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電影/每天壹部精彩電影推薦
在最近的豆瓣電影口碑榜中,有這樣壹部電影引起了皮哥的註意。
它是唯壹上榜的國產電影,但似乎是最“不起眼”的電影。
沒有耀眼的明星陣容,演員大多是沒有表演經驗的業余演員,90%都是找親戚參演的導演。
沒有強大的制作團隊,在拍攝過程中,電影有幾次因為資金不足而幾乎停止拍攝。
然而,這樣壹部看似默默無聞的電影卻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節上大放異彩。
在2019戛納電影節上,作為“影評人周單元”的閉幕影片,《春江水暖》在放映後獲得了在場人士的壹致好評。
作為單元評委和藝術總監,查爾斯·泰森甚至對這部電影贊不絕口,稱其為“妳從未見過的中國電影”。
幾個月後,在西寧首屆電影節上,《春江水暖》斬獲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項重量級大獎,再次證明了它的文化魅力。
這部電影有什麽獨特之處讓各大電影節如此青睞?
翻開導演顧曉剛的簡歷,皮哥驚訝地發現顧曉剛在拍攝《春江水暖》之前只拍攝了壹部紀錄片。
據導演自己說,電影的外部形式和內部表達都直接受到了中國山水畫的啟發。
“散點透視”的繪畫方法、“氣韻生動”的表現手法以及中國畫的各種特點,都被導演巧妙地組合成了這個典型的中國家庭故事。
這部電影在顧佳老婦人的70歲生日派對上拉開帷幕。在熱鬧喜慶的氣氛中,老太太突然中風,被緊急送往醫院。
雖然老太太經過治療後出院了,但她的老年癡呆癥狀越來越嚴重,生活難以自理。
原本平靜的生活被這場意外打破了,老太太的四個兒子不得不面對這樣壹個棘手的現實,那就是母親的贍養問題。
老板和他的妻子經營壹家餐館,生意興隆。生活條件是四兄弟中最好的。
但是,既要參與繁忙的業務,又要同時照顧老人,將所有負擔都留給老大家庭是不合理的。
以捕魚為生的老二只能說生活勉強過得去。此外,他和妻子必須為兒子楊洋的婚房攢夠錢。
如今,由於房屋拆遷,他們三人暫時都住在漁船上,帶著老母親住在船上也不現實。
第三個孩子的情況是最麻煩的。他在外面欠了債,他的妻子跑了,他給唐氏綜合征留下了壹個兒子。
妳不僅要逃避債務,還要照顧兒子的日常生活。心力交瘁的老三如何承擔起照顧老母親的重任?
老四不是壹個值得信任的人。作為家裏的“老小”,他在無微不至的庇護下長大,不知道什麽是責任,什麽是擔當。
現在他三十多歲了,仍然沈迷於自己的世界,為所欲為,就像壹個半生不熟的孩子。
在現實的窘境下,老母親成了“燙手山芋”。四個兒子雖然立誌盡孝,但受制於現實的困難,難以完成。
有了這樣壹場不可預知的意外,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在日新月異的時代中受到了猛烈的“沖擊”。
例如,“養兒防老”這句老話在這部電影的背景下就顯得如此苦澀。
因為母親的贍養問題,兄弟倆增添了許多煩惱,最後將母親送到養老院似乎是他們不得不做的“最佳選擇”。
又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是自古以來許多家庭遵循的“金科玉律”,但如今在時代的沖刷下已不再被奉為信條。
大女兒古曦拒絕聽從父母的安排,而是和同樣有抱負的英語老師蔣易壹起去了。
大兒媳用半威脅的語氣逼女兒分手。古曦沒有妥協,並盡力捍衛她所珍視的愛情。
導演借助中國畫“散點透視”的筆法,通過顧氏四兄弟的生活經歷,描繪了壹幅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當代版“富春”。
最令人驚嘆的是,導演在形式上大膽吸收了中國山水畫的審美風格,並試圖通過充滿民族韻味的長鏡頭將中國畫所追求的“氣韻生動”傳達給電影形象。
說到長鏡頭,電影中壹般有兩種呈現形式。
壹是增強戲劇性和臨場感,如今年在中國上映的《1917》。《壹鏡到底》的長鏡頭跟隨主角經歷各種生死考驗,讓觀眾身臨其境。
另壹個是捕捉實時流動,以冷靜和旁觀者的鏡頭體驗生活的各種滋味。
侯孝賢是這種風格的代表。例如,以19結尾的老上海為背景的《海上繁花》,由40多個長鏡頭組成。
在這些古風長鏡頭中,我們看到了這群女性的喜怒哀樂,看到了紙醉金迷下的情感暗流。
在這方面,《春江水暖》無疑深受侯孝賢的影響,導演本人也毫不掩飾對侯導的崇敬。
就像老太太生日會的開場壹樣,很多人馬上想到海上的花。
同樣昏暗的光線下,同樣在不間斷的長鏡頭中,鏡頭在宴會上的各種人物之間徘徊,呈現出壹組非常生動的人物形象。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影片中幾乎所有的長鏡頭都朝著從左到右的方向移動,人與景融為壹體,就像壹幅正在徐徐展開的卷軸畫。
例如,在影片中,古曦和蔣易這對戀人正沿著河岸散步,鏡頭與他們保持距離,靜靜地跟隨他們的身影,將河岸的美麗景色盡收眼底。
我們可以在四季的時光流轉中感受回味悠長的生活。
影片的最後,老母親舊病復發,但還是沒能熬到春天的到來,在冬末悄然離世。
生老病死,四季輪回,這是生命節奏的常態,而導演很好地完成了對傳統美學風格的探索和嘗試,並包裹著對生命的哲學思考。
對於壹個新人導演來說,能把壹部作品帶到這種程度已經足夠驚艷了。
但我們也可以看到,雖然這部電影獲得了無數好評,但很多人並不買賬。
這部兩個半小時的電影沒有波折,沒有知名演員,尤其是被貼上了“藝術片”的標簽,這讓很多人對《春江水暖》望而卻步。
長期以來,人們對藝術電影總是抱有偏見,甚至有人質疑對票房貢獻不大的藝術電影是否還有存在的意義。
在庇古看來,作為電影藝術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電影絕對不可或缺。
古今中外著名的大師級導演大多來自藝術電影創作背景,他們都在作品中滲透了獨特的藝術特色。
此外,我們不能忘記,中國電影之所以在20世紀80年代的世界電影中大放異彩,是因為第五代導演在藝術電影方面的專註探索。
然而,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下,藝術電影很容易淹沒在追求名利的噪音中,並不被投資者青睞和大眾市場認可。
就像《春江水暖》壹樣,如果不是導演的辛苦堅持和貸款資金完成拍攝,這部作品就會半途而廢,也不會有後來電影節上的榮譽。
我們應該慶幸,在這個浮躁的商業化時代,仍有人能堅持自己獨立的藝術品格,讓中國電影不至於迷失在千篇壹律的商業大片中。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阿智
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