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壹看到“戰長沙”這三個字,估計很多人會第壹時間聯想到1959年八壹電影制片廠拍攝的經典戰爭片《戰上海》。那是壹場慘烈的攻堅戰,是壹段戰鬥英雄編制的壯麗詩篇。不過在50多年過去後,我國拍攝戰爭題材影視作品的創作思路、視角選擇、敘事手法都有了很多變化,為觀眾提供了更多的鑒賞空間。與以往的戰爭題材相比,《戰長沙》另辟蹊徑,讓觀眾看到了壹場歷史著名戰役背後更加真實的壹面,讓觀眾體會到原來戰爭不是屬於那些英雄的,戰爭中更多的是壹個個小人物的選擇與成長。 戰爭題材壹向是內地影視作品的最愛,其中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感染了壹代又壹代中國人。受限於電影的時長,在八壹廠大五星的閃耀下,我們看到的大都是高大全戰鬥英雄。李向陽、董存瑞、王成都成了信念影像化後的符號。隨後內地電視劇產業高速發展,為塑造更豐富的角色性格提供了空間。戰爭題材影視作品裏的主人公,漸漸從高大全變得更有血有肉,甚至是有缺點有毛病的人。比如劃開戰爭題材新時代的《亮劍》,以及已經成為吸金招牌的“英雄無敵”系列中陳寶國所飾演的某些軍閥。 這些個性更鮮明,事跡更多樣的“英雄”不僅能在戰場上往來沖鋒,保留血性視覺,還能在生活文戲中,惹出很多有趣的事兒來。這種變化和差異,令觀眾看到了新意。不過這種創作有時也會適得其反。如果掌握不好度,主人公的個性就會變得喧賓奪主,顯得做作、刻意、本末倒置。當娛樂性高過了對戰爭的思考,那麽戰爭劇的藝術價值便大打折扣了。戰爭劇畢竟不同於偶像劇、穿越劇那麽純商業純娛樂,不能為了吸引眼球而不擇手段。
於是戰爭劇發展到《戰長沙》這個時期,創作思路上再次顛覆----主角已經不再是戰役中的將軍或士兵,而是這場戰役發生地的壹戶普通的居民。改編自同名小說的本劇,以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長沙會戰”為背景,借由長沙城壹戶普通的“胡”姓人家,展現出命運的浮沈、戰火的無情、不屈的精神。這戶人家被戰爭卷入,卻不是那些足以改變戰爭成敗的“英雄”。這種無英雄式的戰爭描寫,在國外同樣有成功的先例----被業內人士推崇為最佳戰爭電影的《細細的紅線》。泰倫斯-馬利克當年手上有十幾位國際巨星,卻沒有讓其中的任何壹個人在自己的這部電影裏充當英雄。相反,每壹個明星都有壹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每壹個明星都演出了戰爭中的壹個生命。
《戰長沙》中的“胡家”是極具代表性的長沙家庭。胡十奶奶是個慈祥和藹的老人,胡父是個懦弱的知識分子;姐姐胡湘君庸碌勤懇,妹妹胡湘湘天真爛漫,弟弟胡湘江好高騖遠;全家人沒有壹個看上去有成為英雄的潛質。況且他們在經濟上頗為倚重的姐夫薛君山還是個地頭蛇,是個斂財手段壹流的反面教材。可正是這群非英雄,在劇中壹步步成長起來。關鍵時刻胡十奶奶主掌大局,救人救己;胡父面對日本人的羞辱有氣節地說了不;弟弟和姐夫都走上了戰場,也並非那種以壹當十的英雄,而是拼盡了性命。即便是本劇第壹男主人公,穿上軍服帥氣無邊的霍建華,所飾演的顧清明也在最後因為戰事不利而接受調查。
僅從成敗結果上來看,這些人沒有壹個人稱得上“英雄”。但是看著《戰長沙》壹集壹集過來的觀眾,都願對他們豎起拇指。他們讓我們看到了宏觀戰爭中的微觀情感,他們不是英雄,卻給我們帶來了英雄所沒有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