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黃百鳴和馮勇。
導演:曾誌偉
主演:許冠傑,麥家和張艾嘉。
大盜金剛(許冠傑飾)利用黑幫的秘密生意,搶劫了壹批鉆石,但他在離開時不小心留下了壹只白手套,被香港警方誤認為是國際犯罪集團的“白手套”。於是他打電話給紐約的國際刑警組織,要求派光頭偵探(麥家飾)到香港追捕罪犯,香港女警何東詩(張艾嘉飾)協助辦案。沒想到光頭偵探剛到香港,就被同樣光頭的歹徒搶了金店。女警誤以為偵探是強盜,把他抓回了警察局。這時,珠寶的主人飛到羅馬,和黑手黨教父商量。教父知道香港有人冒充他的“白手套”,到處作案,決定和殺手壹起來香港查明真相。為了自保,金剛向警方自首,攜手光頭神探對付“白手套”,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經過多次鬥智鬥勇,光頭神探終於活捉了“白手套”,贏得了女警的好感。
1982新藝術城電影公司成立不久,就已經成為剛剛從邵氏影業手中拿下大半江山的嘉禾電影公司的最大威脅。由石天、麥家、黃百鳴、徐克等人領銜主演的《新藝術城七大奇觀》,不計人力財力,集眾人智慧而成的《最佳拍檔》以前所未有的盛況上映,創下了開港以來的最高票房成績。如果算上20年的通貨膨脹,那麽該片當年2600萬票房的現價將達到2.283億港幣,遠超周星馳《少林足球》6200萬的紀錄。較晚開拍的續集《最佳拍檔》和《女王的密令》也有著極佳的口碑票房,雙雙稱霸年度票房冠軍寶座,由此可見該系列的火爆程度。
說起最佳拍檔系列的成功,除了許冠傑等人的明星效應和過硬的演技,緊張的劇情和精彩搞笑的場景也是重要因素。影片吸收了很多西方電影的商業元素,比如充滿笑料的光頭神探和用電子武器行竊的大盜金剛,比如兩人互相捉弄出醜的情節。至於禿頭偵探和女警察之間的愛情,編劇黃百鳴承認他剽竊了莎士比亞的傑作《馴悍記》。此外,徐克、麥家等人從西方學來的壹些電影特技也大有用武之地:高空飛車、電子武器等高科技設備,每集都以模仿“邦德電影”的大型動作場面開場,自然把香港其他同類電影甩在了後面。
其實,80年代初“最佳拍檔”的出現,甚至到了今天,都是畸形行業的產物。當時新藝術城公司所有導演都動員起來了,曾誌偉、徐克、麥家等五六個導演只做了壹部電影《最佳拍檔》,負責拍攝不同的場景。而且不計成本,嚴重超支,超速,爆破等大場面精益求精,往往翻拍幾次才過關。算了算,拍他們拍的東西,足夠拍三套《最佳拍檔》——但正是因為新藝術城初創時期的這種拼命的能量,《最佳拍檔》不僅在當地票房大賺,還成功打入國際市場,為新藝術城與邵氏、嘉禾共享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最佳拍檔》最終成為了壹個神話,那個時代的神話。
《光頭神探》——麥家
麥家在《最佳拍檔》中的“光頭神探”形象家喻戶曉,並獲得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稱號,因為他別扭的臺山話,滑稽的光頭造型,說不完的笑話和耍猴戲。但在此之前,麥家從未在影片中擔任過主角,只是作為反派配角或跑腿嘉賓出現。事實上,作為新藝術城電影的創始人之壹,麥家對電影的貢獻更多體現在幕後工作上。演戲只是他與許多港產電影幕後工作者(如導演徐克、編劇黃百鳴、攝影師黃嶽泰等)的* *興趣。),但他更有才華。
麥家,原名麥家上。原籍廣東,1958移居香港,上世紀60年代舉家遷往紐約。大學的時候,我學的是電子工程專業,但是我熱愛電影。後來當了工程師,就去紐約大學學電影制作。在美國,我以助理導演的身份參與了三場槍戰的拍攝。1973年,他回到香港,與吳耀漢和賴昌星成立了“先鋒”電影公司。1976年,他拍了導演處女作《壹個單身漢走天下》,結果卻不是壹部好劇,幾乎花光了麥家所有的錢。後來,他與洪金寶和劉家榮合作成立了“嘉寶”電影公司,他的作品如《老虎》和《青蛙》很受歡迎。不過,這些只是麥家早期踏入電影界時所做的壹些訓練。真正讓他壹炮而紅的是他和石天、黃耀戈組建了“奮鬥”電影公司。
《奮鬥公司》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低成本制作的喜劇。雖然只有黃百鳴、麥家和石天有自己的編導角色,創業很難,很忙,但《瘋狂的騙子》、《鹹魚的壹生》等電影都取得了穩定的高票房,並在金公主院線的大力資金支持下重組為“新藝術城”電影公司。再加上徐克、泰迪·羅賓、曾誌偉等人的加盟,可以說是劍未出鞘,已先聲奪人!
作為“新藝術城”的老板,麥家非常重視公司制作的電影,並發揮了強大的個人作用。在《最佳拍檔》系列中,除了搞笑的表演,他還利用自己學習電子工程的優勢,將高空飛車、電子武器等特效巧妙地融入到電影創作中,從而使《最佳拍檔》的制作水平遠超同時期的港片。此外,在堅持新藝術城繼續拍攝熱門喜劇片的同時,麥家大膽幫助林嶺東完成了黑色“風雲”系列。由他親自監制的《龍虎風雲》《監獄風雲》《學校風雲》等直指社會醜惡面的現實主義暴力電影,深受好評,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在整個80年代,麥家都是香港電影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制作和參演的電影幾乎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麥家也有壓力,導致他的命運與新藝術城同榮共辱。到了90年代初,壹起在農田裏幹活的兄弟們不得不分道揚鑣,人也就分開了。結果,新藝術城大樓將會倒塌,名存實亡。雖然麥家苦苦支撐,但最終還是無力回天。不久後,麥家隨著新藝術城的解體淡出電影界...
誰知2000年,影視圈出現了壹個“光頭神探”。客串電影《大贏家》,主演電視劇《濟公》,麥家似乎頗有點東山再起的意思,但這兩年他又消失了——恐怕只是沒事玩玩票吧。
看來麥家輝煌的電影時代只能永遠留在80年代的記憶裏了。
許冠傑,歌影雙王
1981當《新藝術城》決定邀請許冠傑出演《最佳拍檔》時,幾乎所有圈內人都被許冠傑開出的200萬片酬加日系獎金的價碼驚呆了。要知道,在那個年代,6.5438+0萬足夠拍壹部電影了。但是新沂市最終同意了許冠傑的“獅子的嘴”,因為他們知道許冠傑絕對值得這個價格。
出生於藝術世家的許冠傑是“文武雙全”的四個孩子中的老大,大哥是香港電影界的笑星許冠文。許冠傑的藝術天賦首先在音樂中顯露出來,當他還是學生的時候,他就已經是壹個著名的樂隊歌手了。1970年發展為個人歌手。1971年,他和哥哥許冠文壹起主持了TVB電視臺的節目《雙星新聞》,大受歡迎。同時發布了自己的第壹首粵語歌《鐵塔淩雲》。很快得到了“百萬導演”羅微的賞識,參演了《小英雄在路上》、《龍虎金剛》等電影,積累了豐富的動作片拍攝經驗。
1974由許冠文、許冠傑主演的喜劇《鬼馬雙星》創下了開港以來的最高票房紀錄。後來依托嘉禾,創辦了徐氏兄弟電影公司,《瘋狂的錢》《半斤八兩》《買賣契約》《摩登保鏢》等電影也高居年度票房榜首。許士式小人物喜劇深入人心,逐漸成為香港市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見其影響力之大。許冠傑輕松幽默的表演風格,不僅與“冷面喜劇演員”許冠文相得益彰,而且為這些電影演唱的粵語主題曲專輯更是大賣,傳唱甚廣,經久不衰——《歌影兩部》地位顯赫,在當時的男星中也只有其壹。
《最佳拍檔》是許冠傑離開哥哥許冠文後的第壹部電影。這壹次,他飾演的大盜金剛,是壹個矯健的高手,精通各種尖端武器。大量的動作場面讓許冠傑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相比之下,塑造聰明、風趣、自嘲的金剛形象就容易多了。好在許冠傑很專業,他壹個人能完成的動作戲從來都不是假的。與麥家的對手戲也顯示了這位搭檔的協調性和幽默感,他過去曾與他的兄弟許冠文壹起工作過。因此,《最佳拍檔》能夠取得巨大成功,許冠傑的明星效應和細心的表演確實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新藝術城時期,許冠傑迎來了他演藝生涯的第二個高峰。除了繼續推動粵語歌的潮流,他還被尊為“歌神”。他的《全家福》《打工皇帝》《衛斯理傳奇》《紅場飛龍》等電影雖然沒有《最佳拍檔》空前的票房好,但也賺得綽綽有余,頗有影響力。尤其是1990年,許冠傑在42歲時飾演了徐克《笑傲江湖》中的主人公令狐沖。雖然很難掩飾他的老年,但這個英俊機智的浪子形象被他演得很好,非常得體,也很受觀眾歡迎。
許冠傑宣布告別歌壇。同年年底,參演賀歲片《花田喜事》,次年,該片原班人馬拍攝《水滸笑傳》。在這兩部古裝喜劇中,許冠傑扮演了兩個顛覆性的角色,壹個是惡霸周統,壹個是虎英雄宋武。搞笑的表演比以前更加瘋狂,迎合了當時港臺盛行的無厘頭喜劇熱。從那以後,許冠傑停止了電影制作,並逐漸淡出電影界。
然而,在2000年,許冠傑卷土重來,與他的老搭檔麥家主演了賀歲電影《大贏家》。可惜影片上映後票房慘淡,被後起之秀梁朝偉和鄭伊健的《東京攻略》輕松擊敗,讓人感覺《最佳拍檔》昔日輝煌不再。好友麥家家中嵌的對聯,是不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人間新人葬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