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這部電影難得的沒怎麽開倍速。它1992年上映,講述的是發生在190X-1926年的蒙大拿的故事,自帶了柔光和年代感,有別於現在大片采用的科技,全程實景拍攝,攝影很棒,並因此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看完感覺自己被什麽觸動到了,悶悶的,很難過。
?主角是壹對兄弟,他們的父親是壹位牧師,從小帶領他們釣魚,從牧師的角度也教會兄弟倆很多人與自然相處的道理。
正如世界上絕大多數兄弟,他們倆性格各異,哥哥(片中的我)穩重成熟,弟弟率真活潑。哥哥成年後離開家去外地讀大學,直到6年後才休假回來,這期間他發現自己很適合教書育人,於是向芝加哥大學申請了文學教授壹職。弟弟十分喜愛釣魚,選擇留在家附近的大學深造,之後在報社當記者。
?從小時候,弟弟即使幼小也毫不畏懼地打架,跟父親無聲抗議拒絕吃麥片,他就知道弟弟的內在是強悍的。在歸家之後的某次釣魚過程中,他發現弟弟的技術更加成熟了。影片通過結交印第安女友(那個年代印第安人普遍受到歧視)和沈迷賭博進壹步刻畫了弟弟喜愛自由、不受束縛的性格。
影片後半段,他獲得了期盼已久的教職,即將攜未婚妻去芝加哥生活,而弟弟的賭債問題也越發嚴重。正如他與未婚妻的探討,“為何最需要幫助的人卻不願意被幫助”,在他們父子三人最後壹次壹起釣魚時,他提出想要幫忙,卻被弟弟拒絕了。
弟弟要追逐自己想要的。在激流中,他最後壹次也是最終釣到了大魚。影片裏他說,“我正在見證完美,我弟弟在我們面前站著,不是站在大黑腳河的岸上,他是飄遊在大地之上,不受任何牽制,像件藝術品”……(這裏的皮特太耀眼了,捕魚的過程也是驚心動魄,以致於看到結局哭了)
在他準備啟程去芝加哥的前壹晚,弟弟在賭場被人槍殺了……
?很久之後在教堂裏,在父親的最後壹次布道會上,父親說,
“在我們生命中,有那樣壹些人,無論我們離他們多麽近,無論我們多關切他們,我們仍舊無能為力,他們通常是我們琢磨不透的。可是後來,我開始明白,無論我們對他們有多麽地不了解,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愛他們,我們可以全心全意去愛我們不了解的人。”
“如同西蒙大拿的許多釣者壹樣,當夏天如同極晝壹樣長時,我常等到傍晚降臨才開始飛釣。當我單獨在山谷的陰影下,我的靈魂與記憶、‘大黑腳’河水的聲響、四拍的節奏以及期待有魚上鉤的熱望,那所有的壹切全都化為壹種存在。最終,壹切匯聚壹體,河水沖刷而過。這河曾被世上最宏大的洪水侵襲,它曾從時間底部的巖上流過。有些巖石上積存著永恒的雨滴,而巖石之下細語微存,有些言語便是它們的。我迷戀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