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張著名的“星條旗插上硫磺島”的照片不知道感染過多少人,至今還在激勵著多少人。這壹張照片的震撼不僅激發了已經對“二戰”有些疲憊的美國人,也因為照片背後那場戰爭的超常殘酷,為他們帶回的照片上的英雄。可英雄真的存在麽?影片的答案是否定的。人們只想看到活的英雄,他們不會去在乎這個著名的“插旗”過程其實是第二次演繹的——真正插上旗幟的另三個士兵已在戰鬥中犧牲,而且永遠沒有機會將名字配落在照片下方;制造“英雄”的政府只是在用這張照片發酵的效果誘使人們同情,進而購買更多的戰爭債券;而將這動感的身影留在照片上的、幸存下來的三名普通的海軍陸戰隊員,在奔波於壹場場“走穴”似的、甚至模擬式表演的歡迎演出時,無法不回想起身後7千名戰友,特別是將國旗第壹次插在礁石上的同伴們犧牲的過程。他們中有因看了太多的生死而變得沈默寡言的軍醫 Bradley,有為了退伍後的生計著進企圖利用自己名聲的Gagnon,也有壹開始就恥於被人稱為“英雄”,沈浸在戰友的亡故和事實真相的矛盾中不能自拔,宿醉街頭,直至抑郁而死的印第安裔Ira。
我最喜歡的片段是伊斯特伍德還原的那張照片中兩次升旗的過程。沒有人在意到他們的動作將會被印刷在第二天所有報紙的頭版;沒有人在意誰來拿旗桿,誰來綁國旗;直到攝影師爬到了山頂,要求重新拍攝時,也沒有人在意誰來當模特再完成壹遍這個動作——他們的動作甚至是粗糙的。硫磺島此時並沒有攻克,他們所占領的只是壹個島角和海灘前的壹塊高地。配著畫面的是淡淡響起的莊嚴的配樂。升旗在此時更多的是壹種標識,而不是壹個儀式。
“英雄是我們所創造出來的,是因我們的需要而產生的。”壹張經典照片背後當事人的故事正如影片結尾的這句畫外音壹般現實。隨著戰爭的勝利和結束,英雄們在被追捧、被崇拜之後,便被人們淡忘,被新的政府淡忘。他們的結局是悲涼的,也是殘酷的——沒有正經的工作,沒有朋友,甚至照樣會因為種族問題被歧視。人們需要新的英雄,新的英雄也會出現。正如壹個美國影評人Roeper的話:那些所謂的超級英雄永遠只存在於漫畫書與電影裏。對此的討論也在電影所隱含的對當下的現實——伊拉克戰爭的映射中,在當今政府仍然繼續的為壹個個新的戰爭“英雄”的塑造中證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