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淺析《紅高粱》電影,我是學編導的,老師要交壹篇影評,用運動攝影以及色調、景別來寫,要求有標題、獨立

淺析《紅高粱》電影,我是學編導的,老師要交壹篇影評,用運動攝影以及色調、景別來寫,要求有標題、獨立

對於《紅高粱》這部電影,兒時的記憶就只依稀的記得抗日的大英雄和漫天的紅。後來高中看了莫言的小說,才明白其中的愛恨糾葛、國仇家恨。莫言是從那個時候走出來的人,所以他話不多。他以第三人稱在《紅高粱》和《高粱酒》裏的陳述,采用蒙太奇的手法,消解了愛與恨的太多分量。只有深入體會之後才能感覺到其中字字如彎刀,刻入骨髓。然而張藝謀是不同的。

這次再看《紅高粱》,雖說是第二遍,但給我的震撼和感動已遠遠超過第壹次。很多小說翻拍電影之後,會讓原著黨哭暈在廁所。張藝謀翻拍的這部片子無疑是業界良心。他以自己激蕩澎湃的熱血和抱負拍活了《紅高粱》,對原著和作者的尊重,在這部片子裏隨處可見。

對於小說翻拍的電影,很多人總是會誇大導演的功勞。明明是作者絞盡腦汁設定的情景、煞費苦心埋下的伏筆?全被壹股腦的冠在導演的頭上。這樣的現象總是輕易就會讓導演獲得很多好評,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導演壹勞永逸,不肯在小說的翻拍上面更花心思。所以對於很多人贊嘆不已的,諸如“張藝謀在《紅高粱》裏埋設暗線,全片都有紅高粱。用紅高粱來引出抗日,引出解放人性自由?的手法。”、“九兒出嫁的場景,顛轎的精彩。”等等,我是不看重的。這本來就是書裏面有的,是人家莫言的高明之處,張藝謀只不過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罷了。所以整部片子,我更側重於張藝謀的改編上。

小說裏莫言是在轉述他父親的事,又以他父親的所見所想來記述他爺爺和他奶奶的事。所以小說裏的故事很破碎,需要讀者自己梳理。然而張藝謀在影片裏卻摒棄了這種蒙太奇的手法,雖然也有旁白,但是壹上來就是九兒出嫁的畫面,讓觀眾們先入為主的就將故事的男女主角拎了出來。然後通述到底,壹氣呵成。在小說裏對於出嫁的描寫很詳細,九兒似乎遇盡了壹切出嫁的忌諱事。但在影片裏,張藝謀砍掉了這些情節,單單保留了九兒用腳挑著轎簾看余占鰲、余占鰲把九兒的腳送進轎廂裏、顛轎以及遇見假三炮。憑借這幾件事觀眾心裏面也都有譜了,劇情發展也順理成章了。莫言在小說裏面曾經強調過九兒的腳,三寸金蓮,不大不小被裹得極好。九兒和余占鰲的愛恨起於九兒的腳;假三炮覬覦九兒,臨時起意劫色,最後反被余占鰲打死也是起於九兒的腳。但是文人自負,總喜歡讓讀者自己發現其中關鍵,輕描淡寫就過了。然而這壹點被張藝謀抓住了,無限放大,也就成為了影片當中的亮點。對於高粱酒,其實莫言在書中是沒有說顏色的。然而張藝謀執意選用紅色。壹是因為高粱酒本就有紅色的,現在無色的高粱酒技術 精進之後的產物。張藝謀結合那個年代,選用了紅色;二是因為暗喻革命、抗日還有被欺壓的中國百姓以及革命戰士的鮮血。除了這兩點,我始終覺得張藝謀選用紅色還有壹點,那便是酒中還有羅漢大叔的血。鬼子修公路來村裏搶牲口、抓壯丁,用刺刀劃破了羅漢大叔的頭皮。鬼子看到九兒色心大起,九兒急中生智抹了羅漢大叔的血裝瘋賣傻才得以幸免。羅漢大叔被鬼子抓走後,九兒拿高粱酒洗了臉,高粱酒裏混了羅漢大叔的血之後總有揮之不去的濃重的血腥味。九兒便將這壇酒封存了,誰都不許動。九兒再見羅漢大叔的時候便是鬼子生剮羅漢大叔了。所以我私心認為張藝謀也是想用紅色的高粱酒來緬懷羅漢大叔。

在小說裏,鬼子只生剮了羅漢大叔壹人。莫言描述得很詳細,包括第壹刀切的哪裏,第二刀切得哪裏,鬼子把剮下來的肉餵狗?影片裏把這些血腥的場面省去了,但卻加了壹個人——三炮。鬼子先命屠夫剮三炮,屠夫壹刀殺了三炮免去了他的痛苦和淩辱。正當大家揪著的心放下的時候,鬼子又命令小學徒剮羅漢大叔?在這種雙重的刺激下,我相信觀眾的心裏已不再是痛斥鬼子殘忍、沒有人性了,而是上升到壹種熱血激蕩,反抗欺壓的愛國情懷。不得不說張藝謀很高明,懂人心。這儼然也成了影片裏的小高潮。

通觀影片,最讓我感動的是九兒死的時候。小說裏九兒死的時候其實是壹個慢鏡頭,九兒躺在高粱地裏,從九兒的視角看到了正午的太陽、隨風擺動的高粱、還有天邊飛來的壹群白鴿。在其中,九兒是有過掙紮的,看到陽光和白鴿,感受到微風吹來的時候,九兒是想著世間的壹切美好不忍閉上眼睛的。然而看到高粱的時候,嗅到被壓斷的高粱的新鮮的味道的時候,感受到背部傳來的壓在高粱上的觸感的時候,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終究笑著沈睡了過去。這段情節很耐人尋味,也是小說中的高潮。張藝謀卻在這裏轉換了人物,不已九兒的視角來看,壹個將死之人所看到的多少有些悲壯和絕望。張藝謀換成余占鰲來看,看到了壹輪紅日,看到了漫天的紅?影片也在漫天的紅中結束,余占鰲看著紅日在想些什麽也成為了懸念。不得不說張藝謀這個舉動很大膽,不過將九兒換成余占鰲讓

整部影片更加樂觀,更有希望,也算是民心所向。

所以我認為張藝謀《紅高粱》真正成功的原因是因為他不甘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從壹個老者口中聽到了這個故事,然後以壹個新時代裏的年輕人的口吻傳承了這個故事。他為這個故事註入了新的年輕的血液,他讓這個故事可以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