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險的波塞冬
1972年上映的《海神號》在災難電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上映以來鮮有電影能與其輝煌成就相媲美。《海神號》不僅有眾多大牌明星加盟,其幕後制作團隊實力超強。在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上,這部電影不僅獲得了最佳女配角、藝術指導、音效、攝影等獎項的提名,還獲得了劇集獎和視覺效果特別成就獎。羅納德·尼姆在影片中所營造的氣勢在今天確實不值壹提,但他在災難降臨時所聚焦的人性光輝卻成為了這部影片永恒的印記。突如其來的災難,波塞冬沈沒,人們在生死之間驚慌失措,等待救援或者跟隨斯科特牧師尋找機會。生存還是毀滅,永遠是壹個有明確答案的選擇題。只是如何選擇生存,是壹個難以給出答案的謎題。在死亡降臨的恐怖中,掙紮求生的斯科特依然保持著令人欽佩的冷靜和睿智,還有壹顆願意犧牲的心。災難可以毀滅壹切,只有這些閃耀的人性光輝才會穿越時空,被歷史和人類銘記。
彗星撞擊地球
災難來臨時,總會有英雄誕生,他們不怕犧牲,不怕危險,最終完成拯救人類的重任。雖然造英雄已經成為災難片不變的主題,但是每個應用還是會有不同的效果。《彗星撞地球》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所刻畫的英雄是壹群人:貝特曼,第壹個觀察到彗星撞擊的小男孩,在關鍵時刻把生命留給對手的女花邊記者,齊心協力抵禦災難的人們,當然還有毫不猶豫撞擊彗星的“五壯士”...人在災難面前的軟弱和人在災難面前精神力量的強大,在本片中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凸顯了人性的偉大。
《彗星撞地球》中的災難場面極其壯觀。地球被小彗星撞擊時引發的海嘯,被洪水撞倒的自由女神像,散落壹地的彗星碎片,都成為令人難忘的經典鏡頭。其中,在紐約第五大道的壹場逃亡戲中,使用了2100多名群眾演員和200多只動物。氣勢磅礴的場面,結合電腦特效的應用,營造出極具沖擊力的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