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銀幕比例為1.33:1(4:3)。
在電影剛剛出現的年代,所有電影的畫面大小形狀都是差不多的。我們壹般把畫面寬度和高度的比例稱為長寬比(Aspect Ratio,也稱為縱橫比或者就叫做畫面比例)。從19世紀末期壹直到20世紀50年代,幾乎所有電影的畫面比例都是標準的1.33:1。
也就是說,電影畫面的寬度是高度的1.33倍,這種比例有時也表達為4:3,就是說寬度為4個單位,高度為3個單位;這種畫面比例後來被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所接受,稱為學院標準。
20世紀50年代,剛剛誕生的電視行業面臨著采用何種屏幕比例作為電視標準的問題。為了方便把電影搬上電視屏幕,美國國家電視標準委員會(NTSC)最後決定采用學院標準作為電視的標準比例,這也就是4:3電視畫面比例的由來。這個比例壹直到今天仍是電視的主導標準。
註意:隨著電影通過電視屏幕迅速進入家庭,好萊塢的電影公司發現電影院裏的觀眾開始大量流失。為了讓觀眾重新回到電影院,他們想出了新主意:立體電影和寬銀幕電影。
這兩種電影的試驗實際上從20年代就開始了,但直到50年代才受到真正的重視。當然立體電影並未真正的成為大眾消費的主流,寬銀幕卻壹直傳承下來。
變形寬銀幕電影是指用變形球面鏡頭拍攝,把圖象在水平方向擠壓,使得畫面能適合於1.37:1的膠片,如果對著光源直接看電影膠片的話,圓體看起來就會象又瘦又長的橢圓型。
當播放影片時,就用帶有變形鏡頭的電影播放設備,利用光學原理重新把圖象拉寬放映,使圖象回到原來的縱橫比。其他畫面比例還有1.66:1和2.20:1(70毫米膠片)等,但我們的介紹集中於1.85:1和2.35:1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