操對他三日壹小宴,五日壹大宴,又送金銀又送綢緞,還封他為“漢壽亭侯”。
可是他壹知道大哥劉備的下落,就“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保護二位皇嫂千裏迢迢到冀州去尋找劉備。關羽的忠勇可謂婦孺皆知。
所以代表著像關羽那樣忠勇的紅色臉譜更讓大家喜歡。妳最喜歡的臉譜是什麽呢?也來分享壹下吧。
7. 京劇臉譜作文400多字臉譜顏色和臉譜的人物作文壹對貧窮的夫婦,壹樣善良的心靈,在別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不約而同、毫不猶豫的伸出援助之手。
《窮人》這篇文章記敘了漁夫和他的妻子桑那收養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最後把他們撫養成人的故事。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成人之美是壹種修養,也是壹種高尚的品德。成人之美之人,是出自對別人的尊重和關心,對別人的缺點善良的指出;對別人的為難盡力相助;成功時不居動自傲,而是想到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和感恩。
當桑那拉開帳子的那壹刻,無言的感動潮水壹樣包圍了妳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他們用行動解釋了什麽才是真、善、美。讓我們像漁夫和桑那壹樣用愛心去世界,因為只要人人都獻出壹點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內蒙古烏海市海區六小六年級:許可
8. 介紹臉譜的文章 200字左右臉譜藝術的發展與中國戲曲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大約在十二至十三世紀的宋院本和元雜劇的演出中,就出現了面部中心有壹大塊白斑的醜角臉譜。
為適應露天演出,所勾臉譜壹般只用黑、紅、白三種對比強烈的顏色,強調五官部位、膚色和面部肌肉輪廊,如粗眉大眼、翻鼻孔、大嘴岔等。這種原始的臉譜是簡單粗糙的,隨著戲曲藝術的發展逐漸裝飾化了。到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京劇逐漸形成相當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方法後,京劇臉譜也在吸收各地方劇種臉譜優點的基礎上,經幾代著名演員和戲劇藝術家的不斷探索研究,加工提高,創新改革,得到充分的發展。圖案和色彩愈來愈豐富多彩,各種不同人物性格的區分也越加鮮明,並創造出許許多多歷史和神話人物的臉譜,形成了壹套完整的化妝譜式。
臉譜的作用,是通過臉譜的色彩、圖案來表現角色的性格、品質、身份、特長、相貌等。表現這樣豐富的內容大體上是采用兩種手法:壹是顏色的變化組合,二是圖案的構成。
從色彩上說,現在的京劇臉譜有紅、紫、黑、白、藍、綠、黃、老紅、瓦灰、金、銀等色,這是從人物自然膚色的誇張描寫,發展為性格象征的寓意用色。壹般說來,紅色描繪人物的赤膽忠心,義勇無儔;紫色象征智勇剛義;黑色體現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貴品格;水白色暗寓人物生性奸詐、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油白色則表現自負跋扈的性格;藍色喻意剛強勇猛;綠色勾畫出人物的俠骨義腸;黃色意示殘暴;老紅色多表現德高望重的忠勇老將;瓦灰色寓示老年梟雄;金、銀二色,多用於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虛幻之感。
京劇臉譜的構圖多種多樣,加上五彩繽紛,裝飾性很強的各種圖案,容易使人眼花潦亂,產生神秘感。其實,歸納起來也不過有十幾個類型,由於相互借鑒,相互變化,就派生出許許多多的譜式。這些譜式都是以各種人物的形貌、性格特征為依據的,即使是同壹類型的譜式,因人物性格不同,各部位的線條勾畫與色彩處理也就各異,使每個人物都富有各自的個性,而絕不雷同。臉譜的構圖大體有這樣幾種:
整臉,基本上以壹種顏色為主體把臉塗滿,然後再用壹種顏色勾畫出五官。
三塊瓦臉,用線條勾出眉、眼窩和鼻窩,在額部和兩頰呈現出三塊明顯的主色。
十字門臉,這種畫法大都是從鼻梁向上畫壹條色柱並與左右眼窩相連,在臉部中間形成十字形。
碎花臉,正額有壹完整主色,其余部位用輔色添勾花紋,色彩種類豐富,構圖形式多樣,線條復雜而細碎。
象形臉,這種臉譜大部分是神話中的精靈神怪,它是用額頭案勾出裝飾性的鳥、獸、魚、蟲等圖案,表明它是由什麽動物化為人形的。
歪臉,壹般表現心術不正的歹徒或面部受過傷的人,所以五官歪曲變形。
京劇劇目中,還有不少以神話、傳說為題材的,這些戲中的角色多為神妖,他們臉譜的門類,屬於“神仙臉”或“象形臉”。其中最著名的角色莫過於孫悟空。他是壹只從石頭中迸出的猴子,後得道成精,武藝高強,神通廣大。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壹路上降妖伏魔,歷經磨難,終取回真經,修成正果,位列仙班。他的臉譜屬“象形臉”,圖案表現出猴子的面部特征;但他後來又成了神,所以又具有“神仙臉”的特征,即眼窩處塗成金色。額上的珠光表示他乃佛門弟子。
除以上例舉的臉譜門類外,還有“太監臉”、“英雄臉”、“小妖臉”等。
關於京劇臉譜,還有壹些特例不妨壹述。旦角壹般不勾臉譜,但也不盡然,鐘離春就是壹例。此女傳說為戰國時齊國無鹽(今山東東平)人,故又稱鐘無鹽,她能征慣戰,頗具男子氣,且又生得貌醜,所以在劇中采用了勾畫臉譜的處理方法。而無鹽畢竟是位女傑,故額上繪有蓮花壹朵,示其女性身份。
9. 說壹說臉譜的故事關於舞臺臉譜的起源有幾種說法,壹種是源於我國南北朝北齊,興盛於唐代的歌舞戲,也叫大面或代面,是為了歌頌蘭陵王的戰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獨舞,說的是蘭陵王高長恭,勇猛善戰,貌若婦人,每次出戰,均戴兇猛假面,屢屢得勝。人們為了歌頌蘭陵王創造了男子獨舞,也帶面具。戲曲演員在舞臺上勾畫臉譜是用來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點,相貌特征,身份地位,實現豐富的舞臺色彩,美化舞臺的效果,舞臺臉譜是人們頭腦中理念與觀感的諧和統壹。
幾乎所有的人類族群,在其部落時代都曾經有過圖騰崇拜。中國先民們把他們崇拜的某種物品或者概念描繪出來,並對其進行壹定儀式的祭拜。《後漢書·臧洪傳》:“坐列巫史,禜禱群神。”祭祀儀式時,負責祭祀的巫覡們要戴上壹定的面具。舉世聞名的三星堆出土文物中就有幾十個青銅面具,據考證是古蜀國舉行祭祀時的用品。又如“儺禮”,這是自先秦時代就有的壹種迎神以驅逐疫鬼的風俗禮儀。儺禮壹年數次,大儺在臘日前舉行。《論語·鄉黨》:“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儺禮中的表演者要戴上壹定的面具,清代昭梿《嘯亭續錄·喜起慶隆二舞》中說道:“又於庭外丹陛間,作虎豹異獸形,扮八大人騎禺馬作逐射狀,頗沿古人儺禮之意,謂之《喜起舞》。”可見古代的儺禮,人們壹定要戴上面具。宋代梅堯臣《送正仲都官知睦州》詩“我慚賤丈夫,豈異帶面儺”也能反證,人們在進行儺禮是需要戴面具的。這種帶著面具的宗教舞蹈對民間舞蹈有很大的影響。
臉譜的產生有悠久的歷史。臉譜起源於面具,臉譜將圖形直接畫在臉上,而面具把圖形畫在或鑄在別的東西上面後再戴在臉上,在中國的古代,祭祀活動中有巫舞和儺舞,舞者常帶面具。在四川成都以北,古蜀遺址"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有幾十個青銅面具,是距今4000年前的古蜀王魚鳧舉行祭祀禮儀的用品。北齊蘭陵王長恭,性情勇猛武功高強,但相貌俊美像個女子,他打仗時就帶上面具,以助其威。唐代歌舞《蘭陵王入陣曲》裏,扮演蘭陵王的演員就要帶上面具。這可能就是戲劇中臉譜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