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哪些商場設計「陷阱」會讓人買的更多?

哪些商場設計「陷阱」會讓人買的更多?

商場第壹層通常主打化妝品和珠寶類商品

這幾類商家具有較高的租金承受力。商場的1層臨街,客流量最大的,租金相對較高。在黃金地段,商場壹樓的租金甚至是二樓的2至3倍。化妝品是易耗品,消費頻次比較高,而珠寶作為貴重商品,消費頻次低,但利潤高,這就決定了這兩類商家有能力也有意願為這個黃金樓層支付商場最好的租金。

化妝品珠寶樓層可作為顧客進入二、三樓女裝區(商場的核心消費區)的壹個緩沖地帶。大多數人來逛商場是買衣服的,由於商場裏購買化妝品和珠寶的人遠不如購買服裝的多,將這兩類商品的專櫃設在人流量大、進入商場的必經之地的壹樓,容易增加它們的購買幾率。

品牌加成效應。化妝品包裝精美、大牌雲集,珠寶區更是流光溢彩、璀璨奪目,將此類商家安排在壹樓,無形中提高了商場的檔次,化妝品櫃臺散發的充滿嗅覺誘惑的香脂味也是吸引路人進入商場的秘密武器。在商場壹樓的中庭或入口處經常會有壹大塊的空白區,在節假日承辦壹些品牌互動活動,借此吸引人流。

寫到這裏提醒各位男性朋友,千萬別讓女朋友在商場門口等妳,否則為她的壹系列沖動消費買單將是妳這次遲到的代價。

商場二、三層通常主打女裝,再往上走是男裝,再再往上走是運動品牌服裝。

這是由目標市場決定的,女性特別是白領女性是商場的主力消費軍。女裝會占據除第壹層以外商場中最好的位置——壹般是二、三層,而男裝的位置略差於女裝,常與皮具、箱包、嬰幼兒用品安排在同壹層。個中原因不言自喻:男女對服裝的消費能力差別很大。男裝和女裝的消費比例在發達國家高達1比2,即為每當男性花500元買了壹件衣服時,他的女朋友或者太太就會花1000元買衣服。

最近的商家傾向於將服裝區和飲料區穿插放置,效果可能更好,這不僅能帶動飲料的額外消費,還能給消費者更好的購物體驗,讓他們逛街逛渴了就能買杯飲料喝。

知名的運動品牌諸如耐克、阿迪王(adadis這麽拼寫沒錯吧)、NB、美津濃之流,會被安排在比男裝更高的、更不討巧的樓層,原因是運動服飾的款式變化不大,不管放在哪裏,它們都有更為固定的消費群。

遊戲電玩、餐飲、電影區通常設在最高層或次高層。

將餐飲、電影院、遊戲廳等容易聚集人流的項目放置高層,是為了消化高層的面積和引導人群向高層流動。顧客可能逛累了,想去看個電影,或者吃個飯,於是他們會往上走,在往上走的時候又能多逛幾層樓,又能多消費幾家店。此外,壹個好商場必須有特色餐飲,它會像磁鐵壹樣把人流吸到高層。在某些情況下,壹些品牌的特賣場也總是安排在商場的最高層(當然也會被安排在地下或是不容易找到的商場死角),目的也是帶動這些位置的人流。

有些商場地下壹層為超市。

地下租金較地上低,地下空間相比於地上環境更適合超市運營(如地下空間氣溫低,而超市通常需要面積大、間隔少的空間,而地下壹層多以梁柱為主),進貨及倉儲方便。相關研究顯示,超市雖然帶來了大量人流,但其為商場裏其他業態貢獻的人流卻只有10%左右,因為很少人會願意拎著從地下超市買來的大包小包,去逛樓上的服裝店。此外,超市支付的租金只是服裝店的五分之壹甚至更少。即便如此,很多開發商還是願意將商場地下壹層的大部分面積租賃給超市使用。這看似是壹個薄利的買賣,但背後其實有開發商的小算盤——壹個超市除了能輻射到周邊的住宅小區外,更重要的是,在商場建設初期引進沃爾瑪、家樂福這樣的主力商戶,不僅能打開商場的品牌效應,吸引大量後續的小租戶,還能贏得銀行貸款、土地使用方面的優惠和支持。

商場第壹層通常不設洗手間。

設立在商場壹層的洗手間無異於公***廁所,帶來太多負外部性、沒有折現價值的人流量,很不劃算。在二層及以上的樓層好不容易有廁所了,結果顧客在通往洗手間的道路上,經常會遇到些小障礙,比如路邊壹兩個放了商品的矮櫃讓妳不得不以S形路線前進。商家會在路邊陳列些標榜性價比的商品(如打折圍巾、內衣等),從而提高妳與商品的接觸頻率,還可能吸引到壹些等待同伴上洗手間的顧客。

扶梯總是設在背面。

商場的自動扶梯通常設在背對正門處,離入口有壹定距離。如果妳想搭乘扶梯,妳勢必將經過從正門到扶梯處的若幹店鋪,無形中增大了顧客在這些店消費的幾率。

總之,為了讓妳掏錢,商場層層設陷,從最in女裝的圍追堵截,到化妝產品的脂粉誘惑,到珠寶手表的槍林彈雨,再到特賣打折的誘敵深入。待妳好不容易全身而退時,恭喜,妳又壹次戰勝了資本主義的幽靈,維護了壹個無產階級窮人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