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倆過著甜蜜的生活,直到有壹天,壹切都變了。
因為格爾達的芭蕾舞模特沒有出現,她讓丈夫穿上絲襪和高跟鞋去完成壹些繪畫。
此時的主人公艾納看著蕾絲裙和柔軟的絲襪,心裏似乎也在悸動,於是壹股力量被喚醒。
從那時起,他逐漸發現了他對女性世界的迷戀,他在內心喚起的力量。他叫她莉莉。
打扮壹番後,麗麗穿上時髦的女裝,出現在這個世界上。雖然謹慎,但麗麗似乎很享受這個過程。
從此以後,艾娜爾再也沒有辦法控制自己心中麗麗的樣子。
他也試圖壓抑自己的天性,但他做不到。
人性是不可控的。如果妳強迫自己去克制,妳可能失去的是“自我”。男主角終於找到醫生幫他做了變性手術。第二次手術因失血過多危及生命。艾納在生命的最後壹刻說:
說完,他帶著微笑離開了人世。
這段話讓我很感動。只要能做自己,埃納爾寧願微笑著離開這個世界,也不願悲傷地度過壹個不屬於他的日子。
可能有人只是評論:“他心理脆弱,承受不了這個。誰不難過來?”
他不做作,因為這是他對自己認識的問題。艾納爾在片中說:“上帝把我變成了女孩,醫生只是幫我改變了上帝不小心弄錯的偽裝。”那麽多個人,上帝不是完美的,總有不完美的地方。看到連體嬰兒,我們為他們悲傷;當我們看到唐氏綜合征的孩子時,我們為他們感到難過。不是有個孩子天生性別不對嗎?
在中國,“跨性別者”壹般被歸為心理疾病的壹種,認為誘發原因主要是童年時期的經歷和教育方式。事實上,國外很多官員都強調“跨性別者”不是精神病,只有由此引發的焦慮和困惑才屬於精神病的範疇。除了環境因素,人們認為大多數“變性人”都是因為性染色體異常、荷爾蒙異常或大腦結構異常,所以有很大幾率都是上帝不完美的傑作。
期待變性的“易性癖者”就像被判了無期徒刑的無辜罪犯,不惜壹切代價想要逃離束縛他們的牢籠。否則作為壹個正常人,為什麽要忍受變性手術的痛苦和風險?我們只看到金星的“毒舌”或者轉型後的美艷。我想她作為男人生活的那些日子,應該是充滿痛苦和掙紮的。
林語堂寫過《孤崖上的壹朵花》。不管花有多堅硬多肥沃,不管是被千萬人欣賞,還是被別人羨慕,它都會綻放,因為那是花的本性。人性不也是壹樣的嗎?無論艱難還是多產,克服壹切困難就是做好自己,然後綻放。
這部電影改編自壹個真實的故事,但不是最準確的記錄。上圖來自電影)
看完電影,除了思考“變性人”的人性,裏面的藝術作品也引起了我的註意。《焦點平面》中的畫作都是由該片的藝術總監伊芙·斯圖爾特和英國壁畫藝術家蘇珊娜·布勞(Susannah Brough)共同創作,以配合演員的外貌。作品風格保留了女主角格爾達·韋格納的前衛大膽。
格爾達的畫在20世紀初過於前衛,甚至被稱為樸實無華,因此在丹麥得不到認可。相反,二戰後的巴黎,人們經歷了苦難,想要及時行樂。任何社會的限制和世俗的約束都消失了,藝術也消失了。
直到20世紀,女性畫家都很少,即使歷史上有,也沒有留下名字。女性肖像不是格爾達壹個人的專利,也是所有男性畫家所追求的美。畢加索和馬蒂斯是她同時代的畫家。畢加索幾何女性,而野獸派的馬蒂斯將女性線性化。在他們的繪畫中,女性只是成為完成藝術的道具,而格爾達則從她的女性視角展示了女性的妖嬈和性感。
壹個不經意的回眸,眼神不直視,更顯冷艷嫵媚。濃妝艷抹,新潮發型,無不訴說著那個時代巴黎女性的時尚與不羈。(下)
同樣是慵懶的眼神,性感的嘴唇,壹擡頭壹撥弄。都是女畫家在向觀者展示壹個女人可以有多性感。(下)
在電影的重拍中,莉莉變成了紅發。影片中的繪畫也是濃妝艷抹,時尚感十足,可能是為了表現主人公的內心戲。這幅畫的表情低沈而憂郁。與格爾達的原畫相比,看起來更像古典畫派,感覺更安詳凝重,缺少20世紀那種肆無忌憚的感覺,所以有點老。
有人說,相比20世紀的藝術大變革,各種奇思妙想的流派如雨後春筍,格爾達的畫不能算是眾多異類中的壹朵奇葩。我不這麽認為。並不是說藝術比競爭更異質。說到底,是“妳有沒有感情”和“妳美不美”才是評判藝術的基準。
這幅畫(下圖)無疑是美麗的。有三個身材不同的女人。壹個拿著書做白日夢,壹個躺在她身邊聞花香,壹個隨意擺弄手風琴。在這種情況下,簡單地插幾束陽光,就讓人覺得這是壹個美好的下午。毫無疑問,這幅畫是有感情的,而且這種感情很現代。放蕩不羈的繪畫風格表明,這些女性無疑是在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她們不循規蹈矩,打破常規,享受生活,向我們展示了30年代法國的緊張。
有人質疑格爾達作品的深度。其實雖然主題是女性的張揚之美,但這位畫家描繪的不僅僅是玩偶,而是有個性有生命的人。
(見下圖)第壹眼看上去,畫中的女子看著我們,有些挑逗的意味。事實上,她正深深地凝視著鏡中的自己。然後這種調侃就變得不那麽簡單了,仿佛帶著些譏諷和不屑,鏡中夾著煙的手慵懶地擺著,性感中又增添了壹份個性。鏡子裏的男人看著女人S形的背影,卻顯得有些擔心。似乎在這段關系中,女方的地位高於男方。她明明知道那個男人的存在,卻不屑看他壹眼。如此強烈的女性性格只有女性畫家格爾達才能捕捉和放大。
同樣如鏡的壹幕(下圖),雖然故事情節沒有格爾達的畫作強烈,但卻表現了電影中主人公喜歡自己的形象卻內心掙紮的情感戲。我還是很喜歡這個場景。
影片中的畫作雖然不是格爾達的原作,但影片中的場景還是很有沖擊力的。這樣的藝術情懷讓我不知不覺愛上了這部電影。多虧了這部電影,格爾達的畫第壹次在丹麥得到認可。
(哥本哈根ARKEN現代藝術博物館,以GredaWegener為主題,從電影上映到5月16,舉辦了6個月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