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人際關系問題

人際關系問題

這些具體而詳實的實例,正是作者依據日常對生活的細心觀察,以及對教學實踐的不斷總結提煉出來的,它們隨意而典型。這些似曾經歷的場景,隨意得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可能發生,典型得會使閱讀者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真實經歷與之對照。而後,您會驚奇地發現,自己的實際情況總是能和書中的某些場景相吻合。您完全可以對號入座般以此判斷自己究竟置身於何種狀態,應該采取何種策略,來避免人際交往中的尷尬局面。

書中數百例對話場景,形象而生動、通俗而具體地闡釋了作者幾十年所累積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這些實用而有效的談話技巧,會從行動的層面指導您:

◇ 如何通過提問來促進自己與朋友或陌生人的交談;

◇ 如何通過由衷的稱贊和認真的傾聽來鼓勵對方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行事,建立和諧的關系,避免產生誤會;

◇ 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開啟話題,使您在社交場合或工作中能夠有效而迅速地與陌生人建立良好的關系;

◇ 如何采用積極的態度,在接受對方批評的同時又委婉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 如何巧妙地拒絕別人,哪怕是最纏人的要求;

◇ 如何要求對方改變行為,以滿足自己的需要,保證自己的權利不受侵犯;

◇ 如何通過姿態、身體接觸、眼神交流等動作來向別人表情達意;

◇ 如何挑戰您的社交恐懼癥;

◇ 如何有計劃地提高您的交談技巧等。

或許您正在為工作中需要不斷與陌生人接觸而苦惱,也或許您正面臨著與昔日好友無話可談的尷尬;或許您正遭遇著與親人關系日趨緊張的困境,也或許您想使本已和諧的人際關系錦上添花;或許……不管您現在處於何種情況,相信上述技巧“總有壹招適合您”。

如果說本書有什麽最大特點,那就是通俗——語言簡單易懂,行文輕松隨意。相對於那些充斥、堆砌著專業術語的交流學和心理學書籍,可以肯定地說,本書給您的感覺壹定是與眾不同的。摒棄晦澀難懂的專業詞匯,拋開空洞寬泛的理論講解,它就像壹杯咖啡,使忙碌壹天的您於放松之余補充精神的能量,輕松領悟人際交往的技巧。

首先,尋找那些可能願意向妳敞開心扉交談的人。大多數人都喜歡有機會結識壹些新的面孔。那些獨自壹人、沒有事情忙的人,正是妳的首選。

如果對方沖著妳笑,不止壹次地看著妳,向妳張開雙臂或者交叉雙腿,那表明對方對妳比較感興趣。

對方如果是異性,他們還會以別的壹些方式來吸引妳的註意,比如梳頭發、整理衣服、摩挲身上的某個部位或茶杯、椅子這樣的物品,或者故意讓妳註意到他們在看妳,讓目光在妳身上作短暫的停留。

壹旦選定了交談的對象,下壹步就是笑壹笑,目光交流,然後開口說話。(如果妳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非常容易緊張,那請翻到第十二章看壹下關於消除緊張的內容。)

盡管很多人都努力尋找“完美的”開始,但研究表明妳所說的話實際上並不重要。(不過,消極的開始不會鼓勵對方繼續交談下去,而且還會為這份新建立的關系增加低沈的基調。記得有壹次在西弗吉尼亞威靈市壹個夜總會,我對壹個女人帶著自我介紹的口吻說:“嘿,真受不了這裏吵鬧的音樂。”她回答說:“那妳就滾出去好了。”)

妳所說的話不壹定要非常有智慧,或是滿含深意,通常的內容就行了。重要的是抓住機會和對方進行交流。如果對方感興趣,他會透露出壹些自由信息,這樣就有助於妳們找到***同的興趣,談壹些更加個人的話題。

搭話的內容很簡單,基本上只有三種話題可以選擇:

環境

對方

自己

而且也只有三種方式開始:

提問題

發表看法

陳述事實

剛開始妳的主要目標僅僅是表示感興趣或者讓對方感興趣,因此最好的開始方式就是提問題。(限制式問題就行,只要不羅列太多。)發表自己的意見效果也不錯,而且肯定比僅僅陳述事實更好。如果妳簡單地陳述事實:“公***汽車今天晚點了。”或者“蘋果每磅漲了5美分。”妳並沒有讓對方參與進來,因此他需要提問題或者發表看法來要求妳的參與——但是他可能不會這樣做了。

談論環境

開始壹段談話最好的方法通常是談論雙方所處的環境。這不像談論對方那樣容易引起他人的擔心,也比談論自己更容易讓對方參與進來。

要開始壹段關於環境的談話,先看看四周,找出讓妳感興趣或讓妳疑惑不解的事物。要照顧到雙方的感情:找壹個對方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如果妳在壹定的團體之中,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比如在課堂、工作地點,或者是特別興趣小組,像單身父母協會、家庭教師協

會、世嘉俱樂部、民主黨或***和黨青年協會。

在提出問題或者作完陳述之後,仔細地傾聽對方的回答,尤其註意可以加以利用的自由信息。以下是壹些主動攀談的例子。記住,這些不壹定就比妳想出來的好,但說些什麽總比什麽都不說要好:

教室:“妳認識這位老師嗎?”“我昨天沒來,都講了些什麽?”“妳覺得考試會考些什麽內容?”

桑拿浴室:“嘿,他們真在這裏燒煤!妳知道這有什麽用處嗎?”

賽馬場:“妳覺得誰會贏?為什麽呢?”

藝術博物館:“妳認為藝術家想傳達什麽樣的意思?”(有壹次,我在畢加索的壹幅畫前逢人就問這個問題,問了1個小時。我非常投入,跟很多人聊得火熱。恰好有壹個人返身來看第二遍,我又問了他同樣的問題。他的第二次回答是:“說實話,我想在剛過去的短短25分鐘之內,畢加索不可能又產生什麽新的想法。”)

排隊看電影:“關於這部電影,妳聽說過些什麽內容嗎?”“為什麽想來看這部電影呢?”

市場:“我發現妳在買洋薊。我這人就是好奇心重……妳準備怎樣烹調?”

對鄰居:“妳的草坪好綠啊!有什麽訣竅嗎?”“妳在忙著做什麽?”

自助洗衣店:“洗衣粉從哪裏放進去?”(有壹次我這樣問壹個女士,然後她興高采烈地講述她曾經把洗衣粉放多了,回來之後發現到處都是泡沫。這讓我們又談到很多人認為維生素是吃得越多越好,我們還談到了各自使用維生素的經歷。)“麻煩問壹下,洗衣粉從哪裏放進去?”

談論對方

大多數人喜歡談論自己,他們會很高興地回答妳的問題或者回應妳的意見。在開口之前,觀察壹下對方穿著什麽、在做什麽、在說什麽、在讀什麽,想壹些妳想進壹步了解的內容。例如:

“妳這件夾克很有趣。跟我說說,這個標識代表什麽?”

“妳在這裏射箭是最棒的。妳都參加過什麽訓練?”

“妳在董事會上的發言精彩極了。能不能說壹說,妳為什麽覺得太陽能的開發速度不夠快?”

對警察:“我想入伍,我該怎樣做呢?”

“妳看上去壹副失落的樣子。我能幫上忙嗎?”

“啊,我們不是在安利公司的會議上見過嗎?我叫________。妳是怎麽加入安利的?”

跑步的時候:“妳穿什麽牌子的跑鞋?為什麽選了這個品牌?”

餐館:“不介意我和妳坐壹桌吧?”(作家亨利?米勒從來都不願意獨自就餐,所以經常使用這句話。想壹想,如果他去了旁邊空著的桌子,他就會錯過認識成百上千人的機會。據我的經驗,20%的人會拒絕這個請求,他們通常會抱歉說在等朋友,或者有很多事情要做。)

聚會:“妳怎麽也參加這個聚會啦?”(澳大利亞壹位研究人際交流的專家艾倫?皮斯(Allan Pease)曾經就這樣壹句常用的客套話做過試驗,“我們好像在哪兒見過吧?”最令他難忘的壹個回答是:“也許吧,我在動物園工作。”)

壹些心理學家傾向於直接表達妳對對方感興趣的話語。比如,“嗨,妳看上去很可愛,很想跟妳認識壹下。”或者“嗨,我在這兒碰見妳好幾次了。我覺得我應該過來作壹下自我介紹。”這些專家認為這種直接的方式比其他微妙的方式更能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當今社會有這麽多人、這麽多刺激因素,給人留下印象是最關鍵的。

談論自己

盡管在孤獨的人中間比較常見,但是談論自己的做法往往是很難引起對方的談話興趣的。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曾經註意到,陌生的人往往更喜歡談論他們自己,而不是妳。

我同意這個觀點。但是又不得不對阿爾特?蘭格(Art Lange)博士這句絕頂風趣的開場白大加贊賞:“嗨,我叫阿爾特!妳覺得我這個人怎麽樣?”

發出可能被接受的邀請

?

大多數社會交往上很成功的人都積極地把別人拉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他們經常采用的最重要的兩種方式就是:主動與希望認識的人交談;向希望作進壹步了解的人主動發出邀請……

積極主動

治療學家:如果讓妳寫壹本關於自己的書,妳會給書定壹個什麽書名?

病人:我不知道……妳覺得……《什麽也沒發生》怎麽樣?

治療學家:是不是應該叫《發生了的壹些事情》?

病人:嗯,我想《什麽也沒發生》就剛好……很多時候,我都感覺自己像壹個銀行的保安……我看著周圍來往的人,但是卻置身於這個世界之外——這個世界和我沒有任何關系……我的存在對別人也毫無意義……

治療學家:妳感覺自己像個生活的旁觀者。

病人:是的,只是個旁觀者……即便奇跡發生,我碰上壹個人,但是也沒有什麽結果。

治療學家:妳是說遭到別人的排斥?

病人:也不是。我們只是交談,之後就互相道別,僅此而已。

治療學家:妳沒有邀請他們來拜訪妳?

病人:沒有。我想他們要是真的喜歡我,應該會主動邀請我的。

大多數人都傾向於被動地做出反應。他們等著別人主動投來目光、送來微笑、主動打開話題以及發出邀請。因為他們遇到的大多數人也同樣在等待,所以常常是到頭來雙方都很失落。與這些被動等待的人交談,常常會聽到他們消極地抱怨“事情總是沒有什麽結果”。其實確切壹點,他們應該責備自己“從來沒有嘗試過”。

大多數在社會交往上很成功的人都積極地把別人拉入自己的生活中。他們經常采用的最重要的兩種方式就是:主動與希望認識的人交談;向希望作進壹步了解的人主動發出邀請。第六章講了壹些主動交談的策略,而以下要介紹的是壹些小的建議,它們能有效地增大別人接受妳邀請的幾率:

雙重視角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興趣。如果妳能在考慮自己興趣的同時,也照顧到對方的喜好,那麽妳的邀請就更可能被接受,而對方也會感到很高興。也許妳喜歡玩牌、摔跤及20世紀40年代的浪漫電影,但是這不能說明對方也壹定有同樣的愛好。

要做到雙重視角其實很簡單:只要問問對方喜歡什麽活動,然後選擇壹項妳也喜歡的,邀請他參加。

如果妳計劃活動的時候不考慮到雙方的想法,那妳很可能會遭到拒絕。而且即便對方點頭同意,妳也會後悔的。幾年前,我邀請鄰居馬裏奧去釣魚。我當時非常想帶他壹塊去,所以對他說的小時候暈船的事沒放在心上,也沒註意到他希望去打網球的暗示。

釣到第壹條魚後,馬裏奧開始臉色發白,覺得有些頭暈。嘔吐之後他稍微好受了壹些,但是在這之前,他已經溜到船底,趴在那條亂蹦亂跳的魚旁邊,呻吟著對我說:“我說過了我暈船。”

這就是沒有采用雙重視角的後果。

態度直接

要是能在第壹次會面結束之前得到對方的肯定答復,那就再好不過了。告訴他妳想到的活動,包括日期、時間、地點,或許妳可以用雙重視角告訴他妳覺得他會玩得開心,然後問他是否感興趣。

不要開口就問:“星期六晚上有什麽事情嗎?”很多人(包括我在內)在回答的時候都感到很尷尬:“沒有,什麽事情也沒有。”這樣說過之後,有些人會感到很憤慨,因為現在

只有接受妳的提議,或者提出另壹項建議,或者幹脆說寧願什麽也不做也不願和妳呆在壹起。

小處著手

\

比起50美元,妳更願意借給我50美分,不是嗎?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他人。要求的越少,得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對壹個剛認識的人來說,他更願意和妳去喝壹杯咖啡,而不是去吃壹頓七道菜的中國大餐。

“年輕人,過來吃個漢堡吧!”隔壁的鄰居吉姆就是這樣和我熟悉起來的。(順便提壹下,吉姆已經84歲高齡了,在他眼中70歲以下的人都屬於年輕人。)我非常誠懇地接受了他

的邀請,因為這對我來說是很小的事情;吉姆又笑得很開心,讓我覺得壹定會很有意思。而且,我總是對漢堡情有獨鐘!在互相交談的過程中,我了解到吉姆也喜歡去海邊散步,於是第二個星期我就邀請他壹同去了。

我去年認識的壹位女士也是用從小處著手的方法和我熟悉起來的。她只是打電話過來說:“艾倫,幾個朋友星期天在我家聚會吃早午餐。我希望妳能夠來。”盡管之前我並沒有對她感興趣,可我還是接受了她的邀請,因為這聽起來並不像是“約會”,它應該是很有趣的,而且也不會花很多時間和精力。

隨意壹些

也許妳沒有意識到,妳在壹定程度上決定了對方的回應。如果妳的邀請聽上去像是生與死的重大事件,就不如壹塊聚聚、高興高興這樣的邀請容易被人接受。

看看以下兩種邀請,妳更願意接受哪壹種:

1. 對方目光朝下,壹臉憂心忡忡,雙手抱於胸前,聲音低沈地對妳說:“我知道妳很忙

,但是我……我希望我們能找個時間壹起出去玩。也許有了這樣的機會,我們會成為很好的朋友。妳考慮壹下,星期六上午能不能和我壹起去體育館打壁球。”

2. 他直接看著妳,坦誠地微笑著,用隨意的口吻對妳說:“很高興認識妳,我想星期六上午和妳壹起去體育館打壁球,妳看好不好?”

我在聖地亞哥用這兩個例子對20個人做過測試,問他們更願意接受哪壹個邀請。19人選擇了第二個,只有壹個女生選擇第壹個。(她是心理學的學生,說是正在寫壹篇論文,所以很想弄明白第壹個人的問題所在。)

如果遭到拒絕

如果對方拒絕了妳的邀請,他也許不是在排斥妳。也許他想與妳相處,只不過不喜歡妳提議的活動,或者已經有了約會。如果這樣的話,他通常會解釋清楚,妳們可以重新安排。

如果對方拒絕了妳的邀請,也不給任何解釋,妳可以提議換個時間或者活動項目。如果對方仍然拒絕,也沒有任何解釋,那就可以斷定他對妳不感興趣。千萬不要向對方詢問原因,妳不會得到真實的回答,而且只會把局面鬧得更僵。相反地,妳應該禮貌地離開,並且對

他說:“很遺憾妳不能去。”或者“很高興認識妳。”或者把電話號碼告訴他,讓他方便的時候給妳打電話。

不過,妳也可以選擇堅持妳的邀請。彼得?戈德希密特(Peter Goldschmidt)是華盛頓區的壹名律師,壹次在《舊金山新聞》上看到壹篇對我的采訪,於是打電話來說有些問題想和我探討壹下。我當時抽不開身,接下來三次他在市區的時候我都沒有空,而且我的態度也很冷淡。但是彼得仍然堅持給我打電話,於是去年2月我們終於在聖地亞哥見了面。我很高興,從那以後,我們就成了好朋友。

與此相似,演員查克?康納斯(Chuck Connors)在壹次大學返校節遊行上看到了他未來的妻子,他打了六次電話後,她才最終答應赴約。魯絲?芭吉(Ruth Buzzi)未來的丈夫曾經給她打了30次電話後,他們才最終見面。

如果得到肯定的回答(很可能妳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