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電影富蘭克林

電影富蘭克林

大凡獨立制片都有壹個***性,那就是編導們在沒有制片方幹擾的情況下,可以較少地考慮商業原因,完全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正因為如此獨立制片孕育了許多優秀編導,創造了不少銀幕佳作,比如《搏擊俱樂部》、《斷背山》、《異次元殺陣》等等等等,都是具有“獨立制片”精神的佳作,但是也正因為獨立制片的特立獨行,編導們天馬行空地在自己的藝術世界裏縱情宣泄,也導致了不少電影晦澀難懂,難以引起大部分觀眾強烈的情感***鳴,叫好而不叫座,還留下了不少“懸案”,比如《搏擊俱樂部》有好多人就沒看懂。

閑話少說,言歸正傳。

虛幻陰森的“其時城”

具有獨立制片性質的《富蘭克林》無疑是壹部具有思想力的電影,導演為我們描繪了壹個遊走於真實和異化世界之間的離奇故事。首先,片中的“其時城”是壹個被所謂“信仰”統治的世界,類似電影《移魂都市》中的城市壹樣,被某種勢力所控制,在這種勢力的脅迫下,這個世界中的人們必須有某種“信仰”,否則將無法立足。有壓迫就有反抗,在這樣壹個壓抑的氛圍之下,叛逆和反抗變得順理成章,喬納森.普萊斯特(瑞恩.菲利普)就是這樣壹個無信仰者或者無政府主義者。在現實世界中,人們的壹切活動都必須在壹定的規則和框架之下進行,違反了這些規則和框架,就會受到懲罰。“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事實,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現實世界中有些規則和框架並非人民大眾的意願,而是統治階層按照有利於自己統治而設定的,更可怕是如同“其時城”中那些具有狂熱“信仰”的大眾壹樣,民眾們本身卻意識不到自身的奴性,這才是最大的悲哀。影片中陰森龐大的“其時城”其實就是對這種不平等世界的壹個異化的隱喻,是對已經妖魔化的現實工業世界的壹種批判,我們可以看到在影片開頭那巨大的代表冰冷工業世界的幾個轉動的齒輪,何嘗不是對人們的壹切行為都在工業世界的“齒輪”裏按部就班地轉動進行的某種影射?

虛偽的信仰持有者

至於其他三個人物,艾米莉(愛娃.格林)、米洛(薩姆.賴利)、皮特(伯納德.希爾),雖然編導指定他們在影片中是存在於現實世界中的。但是這三個人的生活都不正常,艾米莉由於其父的離去而和她的母親矛盾重重,與其說是壹位具有獻身精神的行為藝術者,不如說是壹個希望通過反復自殺來引起他人註意的需要以極端方式宣泄情緒的可憐蟲;米洛因為準新娘的背叛而深深地陷入了對純潔初戀的幻想之中,成天魂不守舍;至於皮特,則是妻子離開,兒子失蹤,壹個淒零孤獨的老頭。在現代工業世界裏,物質文明極大提高,但是在某種程度上或者在某些方面,人類的精神世界卻在不斷趨向貧乏,因思想不同而催生的矛盾、爭執和分道揚鑣,因社會壓力而產生的孤獨、抑郁乃至自我傷害,因物質誘惑而孕育的背叛、謊言甚至謀殺陷害,因巨大利益而交織的暴力、陰謀以及戰爭屠殺,都在影響著人們對這個世界最初的美好判斷。現代社會物質文明極度豐富,而人際關系卻變得無比脆弱,艾米莉、米洛、皮特無壹不是這個高度文明的工業世界的受益者,同時也是受害者。影片安排這三個人的不同的個人際遇,看似偶然,其實都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只不過導演所做的是把他們之間進行了有機的聯系,這種聯系在《通天塔》,在《撞車》中,都有所表現。因此,我們能看出,導演是有野心的,至少他不是想把本片拍成壹部只叫人們驚奇壹下的電影。

空虛而無助的自殺行為主義者

我們不難看出,導演試圖通過不斷穿梭於兩個世界的故事和充滿異化色彩的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來對現實世界進行某種批判,從而揭示高速發展的社會和不斷提升的物質文明對人性兩面性的影響,這就是本片的思想深邃之處。而選擇倫敦這樣壹個在世界工業化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城市也是很有目的性的,其實現代工業化的倫敦不過是現實中“其時城”的壹個代表罷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即便是“其時城”裏的所謂狂熱信仰者也不過是為了信仰而信仰的投機者,“其時城”裏的人們信仰很多很雜,看似欣欣向榮,百花齊放,非常自由和民主,其實揭開面紗之後只是壹片虛偽。比如喬納森.普萊斯特在身份登記處尋找“蠕蛇”時,那個女登記員看著自己的指甲漫不經心地說她要換信仰了,原因竟然是她對自己指甲的顏色不滿意。其實這段頗具反諷意味的對話,正印證了喬納森.普萊斯特的說法,“他們不過是在政府那些瘋子控制之下的壹群行屍走肉罷了”。這是影片對於現代社會人們為了利益而虛偽地濫用信仰的壹種抨擊,在這個世界中許多醜陋行為都是在披著光彩的外衣進行的,如同“其時城”裏壹樣,無論是控制者還是被控制者都壹樣,都需要華麗的外衣來遮蓋其行為的醜陋。看這樣的電影不快樂,很費神,需要不斷思考,絕對不是像《變形金剛》那樣只需吃著爆米花看破壞行為壹樣輕松,然而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電影存在,才使得電影這個藝術更有現實意義。

因感情失落而陷於幻想的靈魂無助者

但是就表現力而言,本片做得卻不夠精致,由於眾多的人物和不斷交叉的鏡頭,以及片中多處語焉不詳的情節,使得大部分人看這部電影時有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感覺。大凡這樣的電影都需要壹兩個具有極強表現力的演員來詮釋,才能彌補因電影本身的特殊性而造成的不足。從這壹點上,除了愛娃.格林差強人意外,其他幾位演員很難說表現精彩,不客氣地說是沒有在最短的時間內抓住觀眾的心,客氣壹點說是因為劇情單元的太過散亂,使得他們都沒有足夠的時間表現。本來喬納森.普萊斯特這個角色是最容易出彩的,但是因為瑞恩.菲利普大部分時間都蒙著臉,無法給觀眾以足夠的表情“刺激”從而減色不少,可以說深受影迷同情的瑞恩.菲利普又壹次錯過了大放異彩的機會。這樣思想深刻的電影,需要非常強的表現力才更完美,遺憾的是本片缺乏《搏擊俱樂部》那樣淩厲的表現力。

妻離子散的孤獨老人

由於沒有看過原著小說,本人憑借自己的理解對於本片某些“疑點”做壹些解釋,不周之處,歡迎拍磚。

其壹,喬納森.普萊斯特並不是電影簡介裏所說的“蒙面治安官”,而恰恰相反,他是壹個反信仰的復仇者或者說是“其時城”制度的壹個顛覆者;

其二,“其時城”並不是如某些電影介紹所概括的是壹個真實存在的平行世界,而很可能是喬納森.普萊斯特(或者說是大衛)自己幻想出來的虛幻的世界,只有這樣才能合理解釋後面的許多問題;

其三,喬納森.普萊斯特本身應該是具有精神方面的某種疾病,這種疾病使他具有暴力傾向;

其四,喬納森.普萊斯特(大衛)所說的應該拯救而沒有拯救的那個女孩Saral至少和他以及皮特之間具有某種親緣關系,或者就是他的妹妹,這從影片31分鐘時,皮特家的那張照片可以找到壹些蛛絲馬跡。另外我們從影片62分時來皮特和Bill(在“其時城”裏是“蠕蛇”)之間的對話也可以得到某種印證,即皮特所說Saral之死是個意外,而正是這個意外導致了大衛的出走或者失蹤以及喬納森.普萊斯特的復仇行動,也正是這個意外可能導致了他對皮特的仇視;

最後,我們如果否認本片的魔幻色彩,即那個平行世界是喬納森.普萊斯特(大衛)幻想出來的,我想這樣解釋本片:因為Saral的死,使得大衛對皮特產生了仇恨,也可能從此有了精神方面的疾病,從而不斷幻想,把這個壓抑的現代社會幻想成了需要利用“信仰”來控制人的思想的“其時城”,並進壹步把對Saral之死負有責任的皮特幻想成了邪惡的“孤獨者”,只有這樣才能合理解釋最後他槍擊皮特的極端行為。而另外兩個主角,艾米莉和米洛的故事都通過這壹事件聯系起來。

這樣的理解只是我的壹家壹言,如有不當,請專業人士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