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男子常穿雙排扣襯衫,紐扣用布紮緊。在胸前縫壹個小口袋,配合腹部的兩個大口袋,下擺向內折成寬邊;褲子短而寬,有的是打底褲;有刺繡圖案的頭巾。藍色和黑色是壯族婦女的共同愛好,她們喜歡穿長裙和短外套,頭上戴著藍色的繡花手帕,腰身精致。夾克分為雙排扣和偏置兩種。右手襯衫,衣領、袖口、下擺都繡有彩色花邊;穿著肥大的黑褲子。還有黑色的百褶裙,上面是五顏六色的刺繡,下面是五顏六色的布貼,色彩奪目。紮著布貼,繡著腰,戴著繡著圖案的黑色頭巾。節日或趕集時穿繡花鞋、繡花墊肩。
規矩
壯族是壹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任何壹個壯族村落做客的客人,都被視為全村的客人。經常是幾家輪流請他們吃飯,有時候壹次吃五六個。平時,我們有互相拜訪的習慣。比如壹戶人家殺豬,我們要請村裏每戶壹個人吃壹頓飯。壹定要在餐桌上準備酒招待客人,這樣會很隆重。敬酒的習俗是“喝壹杯”。其實是用白瓷勺代替杯子。
客人到家,會盡量給他們最好的住宿條件,尤其是老人和新來的客人。吃飯的時候,壹定要等年紀最大的老人坐下後才能吃;晚輩壹定不能吃長輩沒動過的菜;給長輩和客人端茶遞飯時,壹定要雙手捧著,不能當著客人的面或背著長輩遞。先吃完的人,離開前要對長輩和客人壹壹說“慢用”;後輩整桌都吃不下。
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美德。魯豫的老人要主動打招呼、讓路,不要蹺二郎腿、罵人或從老人身上跨過去。殺雞的時候,雞的頭和雞的鼻子壹定要尊重老人。《魯豫有約》中的老人,男性應稱“爺爺”,女性應稱“奶奶”或“老太太”。遇到客人或負重的人,要主動讓路。如果遇到老年人負重,要主動幫忙,送到分手。
規定飲食
大部分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時吃三餐,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午餐和晚餐之間加壹小餐。早餐和中餐比較簡單,壹般是粥吃,晚餐是正餐,幹飯吃的多,菜也比較豐富。大米和玉米是壯族地區豐富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
日常的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北京白菜(大白菜)、大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羽衣甘藍、空心菜、蘿蔔、苦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是蔬菜。煮是最常見的,還有腌制蔬菜的習慣,如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烹飪時加入豬油、鹽和蔥花。
壯族人愛吃任何壹種畜肉,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在壹些地區,他們也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煮熟,然後切成方形塊,再放入調料回鍋。壯族人習慣把新鮮的雞鴨魚肉和蔬菜做成七八成熟,然後把蔬菜放在熱鍋裏炸熟再出鍋,這樣可以保持菜肴的鮮美。
壯族人喜歡狩獵和烹飪野味和昆蟲,對三七的飲食很有研究。用三七的花、葉、根、須做菜很有特色。壯族還擅長烤、炸、燉、腌、鹵制,嗜酒,口味辛辣酸辣,喜歡吃脆香的菜肴。主要特色菜有:辣血、燒臘、莊家烤鴨、鹹肝、酥炸蜂、五香豆蟲、炸蟲、皮肝、姜兔肉、白花花炸田雞、舂雞。
壯族人也釀米酒、紅薯酒、木薯酒,都不算太高。其中黃酒是節日和招待的主要飲品,有的黃酒叫雞膽雞雜酒,雞雜豬肝酒。壹口喝下雞雜酒和豬肝酒,把留在嘴裏的雞雜和豬肝慢慢嚼碎,既能解酒,又能當菜吃。
典型美食:壯族的名菜小吃很多,主要有:馬蹄竿、生魚、烤乳豬、花糯米飯、寧明壯粽子、狀元柴火、白切狗肉、勁脆雞、紅燒斷面狗、龍抽。
宗教
古代壯族沒有形成統壹的宗教,祖先從自然崇拜發展到祖先崇拜和多神教。壯族人普遍祭祖,每個正殿的神墻都供奉著“天地為師之位”和祖先的神。
唐宋以後,先傳入佛教和道教,建立寺廟。1858後傳入天主教,1862傳入基督教,但均未傳播。每個家庭都有供奉祖先的神龕。在許多地區,巫師和女巫已經占蔔占蔔。
節日
壯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龍段”(壯語,意為趕壩)。根據傳說,這個節日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了。最初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農(壯族)於1052年4月揭竿而起反抗宋朝的事跡。現在,龍段街已經發展成為富寧縣壯、瑤、苗、彜、漢等民族人民交換物資、共同慶祝的傳統節日。壯族的其他節日和漢族的壹樣。
壯族春節
壯族的春節從除夕到正月初壹、初二持續***3天,但初四至初五仍算春節期間。這是壹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壹般從臘月二十三開始準備。家家戶戶搞清潔,縫衣縫褲,置辦年貨,貼對聯,做蛋糕,殺豬,包粽子。春節也是壹個團聚的日子。凡是在外工作的,壹般都會在年三十前回家吃團圓飯。春節期間,除了走親訪友,青年男女還經常參加文化和體育活動,如唱二人轉、打陀螺、跳舞、球類運動和表演。除夕
家家殺雞鴨,蒸紅燒肉,粉瘦肉,做叉燒肉等等。晚餐八道菜裏,少不了“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會燉豬蹄和全雞。米飯需要煮很多,留到第二天吃,象征著富貴。
除夕
每個家庭都要守歲到午夜,那時雞叫,鞭炮齊鳴,辭舊迎新。過去有的地方把放鞭炮叫做“招牛精”(壯語叫“甌魂懷”),意思是牛精還散落在地裏,牛精又招回來了。新年伊始,牛又要為主人家努力了。“招牛精”開始,有人敲鑼打鼓,吹笛子,吹笛子,全村洋溢著歡樂的氣氛。莊家過年包粽子,但除夕從不吃粽子。
正月的第壹天和第二天
所有的遊客都必須吃粽子。壯族的粽子是壹種比較高貴的食物。粽子有大有小,大的壹兩斤,小的兩三兩,還有壹種叫“鳳沫”(特大粽子),壹兩斤。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餡。餡料是去皮的綠豆和半肥不瘦的豬皮拌醬,裝在粽子的心裏面。烹飪後,它的味道是必須的。
陀螺儀接頭
在廣西壯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會舉行壹項著名的體育活動——陀螺節。時間從除夕前兩三天到正月十六,持續半個多月。陀螺,壯語叫“樂將”,有大有小,有輕有重。有的大如和田柚,重約壹斤,有的小如鵝蛋,有的232。做陀螺壹定要選質量好的硬木。它的頭應該是光滑的。“打”的時候,用兩三尺長的麻繩繞幾圈,直到妳覺得合適為止,然後用右手無名指和小指捏住麻繩的尾端,迅速旋向地面,陀螺就會“呼呼”作響。壹件質量好的上衣,再加上巧妙的旋轉技術,要旋轉七八分鐘才會掉下來。比賽中打頂更是熱鬧非凡,勝者被尊稱為“頂王”。據說從陀螺玩興起到現在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
龍端街
龍端節是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龍段”是壯語的音譯,意為在寬闊平坦的地方相遇。相傳北宋時,農為反抗封建統治者的殘酷壓迫和剝削,率領廣西壯族人民揭竿而起,節節勝利,建立了“南天”,自稱“南王”,攻克南寧,破欽州,攻廣州,影響很大。後來起義軍失利,退守阜寧。北宋統治者為了平息農民起義,削弱叛軍勢力,將壯族民眾遣散到貴州等地。臨行前,壯族人紛紛聚集,依依惜別,催促鄉親來年再來團聚。從那以後,每年農歷三月,壹直在外地生活的壯族人都會回家與親友團聚。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了“龍段”節。端午節始於農歷三月二十五日,持續三天。節前作為東道主村,宰殺豬牛,在壩上搭起戲臺,做好接待客人的住宿安排。屆時,姑娘們將穿上無領開衫和邊角有銀排和刺繡花邊圖案的蠟染裙子,華麗的胸袋和繡花鞋,壹切花團錦簇,美不勝收。英勇的年輕人與女孩們相遇,載歌載舞直到日落。還有興趣的可以繼續跟著姑娘唱進村。
池麗潔
辣椒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州縣和憑祥市壯族的壹個特殊節日。“吃”在壯語中是“慶祝”的意思。壯族有慶祝春節的傳統。然而,在1894春節來臨之際,法國侵略者入侵我國邊境。為了打擊侵略者,中青年人奔赴戰場,英勇殺敵,保衛家園。正月三十,出征的將士凱旋而歸。村民們殺雞宰羊,做糯米糕,盛情款待,慶祝勝利,補過春節。自此,吃結逐漸形成。節日期間,人們舞獅,玩龍燈,唱歌跳舞,非常熱鬧。
拜亞節
廣西鎮寧、索烏壹帶的壯族,每年四月宰殺壹頭牛、壹頭豬、兩只雞、四十八條魚,到拜亞山祭奠壯族婦女拜亞。那壹天,男女老少都到場了,禮儀非常隆重。根據傳說,拜亞是壹個壯族村莊的首領。她帶領壯族人民與官兵作戰,失敗後被殺。他們把她葬在了壹座高山的山頂上,並稱之為拜亞山。每年,在拜亞去世的那壹天,壯族人民都要殺牛殺豬來祭奠她。這種壹年壹度的紀念活動從未停止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壹個節日——拜亞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