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廬山上的奇緣豆瓣評分:7.5。
《中國第壹場吻戲》是文革後中國第壹部體現愛情主題的電影。女主角張羽在電影中換了43套服裝,遠遠超過了張可頤在《花樣年華》中的23套旗袍。當年的新人張羽憑借這部電影成為80年代觀眾心目中的“夢中情人”,並於同年入選首屆金雞獎和百花獎“雙料影後”。現在在廬山上,廬山電影院有壹部非常著名的《廬山戀》,每天從早到晚只放映壹部電影《廬山戀》。觀看《廬山戀》已成為廬山的固定旅遊項目。
2.1981三個和尚
1981三個和尚豆瓣評分:8.6
這部電影改編自中國民間諺語,是70後珍貴的童年記憶。憑借其出色的藝術水準,該片在國內外獲得了許多獎項,包括第壹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中的1981最佳藝術電影獎,以及第四屆丹麥世界兒童和青年電影節中的1982銀熊獎。
3.1982茶室
1982《茶館》豆瓣評分:9.2
這是壹部由原著改編的著名電影。影片中“北京人藝”的群星璀璨,發揮了出色的作用,影片充分發揮了電影藝術手法的優勢。影片基本保留了原舞臺表演的神韻和民族化風格,並將電影化處理與原風格有機融合,使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更加突出。該片獲得1983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和1982文化部優秀電影獎。
4.1982少林寺
豆瓣評分1982《少林寺》:7.9
由張鑫炎執導,李連傑主演。這是武俠電影史上劃時代的作品。這部電影反對舊式武俠電影中純粹的花架和鏡頭技巧的做作。通過李連傑和他的功夫演員團隊的簡單和真實的功夫,觀眾真正欣賞了中國功夫。《少林寺》的震動讓光頭和尚覺遠的形象成為壹個時代的印記。
5.1983“城南舊物”
1983《城南舊事》豆瓣評分:8.7
改編自林出版於1960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執導、鄭、張豐毅主演。這部電影在中國內地上映。透過兒童的眼睛審視現代中國的變化對文革後的中國電影來說彌足珍貴。
6.1985黃土地
豆瓣評分1985黃土地:7.9
根據科倫的《深谷回聲》改編。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陳凱歌作為第五代導演,張藝謀作為攝影師的創舉。這也是25年前兩位中國頂級導演的首次合作。賈曾說他走在街上,偷偷溜進壹家錄像廳,放出了《黃土地》。當時,他很震驚,決定拍壹部電影。
7.1986芙蓉鎮
1986芙蓉鎮豆瓣評分:8.8。
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於1986年,由著名導演謝晉執導,劉曉慶和姜文主演。這是壹部反映建國以來反復政治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影片通過芙蓉鎮街頭小販胡、右派分子秦等人在從“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壹系列運動中的經歷,對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的20年中國歷史進行了嚴峻的記憶和深刻的反思。
8.1987紅高粱
豆瓣評分1987紅高粱:8.1。
由張藝謀導演、鞏文主演的電影《紅高粱》因其強烈的色彩和大膽的風格而受到好評。這部電影塑造了壹群中國的普通人,比如“我奶奶”、“我爺爺”和羅漢大叔。最大的特點是它展示了中國人民英勇和坦率的壹面,這與中國大陸電影傳統的悲傷和沈重的風格截然不同。攝影師顧長衛在取景和色彩應用方面有著出色的表現。男女主角在高粱地裏相遇的場景有著中國電影少有的“景人合壹”之美。1988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電影。
9.1987老井
1987老井豆瓣評分:7.7
壹部充滿深刻哲理的電影,它以現實主義的方式展現了當代農村青年的奉獻精神,並由此歌頌了中華民族的頑強毅力。上映後,引起了很大反響。由呂麗萍和張藝謀主演,獲得11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員獎,以及1987美國第七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11薩爾索國際電影節壹等獎。
末代皇帝
1987末代皇帝豆瓣評分:8.6
這是壹部由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的傳記電影。雖然它不是壹部國產電影,但它的選題和背景與中國密切相關,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當時外國人眼中中國傳統社會的縮影。這部電影將溥儀的故事詮釋為壹個皇帝,它沒有講述溥儀的故事和中國的歷史,而是選擇了壹個獨特的視角來看待末代皇帝的生活。值得壹提的是,本片獲得了第60屆(1987)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電影是通過移動攝影和幻燈片放映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連續影像畫面。它是壹種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現代技術和藝術的綜合體,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寫作、雕塑、建築和其他藝術。
但是,它有自己的特點。在藝術表現方面,電影不僅具有其他藝術的特點,而且由於可以使用蒙太奇(法語)而具有超越所有其他藝術的表現手段,並且電影可以大量復制和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經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2018 2月2日至22日就《電影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參考資料:
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