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書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幕布在我腦海中拉開,壹幅超寬的畫卷在我面前緩緩展開——
壹聲怒喝震動了整個世界,烏雲是風的手帕,隨意伸展堆積;風就像壹只巨手,隨意撕扯翻轉著這片土地上的生物,隨意掃動,離開;雨水可以滋養土地的幹渴,湮滅它的生機;太陽能促進了這片土地的綠色,也可以讓它在十年幹旱後變得貧瘠。
遭受反復的幹旱和洪水;索取的時候,是殘酷無情的;花開的時候,絢爛無比;大方,是大方的節日,但也是有錢的。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如此奇異。
這片土地是澳大利亞的德羅海達。它的土地遼闊而荒涼,也有著綠色生命特有的聲音:
高大的魔鬼案樹,低矮的灌木叢;繁榮的芙蓉和木賊;盛開的茉莉花和胡椒樹;到處盛開的玫瑰,濃郁芬芳;各種草原鮮花,蜜蜂飛舞,蝴蝶飛舞。
生機勃勃的植物養育了奇形怪狀的動物:袋鼠、野豬、兔子、鸚鵡、牛、馬、羊、蒼蠅和臭蟲。它們奇特獨特,景色開闊迷人,讓人流連忘返,愛恨交織。
是誰給了這片土地如此豐富的物種?這是愛,上帝的愛!有意思的是,他的愛是無私的、吝嗇的,他很難把愛撒得到處都是,去填滿每壹個有生命的東西;他讓壹花壹草,壹蟲壹鳥,壹男壹女貪婪地啜飲愛情的甜蜜,讓他們不舍地吞咽愛情的痛苦。
就像書裏的荊棘鳥,上帝太愛它了,它小小的身體承受不了。所以,鳥壹出生,胸前就有刺,遵循壹個不變的規律。她被壹個不知道名字的東西刺傷,被趕走,在歌唱中死去。在荊棘刺入的那壹刻,她並沒有意識到死亡即將來臨。她唱啊唱,直到生命耗盡,再也唱不出壹個音符。然而,當我們把刺紮進我們的胸膛時,我們就知道了。我們很清楚。但是,我們還是要這樣做。我們仍然把荊棘插在胸中。
在西方,有壹個愛神叫丘比特,壹個胖乎乎的,長著翅膀的可愛小男孩,手持弓箭,飛遍世界,到處射箭。鏡頭的心怦怦直跳,甜蜜又煎熬。但是我覺得太浪漫太理想了。其實人類的愛情怎麽會這麽美好呢?他們大多像荊棘鳥壹樣,深受傷害,流血歌唱,直到死去。
《荊棘鳥》就是這樣壹部痛苦而令人沮喪的小說,作者是澳大利亞著名女作家科琳·麥卡洛,它在全世界都很受歡迎。我記得我在中學時讀過它。當時覺得整篇文章中的大部分觸目驚心的環境描寫對我寫作文幫助很大。至於故事,沒有武俠小說那麽引人入勝,也許是因為年紀小,對曲折的情感故事不太感冒。現在重讀它,仿佛我就是那只荊棘鳥,有愛,有痛,有甜,有苦。
現在我深深體會到了這部小說的魅力:愛情與命運。講述了克利裏家族的傳奇家族史。故事跨度很長,從20世紀初的書頁開始,歷經半個多世紀,到20世紀60年代末結束。
生活在底層悲慘生活的居家男人帕迪·克利裏(Paddy Cleary)在無兒無女的姐姐瑪麗·卡森夫人(lady Mary Carson)的邀請下,帶著妻子菲奧娜(Fiona)和7個孩子從新西蘭搬到了澳大利亞的德羅海達牧場(Drogheda Ranch),開始了充滿希望和坎坷的生存過程,直到帕迪唯壹幸存的外孫、才華橫溢的女演員朱思婷(justing)在異國確立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愛情歸宿,講述了克利裏壹家三代人的生活經歷和感受。小說的精彩部分是梅吉和拉爾夫神父之間刻骨銘心的愛情。
2.我們是彼此的刺
10歲的梅吉跟著父親來到他姨媽家德羅海達,在塵土飛揚的車站遇到了28歲的拉爾夫神父,拉爾夫半空的心被填滿了。
她是他見過的最甜美可愛的小女孩。她仰視著他的銀灰色的眼睛就像熔化的寶石,閃著柔和純凈的光芒。他被梅吉深深地打動了,“不可抗拒地,他真的不知道為什麽。”
愛不需要任何理由,有時候只是壹個眼神,壹次心跳。
已經成為牧師的拉爾夫在生活中給予了梅吉難得的關懷。他對她的關心是無微不至的。就連梅吉極其害怕的月經初潮這種生理現象也是拉爾夫給她解釋的。這樣的關懷讓梅吉感到溫暖和可靠,當她在《愛的種子》中長大時,她無可救藥地愛上了拉爾夫神父。
但是拉爾夫不能以牧師的身份結婚。他非常痛苦。在他眼裏,梅吉就像晨霧中的玫瑰,真實而飄渺,這讓他既希望又失望。壹方面是自己的文書生涯,壹方面是心愛的姑娘;舉手之勞就能成就事業,但梅吉是他碰不得的網,多少有些空洞和虛幻。
他告訴她,心中的愛只能深深珍藏,在生活學習上給予她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以至於後來每次梅吉遇到麻煩,他都能像神壹樣及時出現在她面前。他覺得自己給她的每壹次幫助都是幸福的,雖然心痛。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梅吉的愛越來越強烈,就像德羅海達冬天的晨霧壹樣。他害怕見不到她,更害怕自己會迷失方向,最終選擇離開她。
梅吉失去了拉爾夫,從那以後,在德羅海達這個冷漠的家裏,再也沒有人關心她,愛她,幫助她了。真正失去拉爾夫的那壹刻,她突然發現,那是永遠的失去,是壹顆遙遠的心。
她忘不了拉爾夫迷人的身材,這種記憶常常讓她抓狂。愛到深處就是恨。她選擇了拉爾夫這樣的男人,盧克,這有她對愛拉爾夫的報復。
圖片盧克是壹個庸俗,卑微和吝嗇的農民。在他眼裏,賺錢是第壹位的。她只是他有多余精力時的玩物,是他能拿到巨款的銀行卡。他懂得靠力氣收割甘蔗發財,卻不懂女人心!
梅吉需要壹個男人的愛,像拉爾夫壹樣,可以對她的靈魂暗送秋波,而盧克不行。他的骨子裏沒有像甘露壹樣滋潤女人的基因。所以在有了女兒賈絲汀之後,她決定離開盧克,擺脫這段沒有幸福和甜蜜的痛苦婚姻。
梅吉離開了盧克,她真的長大了,真的知道自己需要什麽。世界上的壹切似乎都是上帝最好的安排。就在她在島上度假的時候,遠在異國他鄉的拉爾夫似乎被什麽東西觸動了,是另壹個聲音的同頻振動。在梵蒂岡的寺廟裏坐不住了,他飛到了島上。
梅吉知道拉爾夫會再次離開。她愛他,舍不得和他分開,但又留不住他。他是上帝的奴隸。他向上帝承諾了壹輩子,褻瀆了就下地獄,所以不能永遠陪在她身邊。
但梅吉不怕褻瀆,愛它就愛它。她不能失去她現在需要的東西。既然她留不住他,就應該從他那裏偷點東西。她真的成功了,從拉爾夫那裏得到了壹個可愛的小精靈——他們的兒子戴恩,但是拉爾夫並不知道。
兒子戴恩是拉爾夫的翻版。她想利用兒子戴恩延續對拉爾夫的愛,但偷來的東西總是要還的。戴恩長大後,也把自己獻給了上帝,很像他的父親拉爾夫!
戴恩在營救壹名溺水遊客時失去了生命,這似乎是壹種命運。戴恩死了,拉爾夫得知真相後在她的懷抱中去了天堂。她真的失去了她壹生追求的愛情。刺紮的更深更痛,但她配得上這種生活,因為她深愛著這種生活。
3.壹生等待愛情的荊棘鳥
費是梅吉的母親,壹位美麗、聰明、多才多藝、見多識廣的女士。少年時,費與壹位有家室的政壇新秀相戀,並生下兒子弗蘭克。也許是迫於地位的壓力,男方沒有娶費;費的父母因為女兒未婚生子而受辱,把她趕出家門。幸運的是,費的祖母同情她,為她找了壹個叫克利裏的丈夫。這個人就是帕迪。
帕迪是壹個誠實勤勞的剪羊毛人,他年輕時的生活非常艱難。用現在的話說,他是壹個“無車無房無存款的三無男人”。這個來自農村最底層的男人,可能從來沒有想過,會從天而降壹個林妹妹!
帕迪珍惜從天而降的美麗妻子,從此更加努力,只想給費壹個好的生活。
他默默的勞動,默默的忍受,就像德羅海達,壹片滿目瘡痍的土地,堅強如開,奮力拼搏,在失望中尋找希望,在希望中煎熬。
生活的苦難似乎從來沒有給過帕迪希望,但它總是伴隨並吞噬著他的生命——他在德羅海達的壹場大火中被燒死了!在生命的最後,他呼喊著費的名字,可見帕迪是多麽愛費。
“男人在想念自己最想娶的女人時,會變得越來越隨便;當女人錯過了最想嫁的男人,就會變得越來越挑剔。隨便,因為反正不是妳;挑剔,反正不如妳。”這是壹部電影裏男的對女的說的話。我覺得這段話很符合費的心情。
費嫁給了帕迪,連挑三揀四的機會都沒有。她沒有反抗,就像被命運擺布壹樣,逆來順受地接受了命運的安排。然而,有壹樣東西她像鏡子壹樣守護著——她和心愛男人的兒子弗蘭克。
嫁入克利裏家族,她依然保持著自己的貴族氣質:高貴、優雅、沈默、冷酷。這是上流貴族的氣質,是骨子裏的基因。即使是帕迪的姐姐,瑪麗·卡森女士,也不得不從心底裏尊敬她。
費給帕迪生了八個兒子壹個女兒,但她並不愛帕迪。似乎為他生孩子只是壹個女人作為妻子的任務。在她眼裏,這八個孩子就像是來她家找吃的野貓野狗,平時被照顧的很隨便。這給八個孩子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尤其是大女兒梅吉。
但對弗蘭克來說,費是發自內心的關愛,是壹種愛的傳遞。
應該說,帕迪是壹個善良的人。他接受了菲伊的兒子弗蘭克。但他缺少男人的氣質,和費心目中的男人很不壹樣。費只能忍受帕迪。所以家庭的不平等,心靈的不兼容,註定了婚姻是痛苦的。直到帕迪死於大火,她才發現自己其實是愛他的!
書中有壹段費的自述:“前兩天才發現自己有多愛帕迪,仿佛愛了他壹輩子。是的,太遲了,對他太遲了,對我也太遲了。如果妳能明白我是多麽希望能有機會把他摟在懷裏,告訴他我愛他!天啊,我希望沒有人受過這樣的苦。”
是的,太晚了,壹根刺又紮進了我的胸膛,我用鮮血唱出了壹生的愛之心。
在婚姻和愛情中,太多的人太沈迷於過去,太執著於曾經的愛情,以至於受困於所愛之人,太不在乎身邊已有的愛情。
但是妳要知道,妳用的心愛的東西越多,它不壹定是妳的。只是妳默默為妳付出的才是妳愛的。只是妳忽略了,不珍惜而已。妳只想著妳理想中的那個完美的人,直到荊棘紮進妳的胸膛,看到血流出來,妳才知道自己有多蠢!
4.朱思婷,勇敢拔刺的荊棘鳥。
朱思婷是梅吉和盧克的女兒。臉上有雀斑的女孩,獨立,渴望自由,個性十足,不茍言笑,有點像她奶奶費。
梅吉對這個女兒的愛遠不如對兒子戴恩的愛,這很像她母親對她的愛。
在梅吉遇到拉爾夫之前,她唯壹可以依靠的人是她的哥哥弗蘭克,他是她的靈魂。現在看來,似乎是命運的壹次輪回。雖然已經翻了,但就像當初,朱思婷深愛著哥哥迪翁,連見不到他的時候都無法呼吸。戴恩也深愛著妹妹賈絲汀,就像當初弗蘭克深愛著妹妹梅吉壹樣。他們是互相吐露新歌的知心朋友。
朱思庭和戴恩壹樣,不願意結婚。朱思婷視婚姻為自由的枷鎖,她把青春獻給了演藝事業。迪翁把自己獻給了上帝,崇拜紅衣主教(他的父親拉爾夫),這甚至超過了他的父親。
出身家庭對壹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朱思婷看到了母親和祖母婚姻的失敗和愛情的煎熬,她害怕愛情,於是逃離了,逃離了德羅海達的家鄉,產生了悲劇性的愛情。
朱思婷周遊歐洲追求生活自由,在藝術的世界裏體驗著理想的生活,不願走出來。愛情不是她追求的目標,她絕不會“向壹個自以為很好卻不及我壹半的男人低頭!”“她想要的是相互尊重和平等的感情,而不是彼此依戀。
但朱思婷內心並不向往愛情。不然她為什麽給愛情定那麽多指標?雷納的出現終於踢開了她封閉的心。
認識雷納的時候,朱思婷21歲,雷納31歲。有意思的是,克利裏家三代女人都陷入了大齡男人的溫柔,還有網友懷疑作者是大姑父!
婚姻情感專家李銀河在不久前的壹篇文章中寫道,現代女孩“大叔控”是愛情的回歸。我覺得這個說法有道理。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很多女生都經歷過多次嘗試戀愛,都或多或少被同齡的男朋友傷害過,所以很難得到對方的尊重和包容,而年紀大的男人更懂得經營愛情。
對於賈絲汀來說,雷納是她理想中的男人。他可以容忍朱思庭的胡鬧,調皮,倔強。像朋友、像哥哥、像愛人壹樣陪著朱思婷,為她排憂解難。他尊重她的感受、她的獨立和她熱愛的事業。
他關心她,沒有甜言蜜語,甚至在她犯錯時粗暴地糾正她。他向她表達了自己的忠誠,並等待著她。
戴恩去世後,賈絲汀陷入了極度的痛苦,甚至拒絕了雷納的請求,但雷納並沒有放棄,或者說,並沒有離開她,依然給了她最溫暖的關懷。
當賈絲汀從失去哥哥的痛苦中掙紮出來時,雷納已經等了她十年。這樣的愛情堅持下來,朱思婷終於被感動了。她終於勇敢的拔出了紮進胸口的刺,愈合了傷口,接受了雷納,也接受了自己。
從費到朱思婷,是愛情的突破。雖然遍體鱗傷,但朱思婷最終還是擺脫了命運的荊棘,投入到甜蜜的愛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