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壹定不要不要忽略的是電影的創作周期。壹部電影從有點子開始,再開始編寫大綱,創作劇本,最後籌備制作、拍攝、後期、宣傳、呈現,往少的說需要壹年半到兩年,往長的說,籌備了七八年的《刺客聶隱娘》,拍了十幾年的《少年時代》我們也不是沒見過。
也別太低估從業者的水平和能力,如果他們都任性的拍自己最想拍的那些東西,觀眾也不愛看啊。哪個想要賺錢的搞商業片的從業者,不是沖著觀眾們看得懂,看的歡,願意買賬去的。
我們在2016年看到的這些爛片,他們被決策的時間,大致是在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的上半年。除了個別天賦異稟和資源廣泛的導演和制片人之外,大部分電影制片人都沒法在幾個月內就搞出壹部電影作品來。
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華語電影這麽爛,多數源自於大約兩年前在北京朝陽區各大辦公樓、會所和咖啡廳裏聊項目的那些決策者做的決定特別爛。而他們當時的決策依據,來自於他們當年對於受眾的理解。是的,普通觀眾在當時就是被理解成那麽好忽悠,那麽容易被騙錢。
所以,yolfilm的那種說法很有趣,而且挺針砭時弊的。電影就是那個時代這個社會的倒影和體現。只是,按照產業發展的通常道理而言,這壹到兩年的時間差所產生的電影創作者和投資決策者們與觀眾的隔閡,是很容易被彌合的。
張亮利用這個問題又跑出來說互聯網產業的好話,顯得不算得當。電影創作者又不能收到觀眾反饋之後,幾個小時或者幾天之內就打個補丁,更新個版本再上映。如果真能這樣做,內容產業的人不都開心瘋了。
所以,歸根到底,現在爛片多,是因為2014年那陣的投錢的和拍片的都不夠聰明,當然也怪市場和觀眾成長太快,不到兩年,當年還行之有效的招立馬就不利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