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重光之後,娛樂圈日益繁榮,尤其是電影院,觀眾更是人滿為患。每次好片上映,早就爆滿了。”13裏還有壹句話“1960年代的40年代末是粵語電影的高峰期。每年有200部粵語片,很多都是粵劇。”14但實際上,從1946開始,除了粵語片,國語片也同時發展起來,這是因為內戰時期的上海動亂,國內著名電影人如、李、朱士林;演員有旋,嚴君和白光都南下了。此時和李在港成立永華影業公司(1947-1954),並在1948拍攝了轟動壹時的《中國魂》和《清宮秘史》兩部電影。1940s末,還有大中華、長城、國泰等其他華語電影制片廠,甚至拍出了不少名片,比如長城上映的《妖後》,壹時成為壹代名片。
步入50年代,被譽為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15戰後的香港社會還沒有完全恢復,難民的湧入引發了很多嚴重的社會問題。這時候為了迎合普羅大眾,為大眾提供廉價的娛樂,引進了很多粗糙的,不分青紅皂白的粵語片。這些作品被稱為“七日鮮”,因為這些電影可以在壹周內拍攝完成。但這時候也有很多嚴肅的作品,比如“中聯”的《家》(根據巴金小說改編)。中聯成立於1952,創始人21人,均為粵語片精英,如吳楚凡、張活遊、馬師曾、吳回、白燕、黃曼梨等。他們創辦《中聯》的目的是壹樣的:“摒棄脫離實際、內容模糊的粵劇電影,制作兼具娛樂性和教育性的社會意識電影。”16和in
《新鮮七天》電影的泛濫,讓香港粵語電影低俗化。為了改善香港電影的粗鄙風氣,吳楚凡、吳回、秦劍、高魯泉、冼女紅、李月清等壹批有抱負的電影人發起了“粵語電影清理運動”(右圖),以提高香港電影的質量和發展。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粵語片產量驚人,類型繁多,包括戲曲、武俠、喜劇、文藝、倫理等等。但是隨著戰後壹代的逐漸成長,社會越來越繁榮,越來越西化,年輕壹代的受教育程度也更高。傳統的粵語片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口味,於是出現了以經紀人、白領、工廠女工為題材的都市喜劇,模仿西方間諜片的偵探動作片,完全西化的音樂片等。並且出現了壹股青春偶像電影的熱潮,如陳寶珠和蕭芳芳。
同時,“其實從1961開始,清水灣的《邵氏》工作室就下了很大功夫,開辟了新的影院,引進了新的技術...國語片的制作是小書亂拍的粵語片望塵莫及的。”17年,沒有什麽比60年代的中國武俠片更受大眾歡迎了。1967年,《邵氏》上映《龍門客棧》和《獨臂刀》,在電影界引起轟動,中國電影在60年代開始流行。相反,由於市場的變化,中國電影的沖擊和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開業。
隨著觀眾的認可,粵語片的產量開始下降。同時,當時的導演為了維持發展,拍了很多低成本的粵語情色片。20世紀70年代,導演李翰祥開始制作許多基於浪漫主題的情色電影,情色電影的興起成為60年代末70年代初電影業的壹個特征。
1971李小龍的《唐山大兄》將功夫片再次推向巔峰。此時的港片還是以國語片為主,直到1973才又出現了新的粵語片《七十二家房客》。次年,許冠文的《鬼馬雙星》超過粵語片產量,直到1977。
65438年10月25日,第十五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在杭州拉開帷幕。《神話》《壹騎千裏》《十面埋伏》《天下無賊》《張思德》《功夫》《新不輸》《霍元甲》等10部風格各異的影片入圍今年百花獎。
香港電影第壹次和內地電影競爭“金雞”、“百花齊放”。這是否會對已舉辦多次的金雞百花電影節的評獎體系形成有益的推動,暫時還很難得知。但金雞百花電影節對香港電影的開放,或許意味著香港和內地電影實現了正式合作,逐漸走向真正的融合。
上世紀80年代,少林寺成功敲開內地電影的大門後,港片湧入內地。武俠片雖多,但槍戰片很快成為主流,港片的火爆場面給內地觀眾留下了太多新奇的印象。在這壹全盛時期,香港每年生產300多部電影,創下紀錄。雖然並不是每部電影都取得了優異的票房收入,但大部分電影最終打入內地,受到內地觀眾的廣泛好評,壹批香港影星也脫穎而出,這是不爭的事實。
80年代香港電影在內地的火爆,主要得益於內地的文化荒。這種短缺並不代表內地影視作品數量盲目,而是內地影視作品本身質量參差不齊,經不起香港電影的沖擊。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內地電影逐漸站穩了腳跟,壹批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也逐漸奪回了市場。另壹方面,由於香港電影人對內地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廣闊電影商機“垂涎三尺”,開始有意無意地在自己的電影中加入壹些“內地元素”,以博取內地觀眾的青睞。當內地觀眾開始厭倦了港片的打打殺殺,香港電影人不得不認真考慮內地觀眾的口味。這種兼顧內地觀眾“口味”的制作風格,必然導致香港本地觀眾的流失。但是,相對於內地億萬觀眾的廣闊市場,誰在乎過去的小打小鬧呢?
而且面對內地影視業的迅速崛起,香港電影被迫使用越來越多的內地明星。我們看了《無間道》裏的陳,還有《寶貝計劃》裏的陳。另壹方面,張藝謀和馮小剛都試圖在兩種文化之間找到平衡,包括《十面埋伏》和《天下無賊》中的劉德華、金城武和劉若英。
從這個角度來看,香港票房收入減少應該是兩地文化融合的必然結果。這也說明香港電影進入了“後港片時代”。在“後香港電影時代”,表面上看,香港本土藝人數量的現象相當突出。目前仍由成龍、劉德華等少數常青樹掌控。但我們似乎不必對此過於擔心,因為越來越多的香港藝人開始了他們的“北漂”生涯,投身於內地的發展。梁家輝曾經出演過《太行山》,年輕帥氣的魏駿傑也在最近的電視劇《紅色記憶》中扮演了男主角何世昌。盡管觀眾起初持懷疑態度,但魏駿傑的出色表演最終被觀眾所接受。
“後香港電影時代”是香港電影歷史的象征,但絕對不是香港電影業的終結。至少從廣闊的國內電影市場來看,香港電影和內地電影的融合是必然的。既然是融合,那麽陣痛過後,總會回歸到壹個相對平衡的狀態,而這大概應該是香港本土電影最好的狀態。況且,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香港本土電影少了,但實際上更多的電影人“北上”推動了整個內地電影產業的進步,內地電影的“香港元素”也隨之增加。
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