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關於規矩的故事
王是壹個講“規矩”的男人。他最常說的話就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他吃飯的桌子也是方圓搭配的圖案,壹家人的位置從未亂過。他時時告誡王後與他的王子們,家所以為家是因為有規矩的存在。像大多數男人壹樣.王的規矩其實就是他自己定下的。比如說他給王後定的規矩是“有病就得吃藥”.這聽上去天經地義,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王後是否有病得由王來決定。所以王後喝了二十幾年的藥。因為王認為她有“虛寒癥”。男人會把問題簡單化,他們常常以此標榜,結論是吃藥就是規矩,不吃藥就是壞了規矩。對於兒子.王也定下了規矩。王不止壹次對英勇神武的二王子元傑說:“妳想要的,是我給的,但不能搶。”為了證明自己說話的正確性(這對男人很重要),他特意坐在椅子上與二王子元傑比武,並將之擊敗。然而王忘記了壹點,他成為規矩的制定者的權力,正是他二十五年前搶來的。
然而悲劇不可避免的因素在於。所有的人都壞了“規矩”。太子元祥與王後通奸,二王子元傑起兵反叛殺入王宮,三王子元成殺太子逼王退位。王很受傷.也很痛苦。男人的傷痛可以忍受到什麽程度不在於受傷的輕重深淺。重要的是受傷的位置。比如臉是萬萬傷不得的。面子大於壹切。王後與太子的錯誤自然是大大沒有面子的事情。於是王後得辦,太子得廢。王後自然辦得無聲無息為最好.例如用壹種叫草烏頭的慢性毒藥將之變成植物人..男人對於“紅杏出墻”女人的恨遠高於“墻外”那個男人.在“墻內”出事也是壹樣。二王子元傑的錯誤也是面子問題.本來王廢太子是準備立二王子元傑為新儲君的。可是王說過:“我不給,妳不能搶。”不聽老子的話,老子就殺妳壹萬叛軍.只為告訴兒子壹句話:“老爸說搶不得.就搶不得。”三王子元成更可惡了。殺太子就是殺我兒子。妳殺我兒子我就殺妳.哪怕妳也是我的兒子。我的兒子。我殺得妳卻不殺不得。王告訴兒子的道理。三王子只有來世再消化了....
能堅守規矩的男人,心理上都是驕傲的男人.驕傲的男人更多寂寞,寂寞是驕傲的代價。誰也搞不清是王撐起那壹身黃金戰甲,還是戰甲本身支撐著王的身軀。脫掉戰甲後的王,把自己疲憊之軀置於蔣太醫特制的蒸汽藥浴之中.那時他只是壹個無助的老男人,那是驕傲的代價。親人壹個個死去後,老王依舊坐在方圓有序的裹子旁驕傲地說:“我不給,妳不能搶”。
守規矩的男人,都是有些情懷的男人。二十五年來,王對前妻念念不忘.並將二十五年前的起居布置壹直保存著,二十五年“守”的力量是令人感動的。但是二十五年後,王懷念的女人出現了。王的決定竟是——殺。很多偉大的愛情其實是我們愛上自己的愛情.而不是愛情中的那個對象。前妻的出現搶走了王二十五年的懷舊。只有殺才可以繼續自己的愛情。很遺憾,王是五代十國的大王。那是中國歷史上最沒規矩的年代,殺子奪媳,弒主屠父。北方53年間出現14個皇帝,只有非正常死亡才可以使之成為史實。其實也就兩百年後,有個叫朱熹的家夥,發揚先賢(孔孟)儒學,將“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的規矩推廣。這就是電影中王的理想,自此宋以後歷朝最少也有壹百多年。明清更是各長達兩百多年。忍不住檢舉壹下,其實朱熹其人有葉紹翁的《四朝見聞錄》評說如下:“虐待老母。不孝其親;與尼偕行,誘之為妾;開門授徒。厚素來;四方饋賂,動以萬計。”說著說著扯遠了,不過定規矩的人自己都不大守的,王太執著了。
有些女人天生就是不守規矩的,她們活著就是為了破壞規矩。可怕之處在於,十個意圖破壞規矩的女人中.可能有八九個的目的就在於破壞本身。只有壹兩個是重建自己的規矩。武則天算壹個。慈禧呂後之流只能算壹半。王後是屬於那八九個當中的。她們在破壞的過程中.把自己也破壞掉了。
王後的破壞始於二十五年前,身為後梁國公主卻下嫁反叛的都尉,這應該是壞了規矩的事,註定了她的命運。其實王後也守了二十多年的,只是太子長大成人後。當後媽的沒守住。這壹點。武則天聰明了許多。人家到廟裏當尼姑等著去,於是成了正果。話又說回來,她是沒等二十多年.壹個命字比規矩有力量。如果說這是愛情,那它的力量也是來源破壞規矩的原動力。反正出事了,王也知道了,按規矩妳就該受罰的。比如把草烏頭毒藥當補品喝,這樣至少還有三個月有知覺的日子。
女人可以狠下心了,指使二王子元傑起兵攻入後宮逼王退位,可她又不讓動搖的情人(太子)也系上作為叛軍標誌的菊花圍巾。希望太子元祥可以逃過死劫。狠心與不狠心都不合規矩。王後都做了。最不按規矩辦事的部分是她在明知起兵的事敗露後,仍堅持起兵。這個女人似乎在表達壹種意思.重陽節了,王不是要我死嗎?不妨用我的血澆澆妳的菊花,不夠嗎?加上妳的兒子怎樣?或者再加上壹萬個士兵的血。
王後應該是壹個浪漫的女人,因為即便是政變這樣血腥的殺戳行為。她也要給每壹個叛軍將領親自繡上壹條金菊圖案的白絲巾。這場註定失敗的兵變,對王後而言不過是生命中第壹次像菊花般開放罷了,那是壹場流血的儀式。她冒著敗露的風險。或者說毫不在意敗露。兵變也就像極壹場浪漫的演出。當壹萬人被大王的軍隊殲滅殆盡,廣場上的血水又被數萬朵黃菊覆蓋著,菊花好象多了些靈魂。比較喜歡關於絲巾的設計,無論環境與命運帶給我們什麽,有對美麗的渴望,就有希望。
大王子元祥從小就沒有母親。有心理學家認為沒有母愛的男孩大多喜歡年紀大的女人。在王後的胸懷裏,他尋找的是愛情還是關懷?他沒能明白就恐懼了。他害怕他所有得到的東西,卻渴望得到他得不到的東西。他害怕與王後的私情,他甚至害怕太子位置有可能給他帶來的災難。他渴望蔣太醫的女兒蔣嬋(李曼飾)毫無保留的愛情,他更渴望王能讓他出宮,從而擁有心靈的自由。命運不會選擇懦弱者,因為懦弱者總是壓力前選擇背叛。他背叛父王,和王後通奸;他又背叛王後,將王後起兵的計劃告訴了王。他應該比《雷雨》中的周萍更懦弱,周萍至少要帶著四鳳私奔的。而元祥卻在明知蔣嬋要走的情況下壹個人回宮報信。所以,老謀子的故事也沒有給他壹個如周萍般自殺的勇氣,而通過三王子元成的劍讓他得以解脫。
二王子元傑是這個家庭的另類,也好似那個時代的另類。我喜歡他給自己做事找的理由,起兵造反,他說他只是想讓母後不再喝藥。他是三個王子中武藝最好的壹個,他也是他們之中唯壹願意也敢向父王說真話的人。這絕不是壹部武俠電影,但二王子是唯壹壹個有武俠意境的人物。王其實最看重他,也多次給他機會讓他學會審時度勢,他卻放棄。只要過了重陽節,王就會改立他為太子。他卻陪著他的母後完成了壹次美麗的瘋狂。
三王子元成的生活像壹個玩笑,他只是壹個孩子,卻把自己當成雄鷹。他也策劃了壹次可笑的政變,卻被大王用皮帶解決了性命。沒有打過仗,沒有愛情的孩子心中卻生長黑暗與陰謀。因為在他生活的世界裏那是看得見的法則。他也是壹種單純。邪惡的單純。他的父兄和母親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存在感是他渴望得到的。像現今那些父母因工作忙沒有教育好的不良少年,犯罪甚至死亡只是證明自己存在著。
[黃金甲]和《雷雨》人物的基本對應如下:大王——周樸園;王後——繁漪;元祥太子——周萍;二王子元傑——魯大海;三王子元成——周沖;醫女蔣嬋——四鳳;蔣太醫——魯貴;蔣氏——侍萍(魯媽)。電影改編自《雷雨》不假,但從壹開始就沒人認為老謀子會真的原封不動地講原來的故事。自從有了萬方老師對劇本改編的優良評語之後,大家的期待都集中在壹個變字上。
上世紀二十年代的資產階級宅院和五代十國的帝王後宮的差異不用多說。最大的變數還是體現在人物上,魯大海的角色對應二王子元傑,老謀子千脆給他換了個媽,這下他和“魯家”毫無關聯,擁有了純粹的帝王血統。我想這裏好處有二,第壹。壹家人的情感關聯更緊湊了,原來兩家階級對壘變成了壹個大家庭成員間的陰謀,省出些講故事的時間正好展示賺錢的家夥什兒。第二,魯大海的戲份原本弱於周萍、周沖,那兩個角色都不大適合酷酷的周傑倫。這樣壹改,至少人氣鼎盛的周大少可以成為票房主打。我這樣猜測其實不大厚道,大言不慚地講出來因為我看元傑那小子比魯大海可愛多了。
另壹個比較大的變動是沒了周沖與四鳳的愛情,原理大約和魯大海的差不多,枝蔓多了便什麽都顧不了。再說後宮最不少的就是女人,純真愛情的概率應該小到忽略不計了。更多的變化是來自人物氣質上,周樸園以資本家變大王當然少不了英雄之氣,發哥往那壹站不變也得變!繁漪在《雷雨》中有點令人生厭,壓抑而陰暗。而王後雖然也有神經質的壹面,但其高貴的血統讓其拼全力來壹次驚艷的綻放。用壹萬人的死完成壹次行為藝術。前面也說了,太子其實把周萍的壹生剛強分給二王子元傑了。小王子則完全顛覆了周沖這個陽光男孩。後宮長大的孩子哪見得了陽光呢?他當然單純,是單純的邪惡。他以為自己是為王位而生的,其實他只是為王位而死的。同樣可以稱為單純的邪惡的是蔣嬋,也就是四鳳。她壹方面愛得毫無保留,另壹方面調制給王後喝的毒藥時,又如此穩定從容,這和《雷雨》中的丫頭四鳳完全不同。蔣太醫比魯貴少了些無恥,所以老謀子在電影裏讓他不知道老婆的秘密。結尾的變數也出人意料,但不能再說了……
我第壹次用了3000多字才把故事人物掰扯清楚,不管妳持什麽心態看這部[滿城盡帶黃金甲],都會看到老謀子在電影中耐心地講著故事,而且態度誠懇。
通篇為數不多的幾場動作戲都體現出其為劇情服務的功能。節奏快、爆發力強,絕不做獨立情節之外的炫技。老謀子在看完電影後告訴我,看他剪片時,動作導演以及道具部門都心疼,往往壹剪下去,幾十萬的制作費就沒了。但他壹定堅持,因為老謀子知道這部電影的重點是和前兩部有區別的,故事是第壹要素。
改編人們熟悉的故事就不要指望故事懸念會帶來張力,豐富的細節會給影片節奏上的推動。,這壹點上[黃金甲]似乎又有了壹些[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影子。主要角色的特點不談,片中壹胖壹瘦兩個太監的選擇。據說也頗下了壹番功夫。不僅聲音到位,形體動作也很準確,足下碎步邁動,小腿帶動大腿,典型的女性運動方式。王後喝藥的動作要有四個宮女伺候,壹人端藥,壹人端漱口水,壹人端空盞接王後吐出的水。最後壹人執絲巾為王後拭口。四人動作肯定經過嚴格的訓練,進退動作速率壹致,不急不徐卻有節奏上的壓迫,帶動喝藥人保持壹樣的頻率。既有皇家奢華的表露,也表達了王後喝藥的身不由己。那是規矩的壹部分。就壹個喝藥還有更多的細節信息來展現,每日固定的時辰,更夫報時後,必是王後喝藥的時間,分毫不差。報時的太監唱腔也很有趣,什麽“四方來儀——子時”,除了表現王後吃藥的準時,這個發生在壹天裏的故事,被高亢唱腔推動著,哪怕血流成河時也不走樣,荒誕中透著冷酷。無論死的是誰,時間都不會停留。
除了認準壹門心思的講故事之外,這部電影肯定顛覆了多年來對老謀子的壹個最通俗的評價。那個講了二十年的說法是,老謀子無非是把中國落後的壹面拍給外國人看。而[黃金甲]完全可以表達為他把民族最奢華的壹面又拍給外國人,其實那些東西我們自己同樣沒看過。那完完全全是後宮的戲,拿出幾千萬甚至上億搞室內裝修,可以預料到我們得到的視覺享受。
還是離不開細節,如果不是事先訪問美術部門.單從影片妳是無法區別數十種宮燈、扇子、宮服的差異。紅金色營造的暖色調中,上百的藥工在藥房制藥,上百的宮女更衣梳妝,鏡、物、人互相襯著華貴。老謀子的電影先不談好壞,妳總會在兩小時內享受到壹種獨特的視覺景象,這是從二十年前紅色高粱地開始的,[黃金甲]只是仍在繼續。
不要因為[黃金甲]的動作比例而低估了老謀子對於武打表現力的野心。西方影評人對於東方動作片的評價標準之壹,就是妳的動作場面是否有原創力。[英雄]和[十面埋伏]都不缺少這樣的元素,[黃金甲]仍然在沿襲傳統。除了壹些短暫的殺戮和比武場面外,[黃金甲]主要有兩場大的動作場面,這兩場打鬥展現了完全不同的動作風格。
第壹場發生在天坑。大王的衛隊高手在天福客棧殺死蔣太醫壹家。衛隊高手們充分利用了地勢地況,從幾百米高處以飛索固定從坑口直飛坑底,數十條飛索如巨大的蛛網罩住客棧,好象壹下罩住了生機。戰鬥有幾個段落,客棧殺戮、飛索武士格殺逃跑的馬上騎士,飛索武士被埋伏好的士兵箭陣射殺。
其實現在再談動作場面的原創力是比較難的壹件事,武術指導們的招數被用了二十多年,不會輕易再有什麽“子彈時間”了。[黃金甲]的動作原創性體現在它強調了不同兵種、不同武功方式的對抗。比如大王衛隊的飛索武士可以蝙蝠俠壹樣高來高走,其機動性極強.對付陸地高手甚至騎兵時,他們的飛鐮可以從不同角度殺敵。但是當他們進入王後派來的軍隊的箭陣射程內,就只有做靶子的份了。
片尾壹場叛軍與大王軍隊的戰鬥。更把這壹特點強化了。飛索武士在大王軍隊與叛軍的大戰中只是誘敵的角色。他們可以輕易擊敗持短兵器的叛軍戰士,然後被周傑倫的長刀與士兵的長矛擊潰。然而手持長兵器的黃金大軍與裝備了戰車、盾甲陣、箭陣的大王部隊壹交手,武器決定了勝負,壹萬人盡被殺盡。這場片尾的大戰或稱為殺戮,強調了武器裝備的重要性。武器的運用超越了人的能力。我們相信程小東的技術能力。但這樣的理念肯定是張藝謀的。
大王軍隊防守時的盾甲陣,進攻時的箭陣,配合戰車有節奏地屠殺叛軍。戰法有序,動作到位。叛軍陣形混亂,片刻死傷滿地。位置、器械超過了人體的生理能力,這樣的理念足以震撼了。
不想對表演說太多了,這樣的大片導演選演員便已知道自己的結果了。比較喜歡李曼的表演,壹個新演員收放之間。尤其是收的能力有點叫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