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高河鎮、石牌鎮、月山鎮、紅鋪鎮、茶陵鎮、公瑾鎮、三橋鎮、黃墩鎮、江鎮鎮、小市鎮、臘樹鎮、黃龍鎮、宮鈴鎮、平山鎮、馬廟鎮。
鄉鎮:梁婷鄉、秀山鄉、清河鄉、布勒鄉、石井鄉。
懷寧歷史悠久。早在20-70萬年前,人類就在這片熱土上生活和勞動,繁衍生息,創造了獨特的原始文明。目前,我國有舊石器時代文物12處,各時代文化遺址130處。懷寧自東晉藝兮時期(405-465,438+08)建縣以來,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南宋丁敬元年(1260),懷寧郡隨安慶府遷至宜城(今安慶市),州縣同治690余年。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外務部由江寧遷至安慶,各省、州、縣與190同城。歷史上,懷寧被稱為安徽的“都城”。1998年,國務院批準懷寧縣人民政府由石牌鎮遷至高河鎮。5438年6月+2002年10月,懷寧縣政府領導機關遷至高河。
懷寧縣城山川秀美,地理位置突出。境內南北有山,兩側丘陵平坦水網密布的復雜地形,可攻可守,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懷寧縣歷經多次變遷。自東晉建縣以來,先後十余次遷縣,成為安徽乃至中國歷史上特有的“遷城現象”。
梅城以東晉藝兮年間(405-418)在懷寧縣設立第壹個地址時,縣轄梅城(今潛山縣梅城),為漢、皖兩縣原地。在設立懷寧縣的同時,漢代又在廬江縣南部設立了另壹個錦西縣,轄懷寧縣、新野縣、南樓畈縣、銀安縣。金溪郡治也設在梅城,郡郡同城治。此後雖屢改州縣,但州縣政府均在懷寧縣。直到南宋嘉定十年(1217)第壹次遷都,懷寧縣(今潛山縣梅城)壹直是州、縣、府所在地。
萬口第壹次改懷寧郡,是南宋嘉定十年四月(1217)。當時8金軍南下破光州(今河南潢川)。為防止金軍入侵,安慶知府黃幹請朝廷在“唐生灣宜城渡尹”(今安慶市)建新城,安慶府從梅城遷到此地,準備防守。同年,懷寧縣也遷到萬口(今安慶市大觀區山口鎮)。
翼城懷寧縣的第二次遷置是在南宋丁敬元年三月(1260)。為保衛蒙古軍隊,沿江統使馬光祖重修翼城,懷寧縣遷至翼城,附郭與安慶府。從此州縣同城,地域屬懷寧縣,壹直延續到清末。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公安部由江寧遷至清福。此後安慶歸安徽省管轄,懷寧縣也在省界墻內,省、州、縣同城管轄。
支釘石牌懷寧縣的第三次變化可謂反復。1938年,日軍入侵安慶,縣治由安慶先後移至三橋、石牌。抗戰勝利後,石牌遷回安慶。1949年4月23日,安慶解放,安慶與懷寧縣及其下屬四鎮重建,懷寧縣陸續遷至洪鋪、石牌。1950年5月,撤銷市,市區劃歸懷寧縣,設立懷寧縣城關區。縣衙從石牌遷到安慶。65438年10月7日恢復安慶,11年2月7日懷寧縣遷出安慶,決定轄石牌。
新城高榭獨秀公園壹角[1]
高河第四次遷懷寧縣是在世紀之交。1998經國務院批準,懷寧縣人民政府駐地由石牌鎮遷至高河鎮。5438年6月+2002年10月,懷寧縣整體搬遷。
編輯這壹段懷寧名人懷寧,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明代有“文武雙全”的文學狀元劉若宰、中國歷史上第壹武狀元王等來聘;清代有被康有為譽為“千年壹人”的書法篆刻大師鄧;近代有中國* * *產黨的主要創始人陳獨秀,從壹大到五大的總書記,還有“完人壹代”王興工;當代有“兩彈壹星”鄧稼先,“麥迪詩人”海子。懷寧是戲劇之鄉、教育之鄉、文化之鄉,是徽劇的發祥地,“京劇之父”,京劇的重要發祥地之壹,黃梅戲的發源地,中國地方戲曲之首,《長詩聖》、《孔雀東南飛》千古絕唱的故事也發生在這裏。
鄧史茹(1743—1805),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創始人。當初嚴的名字叫石像,避開了嘉慶帝的忌諱,所以用了行字,後來就比較固執了。因居安徽公山山腳下,故又稱白山、有道、風水漁家、龍山巧場、安徽懷寧。少好篆刻,我在金陵梅家住了八年,把秦漢以來的金石學珍本都抄了壹遍。成為四體書法的集大成者,尤以篆書見長,以秦立思、唐立楊冰為徒,並有壹點點李益為徒,堪稱神作。清正廉潔,遊遍名山大川,以書自足。有“萬白山人篆刻偶有”。
鄧稼先
鄧稼先
鄧稼先(1924-1986),安徽懷寧縣人,我國傑出科學家、中國“兩彈”元勛鄧的第六孫,畢業於西南聯大和美國普渡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0年回國。他參與組織和領導了中國核武器的研究和設計,是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的奠基人之壹。從原子彈、氫彈及其武器化的原理突破和試驗成功,到新型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試驗,他們都立下了汗馬功勞;作為主要參與者,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鄧稼先被稱為“中國原子彈之父”。
陳獨秀,陳獨秀(1879-1942),原名青桐,正式名幹生,名仲甫,名世安。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創始人和旗幟,中國文化啟蒙運動的先驅,五四運動的總指揮,中國* * *生產運動的先行者,中國* * *生產黨的創始人和第壹任總書記,黨從壹大到五大的最高領導人。
編輯懷寧、鐘靈郁秀和五華天寶的人文景觀。中國“萬山之祖”獨秀山與天柱山隔空相競,獨樹壹幟,傲然挺立於天。
孔雀東南飛影視基地[1]
必須的。首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孔雀東南飛》文化園也坐落在懷寧,擁有孔雀臺、劉嬌墓等大量歷史遺跡。懷寧還有許多人文景觀,如甘龍牡丹、安徽龜化石遺址、王家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等。其中,省級文物《金雞碑》被譽為古代戲劇的活化石,因此有中國電影界“金雞獎”之稱。此外,還有鐵巖山居、陳獨秀墓、海子故居等豐富的旅遊資源。懷寧縣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耕地48萬畝,山田50萬畝,水面1.8萬畝。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國家商品豬基地縣、國家農業產業化試點縣、省十佳畜牧業縣。有銅、鐵、無煙煤、大理石、花崗巖、石灰石等30多種礦產,其中石灰石探明儲量達30億立方米。
編輯此路段的交通位置
懷寧縣地圖
懷寧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素有“長江、江淮、控制鄂贛”之稱,合九、合安鐵路,胡蓉、濟廣、合安高速公路,國道206、318、省道212、209穿境而過,安慶西站、石門湖碼頭位於境內,安慶民航機場、長江貨運碼頭也離縣城很近。懷寧距天柱山民航機場和長江貨運碼頭不到1小時車程,是皖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之壹。
編輯這個名優特產懷寧貢餅:懷寧貢餅是安徽省懷寧縣的傳統名優產品。根據傳說,這種蛋糕在大
懷寧貢餅[2]
在明朝永樂年間,它被作為貢品獻給朱迪皇帝,因此得名“貢餅”。它有500多年的生產歷史。本品潔白柔軟,香甜可口,是老少皆宜的營養食品。在省內外享有盛譽,暢銷全國。懷寧貢餅的生產廠家很多,其中質量最好的是懷寧食品廠生產的丁雪貢餅。因為它的顏色像山頂上的雪,它被命名為“丁雪蛋糕”。丁雪宮餅選料考究,做工精細。主要原料是當地出產的優質糯米,輔以精白糖、香油、橘餅、核桃仁、紅綠絲。經過細炒、細磨、潤、蒸、切片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該產品外觀潔白,質地柔軟,甜度適中,酥脆可口,營養豐富。當地民眾將頂雪貢餅視為吉祥喜慶的象征,每逢節日互贈禮物,以示餅(高)是餅(高)的吉祥之意。丁雪宮糕是“安徽省指定旅遊產品”。
編輯:這壹段的經濟發展是懷寧,民風淳樸,環境優良。圍繞打造“平安懷寧”、“活力懷寧”、“魅力懷寧”,懷寧投資環境明顯優化。先後榮獲浙商省外投資潛力城市、安徽省平安縣、全國金融生態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黃梅戲)中國糕點之鄉等多項殊榮。連續五年入選“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兩次入選“安徽省投資環境十佳縣”,縣域經濟開發區被評為“安徽省十佳開發區”。懷寧日益成為國內外客商競相投資的熱土。
懷寧充滿活力,魅力無窮。近年來,懷寧縣緊緊圍繞“三年翻壹番、十強之壹、全面達小康”的發展目標,圍繞“百億懷寧、十億財政”的目標任務,積極搶抓承接皖江城市帶產業轉移示範區全面啟動建設的重大機遇,進壹步解放思想、硬措施,以紮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動力,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態勢。2011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35億元,同比增長15.1%;壹般預算收入6543.8+0.584億元,超額完成年度目標654.38+0.6個百分點,增長39.8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2億元,增長2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543.8+09億元,增長40.7%。!
這是壹個新的起點,新的飛躍。帶著“十壹五”豐收的喜悅,邁著“十二五”的步伐,“兼收並蓄,和而遠之”的懷寧兒女,熱忱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世界各地的客商前來觀光旅遊,投資興業!
懷寧的明天會更好!
說了這麽多希望,澤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