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科學教育片的創作

科學教育片的創作

選取題材是科教片創作中的第壹步。可供拍攝的題材範圍是十分廣泛的,科教片既能使人們視野伸展到廣闊無垠的空間,又能洞幽燭微,使人們觀察到物質的內在精細結構。天文、 地理、物理、 化學、動物、植物、農業、遺傳、醫學、歷史、倫理道德等各門學科,都可以為科教片提供取之不盡的拍攝題材。在選題時,應當優先考慮與發展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與人們日常生活有密切關聯的科學技術題材。同時也要考慮電影的特性,如是否易於用形像表現等。

科學性是科教片創作的首要原則,也是區別於其他片種的特性。科教片的科學性包含以下 3個方面:①知識性。任何壹部科教片都要給人以科學技術知識,這種知識內容應是新穎的、深刻的,也是廣大觀眾所需要並能接受的。運用電影的優越性,不僅可以展示事物外部的鮮明形像,而且可以深入內部,揭示自然界的奧秘,顯示其本質特征,探求其內在規律,使觀眾由不知到知,由淺知到深知,滿足觀眾求知的欲望。②準確性。影片所介紹的科學技術內容是正確的,是事物的本來面目,符合客觀世界發展規律,而不是謬誤的、臆造的、浮誇的。③真實性。科教電影既要註重生活真實,也須註重科學真實。唯其如此,才可使其所介紹的知識、所闡述的科學原理令人信服。這種真實性,不僅指影片的科學內容,而且包括表現形式、人物的動作、環境布置、服裝設計等。科教片不可能完全排除扮演,因為有些發明創造過程業已過去,有些動作是當事人所不能完成的,只能借助於扮演者表演。但這樣的扮演應當盡量減少,尤其要避免虛假。只有當觀眾完全相信“這是真的”時,影片的價值才得以充分顯現。

科教片也要註意思想性,創作中的指導思想要符合辯證唯物主義,要考慮到社會需要和社會效益。在觀眾看完科教片以後,他們會相信物質的客觀存在,相信世界是可知的,了解到物質運動和自然發展的規律。這些觀點不是影片的創作者直接說出來灌輸給觀眾,而要使觀眾在接受影片科學內容時,自然地接受。同樣,影片的社會意義在於它所傳播的科學技術知識有利於發展生產力,有利於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水平,而不在於增加不必要的政治宣傳內容和思想教育的詞句。

科教片在傳播科技知識的同時,須力求起到美化觀眾情操,增加觀眾興趣的作用。為此須大力提高影片的藝術水平,增強藝術性。科學研究片要求剖析清楚,述理透徹,勿須強調藝術性。技術傳授片,尤其是以廣大觀眾為對象的、常有普及性的技術傳授片,應做到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具有壹定的藝術性。科學普及片,要力求做到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將創作者所深入理解的知識內容以生動完美的形式表現出來。

中國科學教育電影在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創作特色。除了遵守上述壹般原則外,還比較註重以下幾個方面:①從中國實際出發,密切配合國家建設,為實現四個現代化服務。大量科教影片的題材和內容都與發展生產、提高人民生活有密切聯系如有關農業技術、防病治病增進健康、 保護環境、 安全生產、 利用新能源、 節約煤電的影片拍得較多,多為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水平的基礎科學知識題材。②充分顯示中國特有的科學技術成就,反映帶有中國特色的科學技術動態。如拍攝著名科學家李四光、華羅庚、朱冼、吳汝康、裴文中、談家楨等科學研究成果的影片;拍攝長江、黃河、長城、古都北京、桂林山水、青藏高原等描繪中國壯麗河山及其地理風貌的影片;拍攝熊貓、白鰭豚、丹頂鶴等珍貴動物的影片;拍攝斷肢再植、中草藥應用、武術氣功等在中國有獨特創造的醫學和健康術方面的影片;還有敦煌藝術、雲岡石窟、中國繪畫、書法等反映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影片。這些影片不僅傳播科學文化知識,而且可以增強中國人民愛國主義的自豪感,促進各國人民對中國的了解。③面向中國廣大觀眾,既考慮他們的需要,又適應他們的接受能力。中國是壹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農村人口又較多,為了有效地向他們普及科學、傳授技術,科教影片在內容上註重選取群眾所迫切需要知道的知識,在表現形式上力求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科教片的表達手段 解說詞在科教片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科教片壹般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畫面的內容往往須借助解說詞才能解釋清楚,因此解說詞成為科教片創作中壹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解說詞的作用不限於解釋或註釋,它能啟發觀眾思考,激動觀眾感情。好的解說詞、既準確、精煉,又生動、優美,帶有壹定的文學性。它不是簡單地重復畫面,而是把畫面的內在涵義指點給觀眾,加深觀眾對畫面的理解。解說詞應與畫面互相呼應,互相配合,而不能互相妨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