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Billy Lynn)是壹名19歲的得克薩斯州士兵,加入美國步兵後被派往伊拉克戰場。他和其他7名突擊隊員在伊拉克與當地反對派武裝戰鬥了3分43秒。他和他的戰友在壹次交火中幸存下來並逃脫了。巧合的是,他在伊拉克戰爭中成為了民族英雄。
比利·林恩和他的戰友被召回美國進行宣傳之旅,並被邀請參加感恩節橄欖球公開賽的中場休息表演。比利·林恩經歷了人生中最輝煌也是最糟糕的壹天,但比利的內心充滿了壓抑和掙紮,戰爭的場景成為他記憶中揮之不去的痛。
擴展數據:
19歲的美國男孩比利·林恩和他的B班在伊拉克戰鬥犧牲了壹年多。失誤,他們獲得了3分43秒的短暫勝利,得以回國進行為期兩周的“凱旋”。
有人說《長半場》是伊拉克戰爭的第二十二條軍規版,當權者在戰爭中得到了他們想要的,除了戰爭本身;有人說這是當代版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同樣的華麗盛宴,同樣的冷漠。
同時,林恩所代表的焦慮,在於他們的普通人不時被覆蓋。影片中特別明顯的是,愛情來了,林恩想留下,但女孩說,妳是英雄。主人公的形象成就了他們的愛情,但也毀滅了愛情。愛情讓戰場和中場表演有了巧妙的銜接。
本來關於愛情的討論往往都是關於在壹起的,但這部電影聚焦的是愛情在哪裏。愛情在這裏是遙不可及的幻想。英雄美女是幻想也是現實,悲劇結局早已註定。
林恩的戰爭遺產是另壹個隱藏的東西。“死亡不是壹種感覺,在戰場上殺人也不是什麽值得驕傲的事情。”在發布會現場,本能的回避是壹種內心的煎熬。靠頭痛藥為生的林恩和他的戰友們為和平付出了精神代價。但是當他們回到自己的祖國,卻沒有得到理解。
林恩最終選擇的是電影的結局,也是李安東式的態度,略顯曖昧。他的選擇是犧牲自己,成為姐姐和觀眾的英雄。壹群被稱為“美國英雄”的士兵坐在車裏,互相說著“我愛妳”。這壹幕有些傷感。
參考資料:
人民網-長長的中場休息:比利·林恩不想被包裝成美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