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形態是有階級性的。如果我們把《浪潮》中的這些中學生看成壹個階級,那麽這個“中學生階級”往往感到與家庭的疏離、對現實生活厭倦,在精神上無所歸依。他們的這種相同的感覺我們可以稱之為“中學生的意識形態”。而文格爾老師創造了壹種使人人平等的,使生活充滿希望的“浪潮的意識形態”。當壹個人並沒有或者無能力去發掘出自己內在真正的自我價值的時候,他就開始趨同於其他主流人群或者非主流人群。他需要壹種歸依感,盡管這種歸依感是虛無的,但只要他覺得自己是混在人群中的人,他並沒有被人群拋棄,那麽他就得到了滿足。蒂姆無疑就是這種人的典型,他的生活中缺少最基本的`關愛,又往往被人欺負。所以他急切地在“浪潮的意識形態”中尋求慰藉。同時,許多像他壹樣的人繼續完善了這種意識形態。
壹個極權政黨要有壹個領袖,壹個領袖還要有壹批死忠。領袖和他的死忠構成壹個政黨的核心,是政黨的主力軍。從影片的內容來看,“浪潮”已然呈現出某些明顯的極權政黨的特性。如果我們把文格爾老師看作是“浪潮”運動的極權政黨領袖,蒂姆、或許還有最後揪著馬爾科上臺的那幾位同學可以算作是領袖的死忠。那絕大多數“浪潮”的參與者其實都只是被其神秘魅力吸引的外圍人員。外圍的人員就像壹堵保護墻,將核心成員和外部的正常世界隔開,使他們覺得自己所在的世界與外部世界完全不壹樣。他們開始敵視外部世界,凡是不屬於自己世界的人都被視為敵人。所以,我們看到片中的錫南半開玩笑的說買來的冰淇淋只給“浪潮”的成員吃時,其實就暗合了這種組織特性。同時,他們也明確地樹立了壹個敵人,那就是樓下學習無政府主義課程的班級。與敵人的作對使這個組織更團結,更有活力。
當然壹個政黨還要有他的標致,儀式。通用的標誌和統壹的儀式,使組織內部的成員與外界有了鮮明的區分。這種區分使內部成員感受到了強烈的歸屬感和向心力。
壹個政黨想壯大起來必須有壹套策略。不管什麽策略,這些策略必須與人的心理暗合。
社會心理學家斯泰納曾經提出過壹個“沈睡者”的概念,來指代正常情況下蟄伏,但有時卻被喚醒的殘酷的潛能。基於此我們可以做出判斷:文格爾的班級裏全是壹群“沈睡者”,他們的暴力潛能被“浪潮”所喚醒,導致他們壹步步滑入惡的深淵。與家庭的疏離、對現實生活厭倦,在精神上無所歸依,使“浪潮意識形態”的侵入有了可乘之機。標新立異,人人平等,又與中學生的內心需要暗暗結合。最終,他們的暴力潛能被喚醒了,浪潮也在校園甚至城市中席卷開來。