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兜啊,好可愛。左眼上有個胎記,喜歡吃雞腿,只吃肉不吃菜兼貪睡。
媽媽麥太,爸爸麥柄,還有麥兜有抖腳的毛病。他是只單純樂觀的小豬,資質卻甚為平平,俗稱‘死蠢’;麥太是壹個單親媽媽,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兒子麥兜身上。幸好麥兜性格單純樂觀,為人正直善良,故事由他的出生、上幼稚園、中學以至長大後負資產的壹路說來,失敗、失望,壹個接壹個,但麥兜還是憑著他正直善良的‘死蠢’精神,創造了他的美麗世界。
“麥兜麥嘜系列”是我國著名作家謝立文、畫家麥家碧,以麥兜、麥嘜兩個可愛的主角創作的叢書。書中敘述了兩只快樂小豬的生活故事。最初在香港的兒童雜誌上刊載,後來,卻逐漸在院校以及知識界流行起來,成為壹種時尚。大人和小朋友都喜愛麥兜兒、麥嘜,他們都被麥兜、麥嘜那既深奧又幼稚,既憂郁又樂觀的故事感染,也觸發了各自不同的想像。趣味盎然的《麥兜故事》中到處彌漫著濃濃的香港風情,窄小的高樓,貼滿街邊的小廣告,小人物的快樂,溫馨的回憶,苦澀也是淡淡的。那種香港式的幽默和諷刺,在卡通片《麥兜故事》裏也自然地流露出來
“我名叫做麥兜兜,我阿媽叫麥太太……我最喜歡吃麻油雞,我最喜愛吃雞屁屁,壹起吃雞壹起來歌唱。”在香港,如果聽到這樣的臺詞,人人都會知道,是那個麥兜來了。麥兜是什麽,是壹只粉色的豬。準確地說,是壹個豬樣小朋友,只不過在作者的筆下,給它賦予了人性,而它的世界也和人的世界沒有什麽區別,惟壹有別的可能只是它的形象還是個豬的樣子,因此還不如就說他是壹個生有豬樣子的人。麥兜的人生故事很平常,上學、工作,希望、失望,他都壹壹經歷。而他的智商又不高,家庭地位不僅稱不上顯赫甚至有幾分低微,因為在故事裏他是香港人,應該算是生活在香港社會底層的人。因此,他的經歷可能很多香港的普通百姓都有。
打著“香港制造”牌子的麥兜以無與倫比的親和力贏得香港市民的喜愛。麥兜的影片可謂給香港影片市場壹個超級沖擊波:聖誕期間,《麥兜故事》票房超過了宮崎駿的動畫片《千與千尋》;2002年4月,《麥兜故事》獲得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項;在香港電影節頒獎典禮上,《麥兜故事》壹舉奪得由世界各地影評人評審頒發的“國際影評人聯盟獎”。影評人評價說,《麥兜故事》不但有香港的本土氣息,同時具有世界***通性,傳遞出濃厚的時代信息。
麥兜語錄
大難不死,必有鍋粥。
臀結就是力量。
豬還有壹豬兜。
肉不琢,不成餅。
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霎時之蛋撻。
聞雞起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