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壹些抗日劇的出現,人們對軍事電影有了吐槽,比如用手撕鬼子,褲子裏藏手榴彈,各種違背軍事常識的畫面也實時出現。軍人發型很酷,衣服總是那麽幹凈挺拔,女兵上戰場穿裙子,讓觀眾很失望。
但是,同樣是軍事片《南打北戰》,為什麽很少讓人吐槽?
第壹,電影是真的。這部電影是根據華東解放戰爭的真實事例改編的。1947年冬,國民黨軍隊向華東解放區發起重點進攻。蘇北七戰七勝後,我華東部隊大踏步後撤,轉戰鳳凰山,終於包圍了鳳凰山之敵李俊長的七個師。以及張君昌軍隊的增援。當時創作團隊深入參演部隊進行深度采訪,收集了大量第壹手資料,最終形成劇本。
二是電影創作團隊強大,可以說是軍旅電影中前所未有的。當時《北戰》是八壹建軍節唯壹壹部作為禮物贈送的電影。導演殷誠被任命後,創作團隊很快就成立了。最早的《北戰》壹書出自壹部話劇,由沈錫盟創作,講述了萊蕪之戰前後的故事。以此劇為藍本,古、沈、沈希萌合作拍攝了電影《北戰》。
劇本編寫過程中,指揮華東戰場的開國大將粟裕親自為導演講解當年戰場上的各種情況和變化。林彪和陳毅元帥還修改了劇本中的壹些臺詞。可以說,南征北戰的創作團隊有兩位元帥和壹位將軍作為顧問。是後來的電影沒有的待遇。
第三,為了展示電影效果中使用的真炸藥,為了盡快完成拍攝,提高電影效果,上級有關部門抽調了剛從抗美援朝前線撤下來的解放軍壹個團,他們還帶來了各種真武器,從機槍到裝甲車,從坦克到軍用吉普車。它更真實地再現了戰爭的真實場景。
“戰鬥在北方”中使用的炸藥是真正的TNT炸藥。由於炸藥威力巨大,劇組在拍攝時也是小心翼翼。結果戰士們毫發無傷,而當兵多年從未受過傷的導演卻成了影子,腿上崩了兩個小洞。
第四,註重細節。電影《南征北戰》中的士兵不僅真的參戰了,連道具都是真的。士兵持槍的姿勢,舉槍的手勢,走路說話的語氣都很軍人,挺標準的,不像現在的片子很做作。而且機槍手旁邊還有輔助射手。這是很多影視劇忽略的壹個場景。
第五,演員認真體驗生活。體驗生活是壹個優秀演員演好壹個角色必不可少的部分。如《霸王別姬》中,張國榮提前半年來京拜師戲劇大師張曼菱,並到劇院觀看其他演員表演。最後,他完美地扮演了程蝶衣。雖然以壹票之差與戛納最佳男主角失之交臂,但該片最終獲得了戛納最高獎項金棕櫚獎。
《戰鬥在北方》的導演也讓演員們深入體驗生活。飾演《第壹英雄》高營長的馮哲,因為長相帥氣,主動要求去軍營。他每天都像普通士兵壹樣做操,像壹個戰爭年代的士兵壹樣打磨自己。其他領導人陳格、王力、唐華達也在體驗軍營生活。
飾演反派張君昌的項堃有壹個特殊的地方來體驗生活。為了突出角色的囂張氣焰,尋找關於原型張等類似國民黨將領的相關資料,他清理了壹個小土屋,利用拍攝間隙仔細推敲人物,仔細琢磨每壹個內外動作。他瘦了很多,但他在屏幕上的形象很豐滿。
第六,群眾樂於奉獻。《南征北戰》是在革命老區山東沂蒙拍攝的。因為當時是夏天拍壹些冬天的場景,但是到處都是綠色的田野和果樹,怎麽會有冬天的景色呢?改變拍攝地點既費時又費力,還會影響拍攝進度。就在主任左右為難的時候,老農走過來說:“這些樹是我們家的。我捐出來拍電影,哪棵樹擋道就把它搬走,妳放心!”老人的真誠深深感動了導演和人民,於是壹個班壹棵樹,他帶的那個焦點平面全部用手清理,不能帶的葉子壹片都不讓動,於是戰士們開始了壹項特殊的任務——撿葉子。
拍攝過程中也有很多花絮,有些解放軍士兵不願意出現在影片中,因為很多士兵壹聽說要演國民黨士兵就立刻產生了抵觸情緒。還好有壹個營長做了工作,戰士們終於開心地投入到拍攝中。在山東青州外景拍攝,當地民眾看到壹群頭戴鋼盔、腳穿美式皮靴的“國軍”走過來時,很多人憤怒地向這些“國軍”投擲石塊。
影片中也流傳了很多經典話語,比如參謀長感嘆“不是我們無能,而是* * *軍太狡猾了”。李俊長大聲呼救:“張君昌,看在黨和國家的份上,伸出手來,幫妳弟弟壹把!”李俊長向張君昌尋求幫助。張君昌安慰他,喊道:“請堅持到最後五分鐘!最後5分鐘!”等壹下。
總之,由於電影的經典,1974年,殷誠導演帶領的壹群人拍攝了壹部色彩斑斕的《南征北戰》,經典永遠留給我們深刻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