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東德青年亞歷山大過著很平常的生活:他沒有女朋友,上班下班,姐姐跟姐夫離了婚,整天要他幫忙照顧小孩,母親是個忠誠的社會黨黨員,忙於各種社會活動,偶爾還能上電視。他的家裏沒有父親,那個人十年前逃到西德去了。
某壹天,母親在回家路上心臟病發昏倒,亞歷山大的生活開始天翻地覆的變化。東德領導人終於同意跟西德商談統壹問題,柏林墻打開了大門,兩側的居民蜂擁而入對方的領地開眼界,可口可樂漢堡王宜家遍布東德。亞歷山大下崗後加入衛星電視公司,跟西德人丹尼斯搭檔,上門推銷衛星電視天線。
就在德國統壹之日即將來臨時,昏迷接近壹年的老媽醒了,大夫告誡孩子們,她的狀態很不穩定,決不能受任何刺激。亞歷山大決心讓老媽在臥室裏繼續過東德的生活,他和他的西德哥們丹尼斯必須完成下列(不可能的)任務:
1)恢復家裏的裝修,把壹切腐朽的東西趕出去。
2)繼續供應東歐國家的食品,特別是母親最愛吃的某種酸黃瓜,因為西方貨的沖擊,那些東西都已經絕跡了。
3)讓母親繼續看到東德新聞。
4)恢復家裏人的穿著,特別是小外甥女必須繼續傳東德的塑料尿褲而不是西歐紙尿褲。
5)在家裏不定時召開街道黨小組會和組織少先隊員探望老革命。
6)教育姐姐的西德男朋友扮演東德人。
後來他們又不斷遇到補充任務:如何解釋窗外出現的巨大可口可樂廣告,樓裏搬來的西德鄰居,統壹之夜的慶祝喧鬧,還有找父親來見母親壹面。
這是壹部超過《勞拉快跑》的傑作,德國人比好萊塢更善於(或者更敢於)利用數字電影的壹些特性,剪接上有些獨特的技巧。不過沃爾夫岡·貝克其實是個五十來歲的中年導演,他的電影語言並不像《勞拉快跑》那樣激烈,應該更容易被普通觀眾接受。
我看的是首映場,提前五分鐘到場,買到的是倒數第七張票,被迫坐在第壹排。看戲的時候,很容易分辨出德國人和法國人,少數幾個流竄過來的德國觀眾專門在法國人不笑的時候大笑,特別是那個“什麽什麽酸黃瓜”,我記不住那個德語詞,估計就跟中國的“大生產香煙”差不多。
不過不是德國人,也會笑個不停。這電影的故事很像某壹集的《我愛我家》,宋丹丹摔了壹跟頭,醒過來就失憶二十年,全家人怕她發瘋,被迫假扮文革時代。這部電影拍得認真紮實,有更多更有趣的細節,特別是整天想當導演的西德青年丹尼斯,他用舊新聞片加自拍錄像自制《東德新聞》,什麽亂七八糟的穿幫他都圓得過來,還播得壹本正經。每次出現《東德新聞》,觀眾必定笑得人仰馬翻,此人今年不摟幾個最佳男配角獎什麽的,天理難容。
不過這電影並不是《我愛我家》式的調侃喜劇,接近結尾處,梁左先生該抖出最後壹個包袱了,德國人卻漸漸轉向傷感,父親來見到母親,母親終於安詳地去了。失散十年的父女在走廊裏相遇,父親起初漠然,然後漸漸醒悟,但女兒已經轉身離去,他們之前在“漢堡王”的外賣窗口已經見過壹面,她對他說“祝妳好胃口,感謝光臨漢堡王”。
這電影的厲害在於,妳看的時候會笑,但看完後壹嚼,馬上就會感覺到苦味。片中的母親並不像“老傅同誌”壹樣可笑,她有些可悲,又有些可愛。編劇可能寫出了壹大批東德人的感情:他們有些懷念那個消失的國家,那是他們的母親,他們的根,也許不完美,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許現在的生活更好,但他們還是懷念,因為他們就是這樣長大的。
再見列寧——獻給母親,壹部偉大的德國新電影
作者:向著夢想飛行
影片定格在89年前後,女主人公克裏斯蒂娜是個積極的社會主義活動家,壹次國慶節深夜在街頭趕上不滿群眾組織的遊行活動,看到兒子亞歷山大也在其中,突發心臟病昏迷過去。數月過去了,其間社會發生動蕩變化,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統壹,物逝人非,母親也在長眠過後突然蘇醒過來。為了保住母親的生命,不讓其再經受過大打擊,亞歷山大決定想盡辦法,不讓母親察覺到這些變化......
導演沃爾夫岡.貝克1954年出生於原聯邦德國的威斯特法倫州赫莫區,這部影片幫助他得到了眾多歐洲電影節的傾慕,而在德國本土,反響更加強烈,上映期內場場爆滿。我們知道壹部影片能夠感受有同樣經歷的人這很正常,但是很多像我壹樣沒有過這類經歷的人,卻同樣會被感動,這就顯得很不尋常。導演或許將自己三十多歲時的夢想寄托在了本片中的男配角身上,當他看到柏林墻被拆掉的那壹刻,潮水般的人們湧入西部,壹定催生了拍攝本片的情愫。
兒子亞歷山大將東西德合並的消息以特殊的方式,遲了三年才告訴自己深愛著的母親。母親的骨灰也在最後時刻獻給了她的東德故土,伴隨著兒子的少年夢想----壹架火箭升空,化作絢爛的禮花在空中噴灑,壹個被編造的騙局在此刻終於畫上了句號。我不禁會問自己,謊言會不會給母親帶來遺憾?也許有的人會這樣認為,把事情的真相隱藏起來不讓母親知道,這是對母親的傷害。但我邊看影片,邊感覺到留給自己深愛的人永恒的歡樂,這才是我們應當追求的結果,哪怕這是壹次欺騙,也仍然是彌足珍貴的。男主角也因為將這份母子濃情表現得感人至深,而獲得德國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可以說當之無愧,他讓我們看到了在那個時代,壹個用真實行動來表現對母親熱愛之情的兒子形象。這部影片除了獻給壹個國家,還是獻給世界上所有的孩子,我們都應當以其為榜樣。還有,我們知道在世界上任何壹個地方,妳都可以用mum來稱呼母親,這是人類不變的語言。
有的片子在拍攝感情部分時,往往很恣情,像是在往畫布上抹壹塊塊厚重的油彩,‘再見列寧’卻並不如此。影片在感情部分投入的筆墨不多,兒子的戀愛,父親的歸來,觀影者都不會感到被強制施以感情宣泄的痛苦,而是在這溫馨中盡顯人生百態。很久沒有看到這麽透徹的片子了,節奏明快,和諧統壹,每壹個鏡頭都似未經雕琢,但又透著那麽的精致。那段歷史雖然記載在德國的成長史上,但我們以不會感到陌生,也能夠深感其中的奧妙。如果是我,我會將這部影片作為獻給祖國母親華誕的禮物,影片並不是盡情歌頌領導者群體的公德,而是將國家的這段歷史,濃縮到壹個普通家庭中去,但當妳隨著影片的深入,妳會很直接的感受到導演的用意:任何時候我們的國家從太空上來看,都只會是壹個小小的藍色星球,而壹個國家相比起壹個星球,就會顯得更微不足道,所以無論妳承擔的職責有多大,妳的眼光都應當放的遠壹些,把人民的利益置於任何事物之上。
看片子的時候就感到音樂確實很耳熟,好像在哪部片子裏聽過類似風格的作品,最後終於在片子的cast中看到,這原來是Yann Tierson的作品,從作曲到鋼琴演奏都由其壹手操辦。同時,他還動用了相當壹部分的歐洲古樂。他是壹個總能將歡笑與痛苦融入到音樂之中的藝術家。法國新電影天使愛美麗的配樂也出自他之手,當時給每壹個人都留下過深刻的印象。而到今天看到的再見列寧,則更是讓我感到了圖像與音樂結合的奧妙。壹開始看電影,常會被壹些音樂所觸動,但隨著看過的影片數量增多,反而感覺這種只是附和節奏,而不喧賓奪主的配樂風格,更為合適,鋼琴演奏像流水壹樣,隨節奏快慢緩急來表達出影片的情緒,以最大的程度幫助我們進入劇情,感受那段80年代末兩德的動蕩歲月。同樣是鋼琴作品,Philip Glass的就顯得有些嘩眾取寵了。
影片沒有更多的把問題放在兩德爭端的問題上,而只是用幾個畫面停留在了爬在墻頭上亢奮的人們,而且是被冠以在造假新聞的片斷,這樣就將本來嚴肅的氣氛變得緩和壹些,任何人接受起來也不會有太多困難。這是壹種嘲諷的方式,利用編造謊言來從反面來看待那段歷史,如此的敘述方式,自然變得很豐韻富饒,也容易讓妳看到不同於我們所熟知的歷史的正確的壹面。
記得在翻譯作品時,最重要的是要體現出作品的‘信’字上,那麽如果做個類比,將這部影片比作壹個文學作品,這部影片就是在動用壹些非正面特征,而非從正面角度來概括這段歷史,這就會更令人信服。當主角勸說母親以前同事、鄰裏去掩蓋真相時,他們雖然都對過去歷史報以懷念之情,但卻也早已融入了新的時代,而對過去發生的事僅僅看作笑爾,雖然有人願意回到過去,但這只能被理解為是由於自己的適應能力低下的結果造成的,我們應當永遠承認,歷史車輪的前進不會為少部分人的精神意誌所轉移。
如果說壹部作品能夠送給自己的祖國母親敬獻生日慶典的話,那麽‘再見列寧’壹定可以說做到了這點。國家應當以增強國力,提高國民生活水平作為準則,而人民也應當不計較個人得失,這亦是時代發展的最根本前提。
影片原有的德語名字(Die DDR lebt weiter auf 79qm)叫做,民主德國在這79平米房間的延續,其實光從影片的名字就可以知道這是在在對那段時期的致敬和禮贊。
再見列寧:剖面裏的見證
作者:懶殘
時間過的真快,這部2003年的電影現在看來似乎很遙遠了。最初看到片名,尚以為是壹部俄羅斯的列寧傳記式記錄片,記錄雖真實卻予人枯燥,所以提不起興致去看,直到最近偶然看了介紹,才發覺這竟會是壹部完全的德國影片,壹段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德國社會變革中的故事。就影片的故事性來說,說它是壹個別致的小品也無不可,它似乎想用壹個很嚴肅的片名來講述壹個故事,壹個處於社會變遷下的溫情家庭故事,傳達著壹個溫馨懷舊但卻充滿希望的主題。影片正視那段歷史,卻選擇了近乎中立的態度,沒有批判與審視,而是將這段歷史融合進壹個普通的東德家庭來展現。以普通人的生活視角來見證這段歷史的變更與發展。
影片講述了在東德生活的壹個普通家庭,父親越過柏林墻投奔西德後,留下了母親與兩個子女在東德繼續生活,失去了父親的母親嫁給了社會主義,在1989年這個特殊歷史時刻,母親目睹了兒子因為參加夜遊示威而被警察逮捕,導致心肌梗塞昏迷,昏迷持續了八個月,在這期間,兩德間的關系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東德的社會主義被西德的資本主義替代,柏林墻被拆除,兩德統壹。在八個月後,母親蘇醒了,兒子聽從了醫生的勸告,知道母親已不能再受任何刺激,否則性命堪輿。兒子知道母親無法承受失去社會主義信仰的打擊,所以將母親接回了家,在母親那僅有幾十平的小屋裏開始了東德社會主義的重建,於是,壹場充滿著愛與謊的荒誕劇上演了。
影片是完全以兒子的視角來講述,在他的講述中,穿插了整個那個時期的社會變更對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雖然完全個人化的講述角度有著太多的主觀性,但這只是影片的敘事形式,歷史對於我們來說,很多時候也是主觀的。對於同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我們,對這個講述的世界感到很熟悉,絲毫沒有因為國家不同的差距而產生理解上的難度,反而感到壹絲相似與親切。片名叫《再見列寧》,影片中卻沒有出現列寧,有的只是列寧的雕像與列寧的思想,在本片中,他儼然成為制度與信仰的象征。再見列寧,我想最淺顯的理解就應是告別以往的生活,對已被替代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告別。
也許每個人都會從影片中讀到不同的感受,我讀到了信仰、救贖、親情與謊言。
關於信仰,關於救贖
不管是出自內心還是迫於形勢,社會主義早已變成母親的信仰。在父親走後她為這個社會、這個信仰註入了最大的心血與熱情,所以在這個特殊時期,兒子才會為她編造這麽壹個大謊言來重新建起她的信仰。處於青春躁動期的兒子阿裏斯,似乎是並沒有明顯被控制在制度下。但在母親昏迷、兩德統壹後,他的生活、他的世界發生了倒轉變化時,他的信仰就已經迷失了。他變得仿徨、變得不安、變得失去了存在的根本。與其說他在為母親虛擬重建東德,倒不如說他是在尋找自已已經迷失的信仰,尋找自已的救贖。母親去世了,為她而建的虛擬社會主義東德也變得沒有任何存在意義,這同時也暗示著此時的兒子也正式標誌與社會主義制度進行告別,他似乎是重新把握住了生命,邁向新的開始,投入新的生活。
本片沒有任何批判的傾向,所以不要去想信仰的內容,信仰本無對錯,關健是在乎人心。在影片中打倒的不只是東德的***產政權,還有東德的價值觀和生活模式,所以在這個特殊年代,他們需要這種看似荒誕的形式來支撐自已。這不是自已騙自已,而是自我求贖,自我調整,這是我們都需要的。不管發生了什麽事情,生活還是要繼續的,只要堅持自已的信仰,我們就能突破逆境去面對。
關於親情,關於謊言
這部影片在另壹種理解上,其實就是壹個關於愛與謊言的溫情電影。
對於兒子來說,通篇的謊言都表達了對母親的愛,他的荒誕行為中,雖然含有對信仰迷失的自我求贖,是通過親情的這個切點來表達出來。但他用壹個壹個的真實的行動來表達對母親的感情這個形象是可信的,是感人的。為了讓母親平安的養病,兒子在母親的小屋裏重建了東德的縮影。其實兒子不知道,母親內心深處的信仰可能根本就不是革命,不是社會主義,不是國家制度,而是壹家人自由、快樂的生活。真正的柏林墻拆除了,母親心中信仰卻始終沒有變過。為了維護這個信仰他不惜帶上另壹套信仰來對所有人說了壹個大貫穿全片的大謊。她的這個謊言在父親離開東德時就已開始了,他隱藏了自已的感情,將自已的壹生都獻給了社會主義制度來換取親情關系的完整。
在影片最後,母親看著兒子,露出理解的微笑去了,他理解了兒子的謊言,享受著兒子給她的愛,懷著她的信仰安詳的去了。給愛的人永遠的快樂,是亙古不變的,即使使用的手段是欺騙,手段說穿了只是手段,真感情是值得原諒的,所以,有時我們大可不必為善意的謊言而背負太多的譴責。
我是普通人,對社會體制沒有什麽太明顯的喜惡,我不屬於憤青,我也不喜歡政治,但我想,對於許多人來說,政治是不重要的,制度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生活。過去的都是歷史,歷史再凝重也只是歷史,都是過去時,新的生活還要繼續。
影片的主旨不是批判什麽,他站在了中立的立場,懷念了過去,肯定了進步,頌揚了和平。以普通的家庭的變化體現出了不普通的社會變更。將濃重的歷史主題鬧劇般的融進了生活。導演沃爾夫岡?貝克帶給我們的這部影片是壹個黑色喜劇,他切開了那個時代的年輪,在它的剖面上來見證歷史的變更,在巨大的社會變革,人們依舊要生活,影片充斥著的不是對過去的傷逝,而是對未來,對生活美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