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絨花,雪絨花,小而白,清純美麗,伴著輕柔的曲調,輕聲吟唱,描繪出雪絨花聖潔美麗的形象,能使心靈回歸寧靜。就是這樣壹首描繪雪絨花的歌謠,依舊以它輕柔的旋律,卻在壹個轉彎處,希望妳永遠守護我的故鄉,飽含著許多人深深的眷戀和悲傷。
《音樂之聲》是電影界歷史非常悠久的壹部電影。自1965年3月29日在英國發售以來,近55年來從未失去魅力。我個人是十幾年前看的《音樂之聲》,現在,還是忍不住再欣賞壹遍,相信很多人都是這樣。就算沒看過這部電影,聽到電影裏的歌也不會覺得奇怪。《哆啦a夢》、《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音樂之聲》等歌曲至今為我們所熟知,而《雪絨花》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歌曲之壹。
這部豆瓣評分高達9的音樂劇電影,由羅伯特·懷斯執導。這部經典巨作在第38屆奧斯卡上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樂、最佳音效、最佳電影剪輯五項大獎。它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國放映,贏得壹致好評。我覺得《音樂之聲》之所以能獲得這麽高的榮譽,是因為電影所表達的感情是* * *給全世界的,尤其是經歷過二戰的人,他們被這部電影深深打動了。每次走到感情深處,都抑制不住情緒,摔倒了。我們常說音樂無國界。《音樂之聲》使用了26首音樂,占影片總長度的46%,完整而深刻地隱藏了音樂之間的深情。父親對孩子的愛,夫妻間的愛,對祖國的無限懷念等等交織在壹起,壹定要去看電影才能仔細理解。
我曾經認為瑪利亞是《音樂之聲》的核心人物,即使妳看了三分之二的電影,我仍然有這種感覺。但是,當妳堅持看到最後,妳會發現,音樂之聲的核心人物不僅僅是瑪利亞,上校也是全劇的靈魂。誠然,瑪利亞的熱情、樂觀、開朗和對音樂的熱愛感染了上校壹家,也讓缺愛、調皮的孩子們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可以說是瑪利亞帶來了音樂之聲。但是,音樂的聲音在上校身上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他賦予了音樂更多的內涵,包括對亡妻的悼念,對命運的迷茫,對愛人的愧疚,對祖國的無限熱愛。
作為壹部優秀的電影,它可以說的東西太多了,比如優秀的歌曲,動人的情節,飽滿的人物塑造。今天我想重點談談影片中兩位主角瑪麗亞和上校的形象塑造,因為主角們細膩的心理活動和實際表現決定了整部影片的思想內涵。
作為全片的核心人物之壹,瑪利亞的活潑和不拘壹格很容易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劇中,第壹個場景是群山,藍天,白雲,郁郁蔥蔥的山丘。隨著鏡頭由遠及近,導演通過情景交融的方式,將瑪利亞的歌聲與廣闊的背景融為壹體。這是整部電影的開始,也是音樂的開始。雖然沒有獨白,只有對大自然的熱愛是通過歌聲傳達出來的,但是瑪利亞的性格壹覽無余,讓觀眾壹下子就感受到瑪利亞的角色所透露出來的真實感。
就像影片開頭瑪利亞在群山中高聲歌唱壹樣,她苦於修道院裏的修女,常常找不到人。這壹天,壹位修女找不到瑪麗亞,於是向院長報告。院長的幾個德高望重的修女討論瑪利亞,給瑪利亞的評價是她能帶給人歡笑,但她不適合做壹個合格的修女。因為按照基督教的說法,信徒應該終生侍奉上帝,做修女也應該如此。但瑪利亞作為見習修女,按照規定是不允許唱歌的,應該待在院子裏祈禱。根據幾位資深修女的說法,瑪利亞的行為明顯是壹種越軌行為。
正當幾個修女討論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瑪麗亞從門口沖了進來,於是就有了院長和瑪麗亞談話的情節。瑪麗亞告訴院長,壹方面,她無法抑制自己走進大自然,感受壹草壹木和群山,用歌聲贊美大自然,甚至無法抑制自己說話的欲望;另壹方面,她也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作為壹個虔誠的信徒不應該這樣做。此時的瑪利亞陷入了內心與她所理解的教義精神相矛盾的境地。此時,院長讓她去上校家給七個孩子做家教。
影片開頭部分的矛盾是大家對基督精神的理解。很多修女認為基督教的精神就是遵守規則,完成壹個修女應該完成的功課,甚至連主角瑪利亞也這麽認為,這會導致她內心對自然的向往被規則折磨。盡管如此,瑪麗亞還是遵從了自己的心。她對上帝是真誠的,但她也堅持遵循自己的想法。其實我覺得無論是瑪利亞保持初心,還是院長對瑪利亞的寬容和引導,都是基督教精神的最好體現,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壹個好母親需要許多品質。有句話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父母不用通過任何考試。由此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深。優秀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往往會繼承父母的意誌,上校家的孩子就是父親教育方式的最好寫照。瑪麗亞第壹次看到這些孩子時感到震驚。他們的父親訓練他們像士兵壹樣列隊行走。可以說上校直接把孩子當兵了,每天所有的時間都必須按他設計的那樣井井有條。
看到這壹幕,人們不禁會心壹笑,想起電影《迷失俄羅斯》中的經典臺詞:
其實不僅僅是中國的家庭會有這個問題,影片中描述的奧地利上校的家庭也會有這個問題。母親早逝,只留下壹群孩子和壹個傷心的父親。父親因為母親的去世,封閉了自己的內心。他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不讓房間裏有笑聲。其實他避免接觸現場,是壹種逃避行為。
只有孩子們和上校沒有意識到這壹點,直到瑪麗亞到來,情況才開始好轉。最能體現瑪麗亞與上校不同,尊重孩子的情節是,瑪麗亞堅持不用吹口哨來稱呼孩子,因為在她看來,吹口哨是用來稱呼動物的,而不是孩子。小細節表明,瑪麗亞對孩子們的態度是直截了當的,把他們當成壹群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
最能體現瑪麗亞母性光輝的是她對孩子們的寬容和關心。對於長期缺乏母愛的孩子來說,無異於壹顆長期幹涸的心迎來了壹場陣雨。大女兒麗莎是《愛的年齡》的種子,她背著父親暗戀著信使拉爾夫。那天和拉爾夫幽會後,瑪麗亞從窗戶進來時碰巧撞上了她。瑪麗亞不像上校,壹眼就看出了麗莎的處境。她沒有選擇去告發她,而是讓她趕緊洗衣服,以免被發現。
雷雨之夜幫了瑪利亞很大的忙,也許是因為長期無人照顧,孩子們特別害怕打雷,跑到瑪利亞的房間。瑪麗亞和孩子們壹起開玩笑,壹起唱歌,在他們心中種下壹顆音樂的種子。瑪麗亞的母性光輝讓孩子們第壹次感受到了母愛。這種愛,偉大而平凡,像壹場春雨,像壹陣清風;有壹種感情,無私寬廣,綿綿不絕,友情深厚,永遠不求回報,無私付出。
正如李斯特所說,音樂是壹個人發自內心的感受,體內的空氣和血液都是與生俱來的。妳不必說太多或做任何事。當音樂開始時,它突然變得清晰。當上校要去維也納時,瑪麗亞帶著孩子們出去郊遊,沒有註意到上校的命令。她帶著孩子們穿過田野,穿過麥田,穿過小溪,感受大自然的風雨,藍天上漂浮的雲朵,遠處若隱若現的群山。他們來到了瑪麗亞通常來的山坡上。風輕輕地吹著,女孩們在聊天,男孩們玩得很開心。
瑪麗亞問孩子們,妳們為什麽要惡作劇?孩子們告訴瑪麗亞,他們只是想引起父親的註意。瑪麗亞立即決定幫助這些孩子,教他們音樂,從最簡單的“Doremi Fasolasi”開始。為了方便孩子記憶,她還編了壹首歌,就是影片中的這首歌,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哆啦a夢。
音樂,多麽美妙的壹個詞!無論語言、身份、性別,七個音符的組合,都能組合成壹首美妙的曲子。孩子是世界上最純粹的代表。當音樂遇到孩子,就是大自然!擁有音樂是壹個人壹生的寶貴財富。每壹聲都是人心所生,物極必反。正如海倫所說,“通過音樂和在音樂中教育我們的孩子。”瑪利亞,正是通過音樂的力量,長久以來激發了孩子對世間萬物的好奇和探索,讓孩子在享受音樂帶來的魅力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在我看來,上校對《音樂之聲》的詮釋更加深刻,他真正賦予了音樂以靈魂和力量。影片前半部分,上校總是以敬而遠之的態度待人,也以軍事化管理的理念對待孩子。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壹個古板、嚴肅、冷漠的海軍上校,但當妳仔細品味上校的壹些細節時,妳不難發現,在他冰冷的外表背後,上校是隱藏在音樂背後的深沈而偉大的愛。
在影片所有的歌曲中,《雪絨花》是最悲傷的壹首。與其他歌曲相比,大部分都是瑪麗亞教孩子唱的,往往以歡快積極的旋律為主調。《雪絨花》是片中上校表演的壹段音樂,上校幾乎只唱了這壹段。上校在全劇中唱了兩遍《雪絨花》,但同樣的唱了兩遍卻飽含了他完全不同的情感。前者迷茫而悲傷,後者悲傷而堅定。兩場演唱會的思想感情變化,其實就是上校的成長。
我們不妨從兩次唱雪絨花的前因後果和他的思想感情來探究壹下上校的心路歷程。
瑪麗亞剛到上校家當家庭教師時,上校去維也納找男爵夫人,讓瑪麗亞照看孩子。但上校走後,瑪麗亞帶著孩子們出去郊遊,教他們唱歌,希望孩子們能表演壹出歌劇,歡迎男爵夫人的到來。不幸的是,上校提前回家了,看著瑪麗亞和孩子們弄臟了衣服,掉進了水裏。他壹時大發雷霆。瑪利亞和上校就孩子的教育問題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他讓瑪利亞壹怒之下收拾東西離開了。但就在這時,房間裏傳來了孩子們的聲音。這些孩子用瑪麗亞教他們的歌曲歡迎男爵夫人。
這是影片中非常經典的壹段。上校聽完歌後,剛剛瞪著瑪麗亞的眼睛在聽到這首歌時突然變成了懷疑,然後當他知道這其實是兒歌時變成了驚訝,然後當他快速走到客廳時,他看到了孩子們唱歌時的溫柔和善良,並和他們壹起唱了起來。我們可以註意到,上校和孩子們在唱歌的時候,他的眼睛裏有壹種氤氳,這是壹首他自從妻子去世後就再也沒有聽過的歌!他的眼神充滿了深情,卻又充滿了悲傷,仿佛想起了和妻子在壹起的時光,讓觀眾感受到了他眼神中蘊含的巨大痛苦。正是在這個機會上,上校真正改變了對瑪麗亞的看法。
晚上,上校在影片中第壹次演唱了《雪絨花》。孩子們和瑪麗亞壹致要求他唱首歌,他接過了吉他。當他唱到歌曲第二段結尾:“永遠守護我的家鄉”時,眼神迷離。望向遠方,他壹定回憶起了和妻兒的幸福生活。
但當我們細細品味上校的眼神,結合時代背景,就能發現更深層次的東西。20世紀30年代,希特勒入侵並同化奧地利時,整個國家正處於納粹德國黑暗統治的前夜。在希特勒高壓政策的威脅下,奧地利同意與德國合並。整個國家名存實亡。我覺得上校此時的眼神更多的是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未來的迷茫。或許,這正是古人所說的亡國仇富吧。
上校和瑪麗亞終於發現,彼此才是相愛的人,走到了壹起。但是當他們度蜜月回來時,奧地利的形勢變得非常嚴峻,到處都是德國軍隊和納粹分子。看似和平的合並,其實暗流湧動,只是納粹吞並奧地利的掩飾。為了加強統治,納粹要求權貴家中懸掛納粹黨旗幟。盡管大多數人不情願,但由於納粹的高壓政策,幾乎所有人都屈服於這個屈辱的要求。除了上校的家人,不允許上校在家裏掛納粹黨的旗幟。當他回到家,他看到了他的朋友馬克斯為了保護他而掛的納粹旗幟,他把它拽了下來,撕成了兩半。其實上校對國家的熱愛遠不止於此,但每壹個細節都能體現出來。最明顯的壹點是,他對別人怎麽說德國非常敏感。在德國合並的背景下,大家都不敢冒充奧地利人,但上校敢。即使他的朋友馬克斯試圖說服他接受合並的現實,上校還是不顧自己的感受大發雷霆。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校有了第二次演唱《雪絨花》的機會。柏林打電話給上校,讓他去德國的壹個海軍基地工作,他的家人應該在納粹的監管之下。這是愛國上校從來不同意的。然而納粹勢力如此強大,如果他們不同意,我的妻子和孩子可能都救不了他們的命,於是上校決定帶著家人逃亡。在上校壹家準備逃離祖國的那個晚上,他們壹出門就發現已經被德軍包圍了。無奈之下,上校以音樂會為借口,帶著孩子們去聽音樂會。納粹壹直強調德奧和平合並。為了給別人壹種奧地利什麽都沒變的錯覺,只能答應這個要求。
第二次唱雪絨花是全片的高潮,愛國情緒達到了頂峰。每當看到這壹段,我都會忍不住淚流滿面。正如他所說,“這是壹首愛的歌。我知道妳會分享這份愛,我祈禱妳永遠不會讓它逝去。”歌曲唱到壹半,上校哽咽著說不下去。他的妻子瑪麗亞和孩子們繼續唱歌。現場氣氛達到巔峰。雖然場上的納粹虎視眈眈,但所有奧地利人都和上校的家人壹起高聲歌唱。
雪絨花,雪絨花,我今晚就要離開。願妳永遠保護我的家鄉。......
《雪絨花》實際上寄托了戰爭年代德國納粹黑暗陰影下勇敢的愛國者不屈的決心。充滿了父親對子女的愛,丈夫對妻子的向往,人民對國家的忠誠等復雜情感。兩位主角的性格塑造決定了整部電影的情感基調。前半部分輕快明亮,後半部分深沈悲傷。可以說,瑪利亞給這個家庭帶來了音樂之聲,全家人向所有澳大利亞人詮釋了音樂的靈魂。
壹部優秀的電影包含了各方面的優秀品質。以上基於兩位主角,小的就是大的。其實影片中有很多角色,比如修道院修女的成長,男爵夫人和上校的交流。在整個環境中,Max其實是大多數奧地利上流社會的真實寫照。他壹方面嘲笑納粹,但另壹方面又想保存自己的心理。還有老傅,社會中下層,代表黑暗潮流來臨時小人物的選擇。所以,電影雖然講的是上校壹家,但實際上是整個奧地利社會在20世紀30年代的壹個縮影。
相比戰爭片,這部電影是那麽的溫柔明亮,卻又直擊人心。強烈推薦《音樂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