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殘疾人的勵誌故事
殘疾人自強創業之星李金琦的故事。
“我經常忘記我是壹個殘疾人。在我看來,如果不逃避現實,敢於承擔責任,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命運的堅強主人。”40歲的東北漢子李金琦,用艱苦創業的奮鬥過程詮釋了他對生活的理解,對人生的感悟。
李金琦童年吃了很多苦。3歲時,壹場突如其來的小兒麻痹癥讓他幾乎完全癱瘓,經過不斷的治療和挑戰身體極限的鍛煉,他重新站了起來,但他的右腿仍然留下了終生的遺憾。學校裏同齡人的嘲笑和忽視,壹度讓年幼的李金琦產生了嚴重的自卑心理。“我甚至不敢看健康人的眼睛。連上下學都是人少的小路。”
中學班主任說的“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像壹把神奇的鑰匙,打開了李金琦封閉的心,讓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憑借著驚人的毅力,他先後獲得了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如今,管理著數家企業的李金琦還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生。
“生意場上沒有壹帆風順的,到處都是暗流和險灘,但我從不畏懼困難,因為每壹次困難都是成長的機會。”說到創業過程,李金琦的語氣更堅定了壹點。1997年,他所在的國營化工廠倒閉,30歲的李金琦下崗了。他沒有自憐,肩負著家庭生活的壓力。他用自己的資金創辦了黑龍江鑫盛化工有限公司,開始了第壹次創業。
李金琦根據自己對化工行業的了解,將企業的生產方向鎖定在聚氨酯材料上。這種材料具有保溫隔熱的特點,廣泛應用於新型建築和熱力管道。
李金琦在創業初期,並沒有完全掌握聚氨酯的生產技術。為了解決技術難題,他拖著病腿到處查閱資料,請教專家;為了測試產品的耐寒性,他在冬天帶隊去了黑河、海拉爾、根河等地,在冰天雪地裏做實驗,壹待就是幾個月。
通過對現場試驗數據的分析,李金琦掌握了聚氨酯低溫發泡的性能,拓寬了聚氨酯的應用領域。這壹發現得到了業內專家的高度肯定,企業也逐漸獲得了回報。目前,李金琦在哈爾濱、上海、佳木斯等地經營著幾家大型化工企業。最早創辦的新盛化工,從年產值幾百萬元發展到年產值幾千萬元。
李金琦贏了。但經常忘記自己是殘疾人的李金琦,卻時刻不忘關心身邊的殘疾人朋友。他把幫助他們走上獨立自強的道路視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他在佳木斯的貧困地區捐建了壹所小學,為寧夏農村的壹個殘疾人家庭裝修了新房,並送去了壹臺彩電和冰箱,幫助許多殘疾大學生完成了學業。從2003年開始,他每年為30多名貧困殘疾人訂閱報刊。10年來,他看望鄰裏的貧困老人,逢年過節給他們買年貨。2007年底,李金琦被評為首屆中國殘疾人“自強創業之星”。
“我從來不認為我身體殘疾就可以逃避責任。相反,如果我的生命承擔了更多生命的責任,這樣的生命是充實而美好的。”李金琦說。
2.關於殘疾人的勵誌故事
特別香的蘋果。
他是個天生的侏儒,身高只有100 cm。
1962 65438+2月28日,他出生在法國南部的壹個小鎮。他的到來不僅沒有給家人帶來喜悅,反而給父母的心裏蒙上了陰影,家人對他的未來充滿了擔憂。因為他患有壹種罕見的“成骨不全癥”,這個患者體內的鈣無法固定在骨頭上,所以骨頭像玻璃壹樣脆弱,也就是俗稱的“玻璃娃娃”。
他的父親擅長吉他和電子琴。受家庭的影響,他很小的時候就對音樂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七歲時,他在電視上看了壹場鋼琴音樂會,著迷到了入迷的地步。他問父親他也想要壹架鋼琴,父親滿足了他的要求。
但是對於壹個手腳不靈的人來說,學鋼琴是很難的。每次他都要靠別人扶著他才能上下琴座。有壹次,他爸爸剛把他抱到座位上,臨時出去了。他不小心從座位上摔了下來,腳骨折了。
他心疼的父親建議他學點別的,反正他不同意,就決定彈鋼琴了。無奈之下,父親想出了壹個辦法,在鋼琴上安裝壹個特殊的助力裝置,讓他的腳更容易移動軟踏板。即便如此,他在練琴的過程中還是經常出現意外,以至於經常往返於醫院和家之間。但不管怎樣,他以頑強的毅力近乎瘋狂地練琴,壹練就是五年。
在他十三歲的時候,壹次偶然的機會,他的父親得知壹個劇團急需壹個小醜和配角,覺得他很合適,就送他去了。劇團裏有個小號手叫布魯內特。和他合作幾次後,發現他在鋼琴方面有特別的悟性,推薦他給打擊樂演奏家洛馬諾重點培養。在兩位音樂人的精心培養下,15歲,發行了第壹張專輯《閃電俠》。優美的音樂震撼人心,在法國音樂界引起轟動,使他壹夜之間成為“超級巨星”。
當他第壹次公開表演時,他站在離觀眾最近的舞臺前三分鐘。最後,他笑著問:“看夠了嗎?”觀眾會心壹笑後,開始表演。聽了他的表演後,觀眾被他的音樂震驚了。起初是短暫的沈默,然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事後有人問他為什麽先站三分鐘。他說:“很多人來是因為好奇我的身材。讓他們看夠了,才能認真聽我的表演,才能看到我靈魂的高度。”
置身於神奇的音樂世界,他忘記了四肢骨折帶來的痛苦,變得精力充沛,情緒高昂。仍然不滿足於自己的成績,他堅持把每天練琴的時間增加到11小時,每年舉辦180多場獨奏音樂會。有時候,超負荷的訓練甚至把他的指骨都壓斷了,所以他沒有猶豫。他鋼琴彈得越好,他就越有名。1987年,他又發行了壹張專輯《音樂》,這張專輯成為他音樂之旅的決定性轉折點,讓他成為鋼琴大師,足跡遍布紐約、米蘭、東京、巴黎等音樂城市。無論我走到哪裏,都有贊美的聲音。此時,大家已經不再好奇他那詭異的身影,而是帶著敬佩的目光仰望他靈魂的“高度”。
然而,再偉大的人,也有起有落。自《音樂》出版後,他的事業開始陷入低谷,他甚至因為焦慮而暈倒在壹家酒吧的臺階上。醒來後,他說:“我的骨頭好脆弱,但這次我壹點也不疼。”我告訴自己:時間還沒到,上帝還不想讓我死。"
樂觀積極的心態讓他對未來依然充滿信心,每天堅持練琴11小時以上。果然,過了壹段時間,他的事業迎來了輝煌時刻,不僅簽下了新的唱片公司,還出了越來越好的唱片,大受歡迎。尤其是與另壹位法國爵士音樂家格拉貝蒂合作的唱片銷量突破65438+萬。
曾經有人問他成功的秘訣,他引用了壹位哲學家的話:“世界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利也有弊。有些人有大缺陷,就是上天對它的香味特別偏愛,而我就是那個特別香的蘋果。”
1999 65438+10月,他在紐約死於肺炎,享年36歲。他留給世界的最後壹句話是:“如果我真的很高,我就很矮,很完整!”
他就是法國的貝琪·齊亞尼,世界上最偉大的鋼琴矮子,壹個積極向上,敢於接受命運挑戰,克服巨大生理障礙,彈奏出世界上最美的音樂的人。他的身材雖然矮小,但靈魂的高度足以讓世人仰視。
3.關於殘疾人的勵誌故事
只有左腳,依然書寫著精彩的人生。
他在愛爾蘭的都柏林長大。他天生四肢健全,但卻嚴重癱瘓,無法動彈。他患有嚴重的腦癱,發音不準,全身只有左腳能動。七歲時,他坐在輪椅上,和家人壹起去公園。幾個孩子正在參加繪畫比賽。他用羨慕的眼神盯著他們,喊著“啊-啊”不肯走。壹個孩子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大聲笑起來:“妳連話都說不清楚。我怕妳畫不出什麽好東西!別煩我們!”
他傷心地離開了,回家了。為了讓妹妹明白他的意思,他用左腳從她手裏搶過壹支粉筆,試著畫啊畫啊,就是畫不好。姐姐陪在他身邊,鼓勵他說:“我相信妳能畫好。上帝只是暫時解除了妳的武裝,讓妳不能像其他孩子壹樣畫畫。但如果妳願意花時間練習,妳壹定能畫出精彩的畫。”只要妳敢於夢想,妳就可以做任何事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壹直在努力學習用左腳畫畫和寫字。他的家人堅信他的智力沒有受損,只是不能與人交流。家裏人下定決心要讓他盡可能過正常的生活,於是把他放在大車裏拖著到處走,讓他多了解外面的世界。他的左腳變得越來越靈活,他實際上學會了遊泳。在家裏,他總是專心畫畫,並開始學習寫字。他的腳趾經常磨破,卻帶著疼痛堅持練習;他寫的很多稿子都被退稿了,但他沒有灰心。他經歷了壹次又壹次的失敗,但他的熱情依舊。他告訴自己再堅持壹天,壹周,壹個月,壹年。慢慢的,他發現自己又有了極大的熱情。當他的畫在全市獲獎,他的女性作品《我的左腳》經過多次修改出版後,他覺得自己的眼界開了。本來生活就充滿了各種可能,他相信前方會有更好的壹天。
他嘗到了寫作和繪畫的樂趣,他從未停止過。雖然每次畫壹幅畫,寫壹篇文章,他都很掙紮,腳都擦傷了,經常收到拒絕,但他從不放棄。他想抓住每壹個機會。
他的母親在醫生的幫助下把他送到了約翰霍普金斯醫院,他得到了很好的治療。他特別尊敬這位偉大的醫生,這位醫生後來不僅為他和其他腦癱患者創辦了醫院,還把他引入了文壇。幾位著名的愛爾蘭作家鼓勵他寫作,他深受鼓舞。27歲時,他花了很大的力氣寫出了小說《那些低潮的日子》。令人興奮的是,該小說壹經出版,便榮登暢銷小說榜首,並被改編成電影,由丹尼爾·戴·路易斯主演,他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他後來又出版了六本書。此外,他還是壹名活躍的畫家。
他的名字是克裏斯蒂·布朗。我聽說他成為了壹個著名的作家、詩人和畫家,只有左腳在動,只發出幾個聲音。很多人都很驚訝。克裏斯蒂在日記中寫道:“正如我姐姐曾經教導我的那樣,只要我努力,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在風雨中勇敢堅定;黑暗中,咬緊牙關前行;面對沙漠,妳的內心應該充滿綠洲。只要妳像蟬壹樣經歷痛苦,永不放棄,就壹定能展翅高飛!坐輪椅的孩子應該嘗試壹切!"
4.關於殘疾人的勵誌故事
鄭龍華,著名的無手攝影師。
鄭龍華,男,出生於2005年5月,1959,浙江臨安市人。童年失去雙手,1981開始自學攝影。在國內外舉辦過各種攝影展,在各種電影比賽中多次獲獎。2006年5月20日,鄭龍華在他的家鄉浙江臨安啟動了“生命之光”——壹個免提攝影師與100位殘疾人精英對話的攝影活動。兩年多的時間,他光是港澳臺就走遍了100多個縣,行程6。371.9萬公裏,采訪了1,000位各行業的殘障精英,拍了4張照片。5萬多張圖片,52萬字文字材料,19采訪筆記。86萬字。2007年5月,鄭龍華被評為杭州市勞動模範。
他拍攝的65,438+000名成功殘疾人的照片,壹位無手攝影師與中國100名成功殘疾人的對話,展示了那些沒有健全手腳甚至不能直立行走的殘疾人的成功故事。
49歲的鄭龍華說,“我選擇展示他們陽光的壹面,而不是關註他們的肢體。雖然拍攝更具視覺沖擊力,但我希望這些作品能帶給人們希望和鼓勵。”為了這組照片,他花了將近三年的時間。
他用鏡頭記錄了成功的殘疾人:失去右手卻創立了“譚木匠”木梳傳奇的譚傳華;因童年患病雙腿行動不便而創辦“姜敏軟件”的殺毒軟件專家王江民;甘肅清水縣秦婷鎮坐著輪椅宣傳環保的袁建明,雖然由於先天性佝僂病身高不足1米……鄭龍華想展示殘疾人“健全”的生活。“我希望這些作品是壹面鏡子,通過它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這些殘疾人能在這樣的情況下成功做事,每個人都應該更加努力。”
當鄭龍華努力工作時,這些照片鼓勵了許多遊客。北京市第四聾啞學校18歲的葛斌用手語說:“來看展覽之前,我覺得很迷茫。但是看到這些照片,我很感動。我要珍惜生命中的每壹天,努力工作。”他指著壹張殘疾運動員的照片說:“我能感受到她的努力!”"
北京市第四聾啞學校19歲的劉建超用手語說:“我來自四川。汶川地震後,那裏的很多人和我們壹樣,不幸成了殘疾人。他們需要用這些故事進行勵誌教育,勇敢面對生活。”
在1歲跌入火炕失去雙手後,鄭龍華對生命的磨煉並不陌生。他手腕間夾著筆寫字,兩次考上大學都被拒絕了,找工作碰壁了...當他陷入困境時,他的同學送了他壹架舊照相機。22歲開始用手腕操作這個“精密儀器”,給村民拍照。兩年後,他在上海獲得了壹等獎。
“攝影第壹次給了我自信。我以前內向,封閉自己,因為我知道自己和別人不壹樣。”.....鄭龍華說,“當其他攝影師拍著我的肩膀說‘老鄭,拍得好’,我就覺得我也能像他們壹樣創作出藝術上的好作品。”
殘疾人的生活經歷和其他人不壹樣。鄭龍華認為“困難比成功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殘疾人最需要的是精神鼓勵”。在他看來,對殘疾人最致命的打擊是“失去信心”。
鄭龍華曾在浙江臨安市殘聯工作。這段經歷讓他更熟悉殘疾人的感受:“殘疾人更敏感。有時候,妳的眼神,不屑的動作,對普通人來說不算什麽,但對殘疾人來說可能就不壹樣了。他們可能會想得更多。這也可以理解。”
在他看來,近年來對殘疾人的社會保護改善很快,包括教育和就業,但“仍然落後於社會發展”。在殘奧會誌願者的培訓中有壹個廣為流傳的原則:在幫助殘疾人時,必須先征得對方的同意。“讓他做他能做的。例如,殘疾人有時需要自己工作,而不是等待幫助。
5.關於殘疾人的勵誌故事
想要沒有手臂的飛翔
楊佩,女,漢族,出生於1990,身體殘疾,陜西省平利縣人。9歲時,他被高壓電擊。雖然失去了雙臂,但他始終樂觀向上,不向命運屈服。現在小楊佩和她媽媽去北京工作了。她壹直有壹個願望。等她有了壹筆錢之後,她會繼續深造,然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她特別喜歡唱歌跳舞,希望以後能有自己的殘疾人藝術團。
家住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興隆鎮孟茜街村的楊佩有著許多不安分的因素。村裏的變壓器放在村中央,孩子們來來往往總喜歡拉高壓線桿的斜拉索。9歲那年,有壹天午飯後去上學,她習慣用手拉斜拉索,沒想到斜拉索已經松了,撞到了高壓線。
命運瞬間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截肢,對於還沒有開始輝煌人生的她來說,意味著學業的荒廢,生命的缺失。
從那以後,家庭變得更加困難,父母不得不另作安排:父親在家陪弟弟,母親帶她出去打工掙錢。沒有雙手,生活都難以自理,更別說打工賺錢了。小楊佩慢慢練習用腳代替手,練就了壹雙靈活的腳。但是現實太殘酷了。沒有單位願意接收沒有手的楊佩。無奈之下,她選擇了乞討。
楊佩非常清楚,殘疾人必須自力更生,充滿自信,才能自立。自我提升需要自己的技能。沒有專業知識,壹個人找不到工作。即使有工作,遲早也會被淘汰。她想根據自己的條件找壹個合適的專業,然後好好學習,在社會上有所作為。她現在的乞討是湊錢,她的夢想是攢夠錢完成學業,讓自己有文化有知識,做個殘疾人。她最喜歡做的事是跳舞。她的夢想是成為壹名沒有雙臂的藝術家和舞蹈家。
楊佩從未失去他對生活的夢想,並堅信他能在逆境中生存。她平凡,像路邊的壹棵小草壹樣平凡,默默無聞;她是非凡的,她能在逆境中追求精神升華,甚至乞求,為了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