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天使與電波》的後半部分類似於庫布裏克的《2001太空漫遊》。導演想解釋人類和宇宙之間的關系。這種哲學思考只是用壹種抽象的電影語言表達出來,太考驗觀眾的智商了。幸運的是,導演比Ku大師更有人情味,並不斷通過講述生存故事來詮釋他對生活的理解。雖然這種孤獨的電影很無聊,但妳壹旦看了就不會完全理解。
作為空間站唯壹的宇航員,也是整個地球上的最後壹個人,他在星空中獨自度過了四年。他認為是空間站的故障使休斯頓與倫敦失去了聯系,後來他意識到人類社會被摧毀了。這樣的四年等待太長了,保持希望的時間太長了,使孤獨變得如此無助和痛苦。
在生命支持系統即將耗盡之前,宇航員選擇向地球飛躍。無論生存的意義是相互傾聽和交流還是相互的體溫安慰,在孤獨和孤立的空間站中,宇航員們已經完全將空間站從壹個井井有條的生活設施進化為壹個原始的洞穴,而他自己也從壹個強壯而有規律的人進化為壹個渾身裝飾和文字的懶惰野蠻人。他看著文明的光芒在地球上逐漸消失,類似核爆炸的光點最終摧毀了地球的夜空。盡管地球仍然是藍色的,此刻,他是天地間唯壹的人。
他能聽到和看到的所有文字或圖像都被保存在無序的字符中,他發現了內戰期間壹名士兵在空間站上留下的筆記,關於戰爭的記憶,關於所有戰友去世後獨自生活是否仍有意義的思考,以及他去峽谷看到應指揮官要求降落的不明外星飛行物後的震驚...穿插其中的是壹位老人對生存的總結。有壹種普通人在生死之間徘徊的駕駛感,也有壹個老兵在經歷生死考驗後對家庭和人生的理解。這些圖像的起源就像光觸媒壹樣,構成了人類社會。宇航員在閱讀日記後迫切地想知道答案,比如生存的意義,比如死亡的目的地,比如如何在生死之間穿越。每個人都想過這些問題,但每個人都不知所措。即使戰爭極其殘酷,人類繼續戰鬥,即使人際交往如此必要,人際交往也將永遠充滿不信任。生存的意義是什麽,是淡然地活著,還是痛苦地尋找答案?
導演的想法很簡單,但就像墨水壹樣,當想法打開時似乎太多無法解釋。所以在影片的最後,宇航員作為人類社會的最後壹個人,在他希望擁抱地球的時候看到了宇宙。人類和宇宙是壹體的,宇宙就像光觸媒的起源。當射線穿過宇航員的身體並來回連接成壹條移動的線時,導演的思維接近中國古代哲學的“天人合壹”。
人類本身是壹種想象,是宇宙起源的象征嗎?它作為某種存在的最大意義在於它是無數起源之壹。就像今天的科學家瘋狂地尋找上帝的粒子壹樣,人也是如此。例如,從物質的角度來看,人類的存在並不具有更高的意義。如果將其視為壹種精神,那麽人類社會中人民、國家和民族之間無休止的戰爭、流血、爭吵和相互不信任的現實是荒謬的。
宇宙中沒有時間的概念,時間只是人類驗證自身存在的參照物。“壹萬年太長,只爭朝夕”。人類社會的所有弊端都來自於宇宙的永恒性與作為個體的人所忽視的微觀瞬時壽命之間的矛盾。永恒,不在乎粒子的變化,無論變化有多大,都可以忽略不計,比如地球的毀滅,這是相對於宇宙來說微不足道的起源變化;稍有瞬間,卻更想把握瞬間的永恒,因此,宇宙中最小的人往往想扮演上帝的角色。
導演借助電影嘉賓對生存片段的自我解讀,思考這壹巨大矛盾。
這是壹部哲學電影《愛:天使與電波》,是美國攝影師威廉·尤班克的導演處女作。但它不是用來閱讀的,它更像是壹本值得閱讀的書,最好是那些政治家們讀讀——奧巴馬、普京、巴沙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