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特洛伊戰爭木馬屠城關於西方文學的影評

特洛伊戰爭木馬屠城關於西方文學的影評

特洛伊》:走下神壇的悲壯史詩

文:紅袖添飯

西方文明起源於古希臘文明,《荷馬史詩》則是古希臘文學藝術中的瑰寶。作為世界文明的源頭之壹,這壹偉大作品壹直啟迪著後人的智慧與想象;5月14日公映的好來塢電影《特洛伊》,是對《荷馬史詩》的最新壹次致敬。

與以往“忠實原著”的改編作品不同,《特洛伊》對《荷馬史詩》中的《伊利亞特》部分作了大幅度修改,去除了所有的神話色彩,將壹場人神之間的混戰,變成壹部完全以人類為主體的、關於戰爭、愛情、英雄與傳奇的悲壯史詩。

和原著壹樣,《特洛伊》的故事也是以希臘第壹勇士阿喀琉斯(Achilles)為中心。影片壹開始,就塑造了他的“戰神”般的形象,同時表現了他與當時希臘最強大的王阿伽門農(Agamemnon)之間的矛盾。接下來,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盜取海倫(Helen)和大舉圍攻的故事了。鑒於《伊利亞特》在特洛伊主將赫克托爾(Hector)死後就結束了,《特洛伊》剩下來的情節就參考了《奧德賽》的開頭部分以及其他古希臘傳說,最終還是以阿喀琉斯的命運為終結。

除了隱去神話色彩外,《特洛伊》還對《荷馬史詩》故事中部分人物關系和情節作了修改。例如原著中阿波羅神廟祭司之女克律塞伊斯與阿喀琉斯的女俘布裏塞伊斯(Briseis),在電影中就變成了同壹個人,帕特洛克羅斯(Patroclus)由阿喀琉斯的好友變成了表弟,而阿伽門農在電影中的歸宿也要比原著中更戲劇化得多。此外,在原著中,特洛伊之戰持續了十年,雖然《伊利亞特》以阿喀琉斯的憤怒開始,只集中描述了其中最精彩的51天,但對壹部兩三個小時的電影來說,過於細節的描述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特洛伊之戰,在電影中看起來也就是兩三天的事。

這種取舍與改動,在我看來是成功的,是符合電影的敘事特性與節奏的。歷時十年的戰爭,電影並非沒法表現,只要幾個簡單的字幕就行了;但是,劇情電影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應當在於情節的連貫與緊湊,尤其是對於這樣大制作的商業電影而言,突出原著所表現的主題、而不是斤斤計較於虛構的時間細節,才是把握原著神髓的正確方式。從這壹點來看,我贊賞影片的敘事節奏。影片開始十五分鐘內,就交代了壹場最偉大戰爭的起因和主要人物關系與性格,卻並沒有露出倉促急躁的痕跡,顯示出編導優秀的控制能力。電影的開頭,使用的是典型的“先聲奪人”的手法,阿喀琉斯的勇猛無敵以及自負散漫給人留下了深刻的第壹印象,這樣壹來,觀眾就很容易理解其後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了。

作為壹部85%時間裏表現戰爭過程的將近三小時的電影,而且又是線性發展的情節,《特洛伊》居然沒有我想象中的沈悶或過分;恰恰相反,影片的不少場景,都強烈地吸引了我。更為難得的是,它不僅是吸引我的“目光”,而是吸引我的“心靈”:盡管我已經對《荷馬史詩》的故事爛熟於心,但在觀影過程中,我仍然對帕裏斯(Paris)的不負責任感到出離憤怒,對赫克托爾的忠誠與無奈感到無比痛心,對阿喀琉斯的個人悲劇感到同情與悲哀……

可以說,《特洛伊》不僅僅是復活了《荷馬史詩》所表現的主題,還使得這些主題更容易被普通人理解。原著中人物的命運無常以及相應悲劇,還可以說是人被百無聊賴的眾神玩弄於股掌之間;但在本片中,正由於抽離了所有的神話因素,人物的命運變得完全由人物各自性格與環境驅使;因此,原著中需要借助“神的安排”所表現的種種轉折,無壹不深深烙上了人性的印記。原著中帶上了神意的人的脆弱、貪婪、勇敢、忠誠,也終於可以現出“原形”。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將高貴的藝術史詩庸俗化了,但是我認為,只要讓更多的人更能理解人類自身,那這樣的“庸俗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正如同偉大的戰爭需要偉大的戰士壹樣,史詩級的電影也需要史詩級的場面。

《特洛伊》在這方面做得中規中矩。倒不是說它不好、不震撼,只是有《角鬥士》、《魔戒》等影片珠玉在前,而本片的很多場面又是模仿以上兩片的運鏡方式,所以至少在創造性上就降低了壹些印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