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求介紹影片《孫中山》

求介紹影片《孫中山》

《孫中山》

劃重點:傳記片的心理敘事

導演丁蔭楠擅長傳記電影,用詩意的畫面展現人物的心理狀態,用非線性的敘事方式重構歷史時空和個人命運的交織和碰撞,展露出卓越的先鋒意識,以《孫中山》(1986年)為例,簡單聊聊。

藝術真實。無論是站在時代潮頭的大人物,還是身居陋室的小人物,都曾是真實存在的,將他們的故事搬上銀幕首先要尊重事實。讓人物貼近真實,無論是從外形、動作、還是神態,主創們都做下了大功夫,而最讓人稱贊便是幾處心理變化的描白。比如是否回北京,主人公陪著兩個女兒玩,壹旁的妻子顯得特別焦急,而主人公紋絲不亂。其次,便是相關事件的還原。無論是旅居海外,還是冒死回國,影片選用陰暗的色調來彰顯時局的緊迫性和年代感。既制造出社會動蕩的壓抑,也彰顯了人物精神世界的厚重。

藝術的主觀性。導演丁蔭楠在談到創作時說,對於過去,對於不熟悉的環境,需要有主觀想象。比如基於史料重塑偉人的心理軌跡,非常有助於理解為什麽這群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烘托了局勢的迫在眉睫。非線性敘事,以情緒為結構,或許很冒險,人物形象卻也活靈活現。

心理敘事。對於習慣傳統線性敘事架構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很悶,它不是依據“起承轉合”的順序來講故事,更多地通過個人與時代的交相呼應,側面展現當時的人和事。主創著力探究人物的思想深度,縱然故事以悲劇收尾,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意念還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這充分凸顯了創作者的主體意識,同時也強調了導演的在場性。

先鋒性。本片是中國電影史上具有開創性的嘗試,首先,它不拘泥於歷史的線性發展脈絡,以情緒結構為敘事策略。其次,鏡頭語言的詩意表達,沒有大開大合的矛盾沖突,反而輕聲細語的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