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旅遊業對旅遊目的地環境的影響。為了增加旅遊目的地對遊客的吸引力,壹些旅遊目的地會盡力改善當地的衛生環境,努力創造幹凈的環境來滿足遊客的需求,增加吸引力和競爭力。此外,當地的歷史建築、紀念碑和遺址將得到維護、修復和修整,以便遊客能夠更好地欣賞當地的特色建築和歷史文化遺產。還將註重自然風光的保護,讓遊客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壹掃疲憊,留下對美麗自然風光的喜愛和感嘆。同時,為了方便更多遊客的到來,旅遊目的地還會發展當地的交通運輸業,促進當地與外界的聯系以及當地內部的密切聯系,更加方便快捷。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旅遊目的地都能達到上述幾點。就我國目前的旅遊現狀而言,大部分旅遊目的地的環境都遭到了破壞,其負面影響大於正面影響。遊客的到來也意味著成千上萬的垃圾的到來,人口的膨脹超過了環境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環境逐漸惡化。這種現象在旅遊旺季尤其明顯,比如國慶、勞動節。我們可以在報紙和各種媒體上看到各種報道。比如十壹假期,遊客在天安門廣場聚集升旗離開後,地上散落著各種垃圾,讓人目瞪口呆。這樣的事件不勝枚舉,著實讓人唏噓和痛心。大量的垃圾是環境破壞的明顯特征之壹。此外,交通造成的空氣汙染和水汙染也不容小覷。此外,壹些遊客甚至會在石碑、樹木和墻壁上刻上“此處壹遊”等字樣,這將極大地損害文物和植物生命的價值。總之,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許多地方忽視了對當地環境的保護。
毫無疑問,旅遊業會促進經濟發展,這也是積極發展旅遊業的原因之壹。旅遊業的發展是更多的遊客來到當地進行各種消費,如交通、購物、住宿、美食、旅遊景點門票、土特產、紀念品等,直接刺激了經濟的發展。四川、雲南、西藏等地的旅遊業為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遊客的湧入也為當地提供了就業機會,也會促進酒店、餐飲、影院等周邊服務業的發展。此外,旅遊業對調整經濟結構和促進產業升級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如果壹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過於依賴旅遊業,而當地在大力發展旅遊業的同時不註重環境保護,不善於增強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那麽當地就會逐漸失去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優勢,旅遊業也會逐漸萎縮。而且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遊客數量的減少也會對當地經濟造成重創。
旅遊業會對旅遊目的地的環境和經濟產生雙方面的影響,在社會文化方面也不例外。在我看來,旅遊本身也可以稱為壹種文化。旅遊體驗和欣賞的不僅僅是壹個地區的自然風光,還有當地的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我們在旅遊的時候,往往會在旅遊的過程中增加對當地文化的了解,比如黃鶴樓、嶽陽樓等歷史建築的建成時間、原因、建築結構、相關文學作品和作家的了解,以及對各種植物、地貌、當地氣候、水土文化的了解和自然景觀中審美情趣的提高,比如有代表性的節日及其慶祝方式、傳統技藝、民間小吃、民間故事、著名習俗等等。總之,我們到壹個旅遊目的地旅遊,或多或少都會了解到當地的衣食住行,歷史背景,地形地貌等等。將有助於提高遊客的眼界和素質。我們在了解這些文化的同時,其實也是對當地社會文化的壹種傳播。如果壹個旅遊目的地的社會文化能讓遊客喜歡喝懷舊酒,那麽這種文化就有其存在的價值,它會被更多的人知道,傳播到更廣的地方,增加其社會文化魅力,刺激旅遊業的發展。同時,為了吸引遊客,當地也會煞費苦心地保護自己的文化。壹些地域文化也可以吸收壹些兼容的現代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這是自身的不斷發展。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旅遊業和當地的社會文化可以相互促進和發展。然而,近年來出現了壹個令人擔憂的現象——旅遊業的發展破壞了當地的社會文化。我們都知道,旅遊其實是被列為壹種商業活動,所以旅遊的發展會帶來很多商業元素在裏面,比如更多的酒店,酒吧、電影院等現代娛樂場所,這些都不壹定符合當地的社會文化。這些都會破壞當地文化的整體感覺,降低遊客對它的喜愛程度。民風不再淳樸,建築不再古色古香,壹些生活節奏緩慢的地區被打亂,各種商業色彩濃厚的活動開展起來。這些都是遺憾。古城馮就是壹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因為沈從文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也讓人們被其獨特的文化深深吸引。但是鳳凰古城的商業氣息越來越濃,沒有以前那麽樸實動人,讓人感到失望。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旅遊會在壹定程度上影響當地的社會文化,但壹定不能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否則旅遊目的地就會失去吸引力。
希望大家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精心規劃整體目的地,努力將旅遊業對當地環境、經濟、社會文化的積極影響最大化,將旅遊業對它們的消極影響最小化,打造壹個具有持久魅力的大眾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