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年華》
劃重點:詩性與對倒
王家衛的電影很後現代,卻是根植於傳統,並在此之上尋求創新和解構,以《花樣年華》(2000年),簡單聊聊。
來自傳統和詩學的底蘊。首先,電影的敘事節奏像極了《詩經》,比如“重復”,蘇麗珍和周慕雲的幾次相遇和他們三次互換身份,而主題曲的重復有點像詩的韻腳;“遞進”,每次相見兩人的情感都在增進,從陌生到相惜再到心動……。
其次,20多套精致又暗藏心思的旗袍,包藏著蘇麗珍從壓抑到情動,從熱烈到克制的心理變奏。再次,傳統戲曲的點睛,比如京劇《四郎探母》,既輔助了敘事,又烘托了主題。最後,詩畫意境。欲語還休的蘇周愛情留給觀眾無限的想象,其中陳先生和周太的缺位也是這種意境的展現。
後現代。在以往王家衛的電影中,比如《重慶森林》、《旺角卡門》等以運動性的跟拍、搖移為主;在本片他采用平移長鏡頭,中景的框式取景為主,比如在酒店寫小說,鏡頭在蘇麗珍和周慕雲之間緩慢移動,鏡子是反觀現實的客觀視角,看似平穩的鏡頭下是兩顆火熱的心。
其次,碎片的、倒置的敘事方式,營造出帶有哲理韻味的鏡像表達。乍看兩人互換身份,還以為他們倆怎麽了,但是細品其表達,不免贊嘆導演對人性觀察之細膩。兩個不想越雷池壹步的人又怎能理解背叛的人,所以倒置的情節就是在模糊真假的邊界,兩人的戲仿或許徒勞,卻不失為壹種發泄。
手法創新——對倒。王家衛在電影中特別感謝作家劉以鬯的小說《對倒》和《酒徒》給了他靈感,而本片最大亮點也是隨處可見的“對倒”。比如人物,兩對夫妻之間的對倒,背叛者和堅守者又呈現出對倒。比如情節,蘇麗珍上樓,買飯回家,周慕雲下樓,坐在小吃攤吃飯;蘇麗珍幫何先生擋了太太的查崗,又幫何先生擋了情人的偵察……。比如服裝,蘇麗珍的旗袍傳統端莊,周太的連衣裙西式開放。
比如主題,蘇麗珍和周慕雲固守傳統,陳先生和周太前衛出格。比如臺詞,形式是對倒的,語義是雙關的。蘇麗珍“我們和他們不壹樣”,我們和他們用詞上的對倒,道盡了女人的悲涼,也彰顯了女性的自尊。周慕雲“如果我有多壹張船票,妳會不會跟我走?”而蘇麗珍只換了兩個字“帶我”又是對倒,暗含他們動了情,卻無法走進對方的心裏(這還用問嗎)。所以問題和回答都不重要,導演的終極表達比較重要,即人與人的關系,通過壹正壹反的對比(對倒),表達了壹個不需言傳的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