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夜·明的演職員表

夜·明的演職員表

2002年4月25日中國國家胡錦濤主席(時為國家副主席)第壹次訪問馬來西亞孫中山檳城基地紀念館 ,促成馬來西亞政府有意協助珠江電影拍攝電影《夜.明》(原本片名為《檳城黃花》),電影名《夜·明》原本是“夜裏的祭祀”之意,在中間加了壹個點,就增加了“由黑夜走向黎明”的含意。

2004年4月劇本初稿完成,10月廣東省廣播電視電影局和中國廣東省委宣傳部向中國“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辦公室”申請立項要拍攝的電影。劇本經過多次修改終於在2005年11月通過“重大題材小組”許可,可以成立拍攝電影的劇組。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復批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40周年和辛亥革命95周年紀念,重大題材電影。 《夜·明》作為壹部由香港導演執導的國產主旋律影片,無論從主題思想、藝術風格、還是制作水準等方面,都別具壹格,很有特色 。並沒有刻意將孫中山描繪成不食人間煙火的偉人形象,他會抱著戀人痛哭,還會和戀人壹起洗菜做飯,感覺較真實(搜狐娛樂評) 。

《夜·明》以近乎平民化的視角詮釋了國父孫中山的真性情,打破了主旋律影片對於偉人形象塑造的傳統表現方式,並加入了懸疑、愛情等商業片元素,使得情節更顯起伏,更加吸引觀眾。片中演員為我們勾畫了壹出特殊身份下的世相悲喜劇。導演的掌控能力、演員的演繹能力和編劇的故事情節設置都很讓人佩服。而編劇將偉人孫中山先生平易近人以及現實生活中瑣碎細節展示出來,讓觀眾感覺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有愛有恨。此片演員的表演分寸掌握準確,為這個簡單的電影增色不少(搜狐電影評審團評) 。

《夜·明》再現了孫中山先生當年遠赴檳城,動員廣大華僑為祖國人民幸福和國家獨立奉獻力量的事跡,展現了馬華人情系祖國、心系同胞的愛國情懷,是壹部反映中馬文化交流的優秀影片(童剛局長評) 。

《夜·明》是馬中合作拍攝的第壹部重大題材影片,體現了馬中友誼與合作的發展。影片反映了檳城的秀麗風情和歷史古跡(許子根首席部長評) 。

《夜·明》作為壹部國產主旋律影片,由兩國四地合作,增進了各地電影人之間的友誼,促進了中馬文化交流與合作,引發各界關註和期待。影片通過反映孫中山先生在馬來西亞的革命事跡,弘揚了其生命不息、革命不止的精神。影片既有很強的政治意義,又有很高藝術性,且借助電影這種易為社會大眾接受的藝術載體,既擴大了影響,又加強了文化交流,為中馬合作開辟新途徑(程永華大使評) 。 影片長達兩個半小時,完全運用人物斷面的這種講述方式,沒有壹個故事主線,這樣就導致了電影節奏比較慢,沖突不夠激烈,較難吸引年輕觀眾(南方日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